立足起点 层层递进 完美建构

时间:2022-06-30 10:08:10

【关键词】《认识钟表》 课堂教学 立足起点 层层递进 完美建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A-

0067-01

《认识钟表》是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内容,教材主要通过具体的情境设计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时间就在我们身边,并且帮助学生认识整时,促使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以及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进而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在教学时,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准确把握学习起点,采用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适时点拨、巧妙引导、层层推进,促使学生真正掌握课堂所学知识。

一、激趣导入,建立钟表表象

猜谜语是小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游戏,把谜语引入数学课堂教学,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基于学生的认知心理起点,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搭建一个学习平台,以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学习的意象。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看哪位同学最先猜出来?这个谜语就是:“滴答滴答,滴答滴答,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猜猜看,它是谁?

生(齐):钟表。

师:猜对了,真聪明。谁能说说自己在什么地方见过它?

生:我在妈妈的床头见过。

生:我在车站见过。

生:我在家里的墙壁上见过。

……

师:真是善于观察的孩子,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各种样式的钟表,大家请看。(课件展示各种钟表画面:大的、小的、圆的、方的、三角的、立式的、坐式的……各式各样的钟表引来了学生的赞叹声)

师:这些钟表你们喜欢吗?(喜欢)那么,你们知道这些钟表有什么用吗?

生:可以让我们知道时间。

生:可以让我们知道几点起床,几点睡觉……

师: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认识钟表”。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主要从学生的生活起点出发,以谜语激趣,在学生兴趣高涨时再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中是否见过钟表以及钟表有什么用处,这样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帮助学生建立了钟表的表象,有利于学习数学新知。

二、交流感悟,获得整时概念

在认识钟表时,教师要充分借助实物让学生观察、感受、触摸、操作,进而展开学习交流活动,教师只做适当的点拨引导。这样教学,有了直观的实物作为依据,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更集中,思维更敞亮,有利于学生获得整时的概念。

师:(出示钟表实物)请大家仔细观察,看看钟面上有什么?

生:我看到了钟面上有好多数字,0,1,2……

生:我看到一根针短短的、粗粗的,一根针长长的、细细的。

师:大家观察得很认真,我们把这根短针叫时针,大家跟我读“时针”。

生:时针。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短针叫时针,那么,你们知道哪根针是分针吗?

生:我知道,我知道,那根细细的、长长的,就是分针。

师:我们认识了时针与分针,那么你知道怎样看钟表吗?这是几时?(师拨生说)你是怎样想的?(生说过程)

师:从刚才的观察和同学们的交流中,我们知道了“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向几时,就是几时”。下面请大家用这种方法互相拨拨看。

本案例教师主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中认识钟表。这样教学,从表象到意象,从直观到具体,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完成了整时概念的建构。

三、拓展延伸,培养时间观念

在课堂教学结束时,及时引领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归纳、总结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总结方式。在本课教学的结尾,教师在梳理总结的基础上,可以就教学内容适当拓展延伸,以达到“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进而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服务”的目的。

师:学了这节课以后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学会看钟表了,会认整时了,再也不用问爸爸妈妈几点了。

生2:我知道了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

师:看来大家的收获可真不少。其实,短短的一天是很容易过去的,不信,请大家试试看。请你们当一回设计师,用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合理安排你的周末时间,比比看,哪位学生的安排最合理。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主要以汇报交流的形式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及时巩固,并通过自己设计作息时间表,拓展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总之,在认识钟表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立足起点,立足绝大多数学生的思维起点,基于学生的学习需要,层层递进、有效建构,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责编 林 剑)

上一篇:初中生物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 下一篇:讲究提问技巧,构建富有活力的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