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披绿装

时间:2022-06-30 11:22:59

黄土高原披绿装

人们惊喜地发现,2009年入春以来的几次大风降温,并未给地处西部地区的陕西带来明显的沙尘暴天气,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据陕西省林业厅造林处工作人员介绍,之所以出现这一变化,主要是缘自近年来陕西绿色植被的大面积增加。

近年来陕西每年都以超过30亿元的投资进行林业建设,截至2008年底,陕西共完成人工造林面积4135万亩,年均造林800多万亩。尤其是“十一五”期间,陕西的森林覆盖率也从此前的32.55%提高到了目前的37.3%,生态状况由“整体恶化、局部好转”向“总体好转、局部良性循环”发展。

如今,昔日的黄土高坡已经由黄变绿。这其中,绿色、生态、保护则成为当地最为重要的三个关键词。

绿色梦想

据陕西省林业厅宣传中心主任赵德怀介绍,近年来,陕西林业的确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自1999年以来,陕西累计争取国家及省级林业建设项目40多个,落实资金36.2亿元。目前,陕西林地面积已达1.84亿亩,森林面积1.15亿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目前的37.3%,林地面积、森林覆盖率分别名列全国第11位和第12位。朱、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和分布范围明显扩大,林木分化质量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进一步好转,为建设“绿色陕西、生态陕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陕西生态建设的重点也由偏远山区转向人口密集、人为活动频繁地区,2008年在广大农村地区启动的“三化一片林”

(庭院绿化、村庄绿化、渠路绿化和村庄周围一片林)的绿色家园建设,进一步改善了陕西农村的人居生态环境。

陕西省副省长姚引良在2008年的全省林业局长会议上表示,陕西要通过培育森林资源、发展林业产业、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村庄、庭院、路渠绿化步伐,为建设绿色陕西、生态陕西奠定良好基础。

记者也从陕西省林业厅了解到,2009年,陕西将在搞好高山远山人工造林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身边增绿工程”,力争让绿色更多地变成人们的近邻。

规划纲要指明林业方向

未来几年,陕西将使退耕还林工程在全国保持较大的份额,工程县不少于“十五”时期的50%。

为此,陕西省政府2006年出台了《陕西省林业产业发展规划纲要》,规划明确提出:陕西将在秦巴山区建设核桃、板栗、蚕桑、茶叶生产基地,大力发展森林旅游,重点建设太白山、楼观台、金丝大峡谷和天华山四个部级森林公园,积极发展速生丰产林和木本中药材,开展盆景花卉及林下种植、养殖和食用菌生产。

关中平原区建设则以速生杨、泡桐为主的速生丰产用林基地,加快人造板、家具制造等木材加工业发展,发展城镇绿化苗木和盆景花卉的生产。在渭北旱塬区建设核桃、花椒、柿子和红枣生产基地,发展林下养殖。在黄土丘陵沟壑区重点建设红枣生产基地,提高烘干加工能力。在长城沿线风沙区科学开展灌木和过熟杨树、柳树的加工利用,因地制宜发展红枣、山杏和大扃杏等。

到2010年,陕西名特优经济林年产值将达到110亿元;速生丰产林年产值达到4亿元;森林生态旅游业收入30亿元,年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年均培育绿化苗木20万亩,花卉面积2万亩,年产值达到10亿元。预计到2020年,陕西林业产业总产值将达500亿元,年均增长9.6%。

退耕还林助力绿色计划

1997年8月5日,同志在《关于陕北地区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的调查报告》上作了重要批示,提出了“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宏伟目标。1999年8月5日,朱基同志又亲临陕西视察生态环境建设,做出了“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的政策措施。而这也为陕西进一步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指明了方向。

陕西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把生态建设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切入点,提出了以退耕还林建设统揽农村经济工作全局,促进陕西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思路。随后,陕西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大规模的退耕还林建设。

陕西省政府还及时组织编制了《陕西省山川秀美工程规划》和《陕西省退耕还林规划》,确定从1999年到2010年,全省退耕还林2876万亩,宜林荒山造林2590万亩。按照“全面规划、重点突破、综合治理、政策扶持”的原则,提出了陕南人均l亩、关中人均1,5亩、陕北人均2~3亩基本农田建设目标,以及“稳粮、优果、兴牧”发展主导产业和实施移民搬迁等保障措施。各地按照“规划在省、实施在县乡、作业设计到山头地块”的要求,制定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实施,保证了退耕还林的稳步推进。

为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陕西省政府还于2003年3月了封山禁牧令,全省有61个县(市、区)实行了全面封禁,而其他县(区)则在林业用地和退耕还林区实行封山禁牧。坚持一手抓封禁,一手抓合饲养畜。如在合饲养畜方面,陕西省财政则每年安排3500多万元用于扶持发展畜牧业,加快产业化进程。

也正是通过退耕还林工程,陕西的生态状况开始得到明显改善。而森林植被的增加,也在客观上促进了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如今在一些地方已消失多年的狼、狐狸、金钱豹、鹰等走兽飞禽开始重新出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以往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如今已经被满眼的绿色所取代。

让绿色成为主色调

陕西省林业厅厅长张社年表示,未来几年内,陕西将坚定不移地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坚持不懈地抓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平原绿化、防沙治沙、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六大工程,力争到2010年,年均新造林达到350万亩(含封育),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到全省总面积的5.8%,初步建立起布局科学,结构合理,多功能、高效益的林业生态体系,力争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220亿元,年均增长12.5%,初步形成类型多样、比例协调、效益良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林业产业体系。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目前,陕西许多地方林业产业已经成为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张社年说,发展林业有三大目的:一是改善生态环境,二是提供林特产品,三是推进生态文明。而这些所有目的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不断满足人们对林业的多种需求,都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富裕和幸福。

在未来几年内,陕西将在继续抓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推动绿色家园工程建设。

对此,张社年表示,陕西农村自古就有栽树的传统,近年来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对生态环境的认识也提高了,绿化环境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因此,只要各级政府认真组织,在苗木供应、技术指导等方面为群众提供方便,绿色家园建设活动一定会很快取得成效。

陕西省农村现有1597个乡镇和27801个行政村,村镇周围可营造片林的土地面积约300万亩。但目前全省村庄绿化覆盖率仅为8%至10%,渠路绿化率也只有10.5%。按照绿色家园建设工程的规划,到2015年,陕西全省所有行政村将基本上实现“三化一片林”的绿色家园,村庄绿化覆盖率将达到40%,人均占有树木20株。

“改善生态环境,关键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所长周卫健说。

周卫健认为,生态文明理念要普及每一个人,只有每个人都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把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变成每个人的行动和责任,我国的发展前景才能更美好。

“建设生态文明,不能指望一代人、两代人就能实现,要打持久战。”

陕西经过10年的努力,其生态环境也在逐步发生着喜人的变化,而退耕还林工程在促进陕西生态环境总体好转的同时,还带动和加快了当地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使农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这一系列生态保护措施也使陕西人尝到了甜头。如今,在过去享有盛誉的古遗址文化旅游、红色旅游之外,自然生态旅游也成为陕西的一个精品旅游品牌。据了解,陕西目前已发展各类森林公园69个,其中部级26个,年均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0亿元。

随着陕西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重点工程的实施,人们也正从对陕西“黄土高坡”的陈旧印象,逐渐转向“绿色陕西、生态陕西”的新形象中。陕西也正以建设“生态省”为目标,实施着自己的绿色计划。

陕西省林业厅宣传中心主任赵德怀表示,未来几年内,陕西将重点打造名特优经济林、速生丰产林、森林生态旅游和绿化苗木花卉等四大特色产业,五年内建设全国知名的花椒和核桃生产基地,预计到2014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4l%以上。届时,一个绿色、生态、和谐的陕西将屹立在世人面前,绿色也将真正成为陕西的主色调。

上一篇:开发旅游小商品 占领购物大市场 下一篇:皮影人生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