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贴财富的马赛克

时间:2022-06-30 01:29:53

拼贴财富的马赛克

在国内的DIY行业仍停留在同质化恶性竞争之时,李健桥用个性化的马赛克DIY悄然拼贴着自己的财富版图。

2010年,10月。以马赛克DIY创作为主题的“瓦匠工社”在长沙、贵阳相继开店。当地的年轻人奔走相告: “又多了个好玩的地方!”

短短一年多,李健桥完成了其商业版图上的第一步。在国内的DIY行业仍停留在同质化恶性竞争之时,李健桥可谓是一个小本经营的成功样本。

来自欧洲古堡的灵感

与马赛克结缘之前,李健桥在广州做过教师、卖过家居装饰画、做过外贸。一天,他在书店里无意间看到一本关于马赛克创意设计的书籍,这种看上去不起眼的小碎片,居然蕴含了意想不到的灵性。不同颜色的小石子、贝类或玻璃片,被古罗马人镶嵌出绚烂缤纷的图案,如残留在欧洲老教堂的大幅拼图,成为不可多得的艺术品。如今,随着现代工艺的发展,马赛克渐渐告别了手工,走进一个克隆与流水线盛行的时代。

打动归打动,他啧啧赞叹之后,还是放下了书,转身回到自己的生活中。直到一天与一位手工企业的朋友聊天,朋友抱怨:“最近太忙了,这个月的销售额突破了1600万元!”原来手工产品的市场如此广阔李健桥惊呆了,既然这个市场的蛋糕这么大,自己为什么不能切下一块,这个念头一旦产生就再也挥之不去。然而,普通的DIY项目已经玩不出太多花样,自己该选择一个怎样的细分市场呢?仿佛福至心灵,他一下想到了马赛克!

“现在的马赛克产品无论在颜色、工艺,还是在材料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为何不把马赛克产品与手工拼图结合起来,再加上时下盛行的DIY风潮,让它们成为时尚家居装饰的新元素,成就自己的梦想?”李健桥兴奋了。

马赛克的平民化运动

或许是因为从事过很多不同的职业,对品牌营销有一定的理解,李健桥在“瓦匠工社”成立之初,就不同于一般手工爱好者小打小闹的心态,他希望从行业的角度出发,开拓自己的事业道路。

店址选在广州市光孝路一条幽深的小巷,远离高档商业圈的喧嚣和繁华。李健桥租下一间旧平房,外墙全用马赛克一点一点拼贴出来,店内的装饰也用心到每一处细节。有网友写过随感:“我觉得氛围这种东西,可以意会不能言传。就连厕所‘ToiIet’的标志,都是马赛克拼出来的。店主为了营造这个家,煞费苦心。”

作为一个DIY开放式平台,氛围的成功营造,已经赢了视觉营销的第一步。但是,怎样精准地切入目标顾客群,李健桥摸索了一段时间。广州是一个快节奏的都市,作为一个倡导性生活的手工DIY项目,如何让大众了解并接受,是经营者的门槛也是机会。

虽然以马赛克为主题的饰品店在国内已经出现不少,但是,将以往价格相对比较高昂、针对中高端以上顾客群的马赛克饰品变为消费不高、大众都能接受的DIY项目,瓦匠工社还是国内第一家。这为李健桥赚足了眼球,主流媒体纷纷跟进报道,无形之中为李健桥打开了知名度。而追求个性和创意的年轻人,在软陶、DIY蛋糕等个性礼品的惊喜渐渐平淡之后,也需要这样一个满足新需求的平台。

除了马赛克、瓷砖碎片拼贴画之外,相框、首饰盒、瓶身拼贴、招牌等创意手工都比较常见。此外,像大幅的家居装饰画、墙体马赛克DIY,瓦匠工社都有涉及。

李健桥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是无意中占领了一个细分产业的先机,而马赛克DIY在这之前仅仅限于个别的爱好者自己动手,因为虽然马赛克材料随处可见,但建材商们并不接受零散出售,只接受大笔订单,这对于爱好者们来说是不可跨越的障碍。而他当下最需要做的,不是赚钱,而是普及马赛克DIY,培养出自己的消费群体,只有拥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圈子,他的品牌发展才有根基。

为了这个目标,李健桥与大众点评网等合作,长期推出免费体验券,让更多的人知道瓦匠工社。一旦有人体验过,必然会产生相应的口碑效应,为他带来更多的潜在顾客。

挖掘新的商业价值

电影《幸福终点站》中,男主角汤姆・汉克斯为了哄女主角凯瑟琳・泽塔琼斯开心,一夜之间完成一座马赛克喷泉。这幕梦幻的场景让很多人充满了浪漫的遐想。当你来到瓦匠工社,你也可以拼出自己梦想中的场景。只需把想法告诉设计师,现场动手“玩拼图”,大家一起动手,一边谈,一边改,那种感觉就像是几个相熟的朋友闲聊着共度下午茶的时光。自己的设想加上设计师的专业意见,一幅独有的马赛克装饰画就诞生了。

2009年7月7日,瓦匠工社里飘荡着熟悉的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声,15位马赛克爱好者正埋头拼图――他们将用25230片马赛克,拼成一幅巨大的迈克尔・杰克逊画像,纪念意外去世的偶像。

作为一个DIY互动交流平台,瓦匠工社如果仅仅依靠单纯的体验券来培养顾客,是远远不够的。圈子的初步养成,其维护就是活动的开展。迈克尔・杰克逊粉丝众多,这样的纪念活动不但有新意,也可以充分调动会员的积极性。

在一年多的尝试中,李健桥也渐渐摸索出客人的爱好和需求,来店里的以学生和小白领居多,马赛克的创意手工是他们DIY创作的一种乐趣、一种体闲方式。设计和制作完全自由,作品成了馈赠同学、亲友的最佳礼物。“马赛克拼贴的工序很简单、基本当天就能完成,具有简便化、快捷化的特点,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同时,客人可以自己提供图片,瓦匠工社通过自己开发的软件,将图片转换成个性化的马赛克模板。大部分人都会自己提供图片和样纸,因此,每一件产品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样的软件在以前一直掌握在马赛克材料生产厂家的手里,如今恰恰成了李健桥的核心竞争力。“有了这个软件,顾客其实不用来店里,在家就能完成制作。”这也是李健桥一直追求的一种创新消费的模式。

除了经营瓦匠工社之外,李健桥也在逐步完善瓦匠工社的网络平台。他希望将瓦匠工社的网站发展成为马赛克DIY的门户网站,为参加活动的人提供一个作品展示的平台。“让更多的同好者有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激发更多人了解马赛克艺术的同时,让制作者接触到潜在的商业价值。”

在瓦匠工社成立之初,李健桥曾经有一个梦想:在瓦匠工社发展成熟后,他希望能为更多人提供一个创意模板,让更多人能加盟瓦匠工社。“很多学美术设计的学生都不喜欢打工,如果这种创意模式发展成功,能为他们提供借鉴。”李健桥说,如果开拓了加盟渠道,将统一规范后台的材料配送、服务、沟通反馈等渠道,而在设计和制作部分,则不加限制,让制作者发挥自己的创意,发展出自己的特色。

当时谁能想到,从2009年6月开店,到2010年10月,短短一年,他的梦想正逐渐变成现实。小小的马赛克,拼贴出了属于李健桥自己的绚丽图画。

上一篇:挑剔的陈酿 下一篇:时光漫过鼓浪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