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6-30 01:31:12

“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思品课教学如果脱离生活,那将是枯燥、呆板、空洞的。毕竟思品课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知道一些思想品德课的知识,更是要学生能运用学到的知识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引领自己的人生发展。

思品课教学生活化符合目前初中思品课教学创新的要求。有一次为了教学的需要,我们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对各学科欢迎程度”的调查,结果显示思品课排在倒数第三的结果,令我们震惊,进一步地寻找原因,原来学生觉得思品课理论性太强,流于说教,太枯燥。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就要求教师在思品课的教学中,必须将学生课堂学习课本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把生活实践提供给学生去体验。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现能力,即让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现本人结合自己近年来新课程的教学实践,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一、新课导入教学情境生活化

前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获得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动力。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学生感兴趣的,为他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使新课导入生活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和改变教材,结合当地学生生活的实际,以教材生活中密切相关的问题为素材,提出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问题,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如在讲授《维护消费者权益》这一课时,我就事先让同学们搜集日常生活中消费者权益受侵犯的行为,课堂上让学生就消费者权益被侵犯的行为后怎么做谈谈自己的想法,有的同学说找人教训一下商家,出出气;有的说:打12315消协投诉热线;有的说:找社会广角曝光;也有的说要积极与商家协商解决等等,同学们七嘴八舌,争先恐后发言,并就解决的措施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最后得出结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要通过正当、合法的途径来使问题得到公正合理的解决。在这里,因为教师选择了合适的生活情境,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经验,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建构的积极性,使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就怎么样解决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开展认真的思考,寻找符合社会规范的方法。

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生活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里,在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情绪容易受到感染,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自主大胆地进行探索,此时学生的思想开放,思维活跃,容易产生联想,产生灵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容易获得创造性的思维成果。要达到上述目的,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教师所采取的具体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尤为重要。教学实践证明:根据教学内容不同,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特征采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不但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深受学生的喜爱,而且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同样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一课为例,当师生共同进入新课学习后,师生之间就开始以聊家常的形式展开教学活动,围绕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怎么做个聪明的消费者”这一主题,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是怎么做的,从而体会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性。

三、结合时政热点培养学生责任感

思品教师要有敏捷的思维和锐气的眼光,善于捕捉和思品学科相关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将德育、时政融入教学之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激发学生的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如教学“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时,用多媒体播放载人飞船“神州十号”成功发射的情景以及世界各国对此的好评,帮助学生树立用科技创新征服自然的雄心壮志,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再如教学“承担对社会的责任”时,先向同学们讲述有关汶川大地震时,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纷纷捐款捐物,帮助灾区人民重建,恢复家园等感人的故事,使同学们认识到,作为公民,要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及时将社会热点事件引入课堂,为思品课教学增添了活力,更是有效激发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和国际时事的兴趣,养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良好品质,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操和责任感,为学生的发展起到引领的作用。

四、联系乡土知识培养学生爱家乡的情怀

乡土知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教学中运用乡土知识能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如在教学“环境问题”时,可以结合本市本地实际环境情况的资料,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进而了解到国家大事,了解到家乡,国家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环境问题,理解环境问题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学生乐于参与,兴趣盎然,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的教学,能唤醒学生的乡土情怀,对地方文化产生亲近感和归属感,从而增强学生的爱乡之情,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了厚实的精神底色。

五、用于生活,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教学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要倡导学生大胆实践,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用于生活”就是将学生学到的书本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去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思品课堂应该是开放的,让学生亲临现场用自己的感官占有第一手资料,让学生获得深切的体会,产生积极的情感,有助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最终融入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如学习初三的法律常识,在学习《选举法》时,带领学生亲临本村换届选举现场,通过观看选举过程,采访候选人选民等形式,正确认识选举的内涵及法律程序,并思考作为公民今后如何更好地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社会调查,使得一些距离学生生活比较远的书本知识,有了生动直观的载体。对感性发展好,而理性思维发展慢的初中学生来说,这样直观生动的材料,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从而实现运用的目的。

上一篇:如何看待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下一篇:激发数学学习兴趣,激活数学教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