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实践 动脑思维 动情探索

时间:2022-06-30 08:54:33

动手实践 动脑思维 动情探索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音乐教师应该认真地贯彻上述原则,在教学中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机会,引导和鼓励学生运用音乐的形式表达情感,交流思想。因此,我们提出了音乐课“动手、动脑、动情”三部曲,并以此为中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他们的思维,形成了独特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

一、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心理学工作者的调查表明,儿童的动作发展在儿童智能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们指出,大脑指挥双手,双手又可促进大脑。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手是脑的老师”。让孩子多动手,可以增进他们的感觉能力、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在音乐课上,应努力创造各种条件,尽量满足孩子好动手的需要,重视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如在视唱歌谱时,加上柯尔文音阶手势,这唱边做,使原本枯燥的视唱练习加上手的不断变化而变得有趣起来,并且通过手动、嘴动,将手的高度与音的高度相联系,使学生在动手动嘴的过程中,巩固了音高概念。与此同时,柯尔文音阶手势还可以编成各种游戏,运用到听音、模唱等基本训练上。在唱歌时,配上立体节奏图,通过拍手、捻指、跺脚等动作,为歌曲伴奏,锻炼学生的感觉能力、分配协调能力。

二、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脑能力

如在教《小老鼠上灯台》一课时,我带来了自己动手制作的一件乐器:一件用长短不同的塑料管制成的小乐器,我轻轻一吹便发出“骨碌碌”的声音,我向大家介绍了我的小乐器的制作方法,并让学生们讨论,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材料自己制作一些乐器。孩子们兴奋极了。通过小组合作制作起来。有的用铅丝串了酒瓶盖做串铃,有的用小瓶装了米粒做沙球。有的自制“多用鼓”:用硬线版做成圆筒形,中间装了沙粒,可以用小棒敲击节奏,可以做沙球摇出节奏,如果用手四个手指连续推打,很像小老鼠从灯台上滚下来的“骨碌碌”声,也最适合为歌曲《小老鼠上灯台》伴奏,还有的用香瓜挖了两个小洞,吹出了类似埙的声音,又如教《老鹰抓小鸡》这一课时,我定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知道速度的重要性,我在教学中,没有直接告诉学生速度在音乐中非常重要,而是采取唱、听、动、跳,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分别体会同一首的三种不同的速度,使学生在充分体会后,亲身感受到原来相同的音乐用不同的速度来唱,可以表达出截然不同的情绪与内容,从而使学生得出结论——速度在音乐中非常重要。动手与动脑两者是密切相连的,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大,他们在做复杂的动作时,必须进行积极的思维,进行一系列的分析综合,作出各种判断和反应,使眼和手、感知和运动协调起来。例如:看谱、唱唱名,做柯尔文音阶手势;进行立体多层次节奏训练,将唱、拍、跺、捻等综合起来……在这些过程中,大脑神经细胞必须活跃,要进行积极的思维,确定是唱还是动,是拍还是跺,以便准确地表达乐谱或多层次节奏谱,发挥想象力,实现创造的目的。

三、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激发孩子动情,达到自由探索的目的

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应尽可能地运用一切办法,在动手、动脑的基础上,使学生置身于音乐的大地中,入情、入境、动情、想象,体验音乐所表达描述的各种丰富多样、细致的感调,让学生参与音乐的感知和体验。这一目标的实施更加需要以音乐实践活动作为载体,如我们在节奏练习时,可以从身体的感觉和肌肉的反应入手(拍手、走步、奔跑、跳跃等)通过自由的、协调的,表现音乐情绪的动作来感觉节奏,使学生建立起对音乐节奏要素的优美反应,并从中发现美感与乐趣。

对学生音乐审美情感的培养,也需要学生走出课堂,走入社会、走进自然,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音乐的动人与生命的真诚。如在教唱《我们的田野》一课时,我带学生来到郊区,观看我们的田野的美丽风景,使学生完全陶醉在迷人的景色中。它强烈地冲击着学生的视觉、听觉,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从而较好地演唱了这首歌,达到了美育的目的。又如我在教唱《粉刷匠》这首歌曲时,我在教室的一角安置了一个等待粉刷的新房子,让孩子们戴上小帽子,提着小漆桶真真正正地做了一回小粉刷匠。通过劳动,他们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同时也体验了劳动给他们带来的真正的快乐。于是,他们通过小组合作,编排了十分生动的歌表演,还根据劳动时的情绪用不同速度演唱了歌曲,特别是在“唉呀我的小鼻子”处,他们做了渐慢的处理,还指着自己的小鼻子相视而笑,最后快速唱完,再放声大笑或用“OK”等一个词、一个动作表现了小粉刷匠的滑稽的神情、装束和高兴的心情。一节音乐课中,孩子们通过亲身的感受,生动地用声音、动作创造了一个勤劳、高兴的小小粉刷匠的形象,这不正是学生审美情感的体验吗?除此以外,音乐课中还可以运用“游戏竞赛法”一一游戏、竞赛可使学生思维活跃起来,使学生情感自然流露等等。

当然,动手、动脑、动情并无什么严格的先后顺序,这要视教学内容而定。但在每一堂课中,只要做到让学生动手实践、动脑思维、动情探索,那么,我相信在这三步曲中学生必定能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在感受美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真正做到知情合一。

上一篇:浅谈数学教学中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下一篇: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