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先学后教”在农村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06-30 10:33:29

浅议“先学后教”在农村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 在我们现行的英语教学中,传统教学所固有的弊端依然在,“满堂灌”、“填鸭式”没大改变;教师讲,学生听,一 如既往;高耗费,低效率,让人心酸。所有英语教师都必须解决好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发展的问题,建立为所有学生服务、帮助所有学生学好英语的观念。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正适应了这种转变,它为我们进行教学改革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因而,结合我国的英语教学实际情况,开展初中英语“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实验已成为大势所趋。

【关键词】 先学后教 导学案 形式 评价 实践

结合实际教学过程,笔者有幸与大家共享教学中“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的运用。

1.精心准备导学案

精心制作每一堂课的导学案是教师课前的一项艰巨任务。每份导学案必须努力做到目标明确、活动安排清楚、活动过程简洁,导学案的质量对教学任务的完成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不同的课型的导学案设计要有所不同。不仅新授课、复习课要有导学案,就是习题评讲课也可采用导学案形式。从导学案的设计到活动单打印,并在课前发到学生手中预习,任课教师要做大量的工作。

2.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学生在自学之后必然会遇到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时便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协作,共同讨论研究所遇到的困难。在此过程之中,要充分调动小组之中后进学生提出问题的主动性以及优秀学生乐于助人的积极性,做到小组之中只要有一人会,便没有一人不会,即“兵教兵”。如此以来,小组成员的组成便显得致关紧要了。因此,笔者借鉴了张思中老师分组教学的经验,将全班学生按成绩分成了ABC 三个系列,并按照AB式、AC式、BC式、ABC式等多种模式对全班学生进行了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的座次调整,力争做到小组之间人员的平衡以增强小组之间竞争的公平性及积极性。兴趣是学生学习英语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其活动的趣味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切忌堂堂一个样、节节一个调,教学中要能使学生不断地产生好奇心,这样才能扣住学生的心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讲授英文数字表达时,课堂检测中就有老师设计“拍卖大会”,将学生自己的文具、书籍、身边的一些零食等拿出来进行拍卖,课堂气氛热烈,教学效果明显。但这样的设计要做到每堂课都能独特、新颖,是件极不容易的事。

2.适时评价,不断激励

先学后教模式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学生的活动进行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活动单设计基本流于提出问题、小组合作讨论、然后班级交流,时间长了,学生会处于一种麻木状态,学习效率往往得不到保证,有时在小组合作交流时,尤其是组与组之间交流时,容易出现表面上看上去热热闹闹,实际上有的学生会借讨论之名相互说一些与课堂无关的话题。所以课堂适时评价在这样的课上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一声“Yes”、一句“Right”、或简单的“Good”显得课堂仍在老师的掌控之中。教师要根据各组的活动情况,不断给每个组记分,这不仅是对学生活动进行评价,也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把他们引进了竞争的“赛场”。

4.转换角色,协调关系

先学后教模式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由主导者成了学生学习的向导者和促进者,同时还是共同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教师面对多个小组、众多学生,必须协调好他们之间的关系,创设和谐、开放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维持良好的学习秩序。这种课堂的改变有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由启发到自主发动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教师用最快捷的方法来引导完成,要设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需要、言语交往的需要、言语求知的需要。学生的活动,有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当学生的言语活动出现严重失误时,教师必须在适当的时候指出并及时更正;当学生的活动“冷场”时,教师的“点拨”显得尤为重要。有时导学案的设计与学生的活动实际操作仍有距离,教师应视课堂要求随机应变,“因才施教”。

5.教学模式的实践

“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正好符合了新课程标准对初中英语教学的要求。以“阅读”部分的教学为例。

首先,教师可用与文章有关并且和学生生活贴近的课外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文章的好奇,同时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自学文章的要求。

其次,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文章的阅读后,进行分组讨论(group work),四到五个学生为一组,讨论文章结构、大意、较难理解的词、词组和句子,学生还可对讨论后仍无法理解的知识设计问题。

接着,教师请各组派出代表陈述讨论结果、提出所设计的问题,学生间互相解答,教师适时进行点拨。若学生对所讨论的问题达成共识,教师则可进行下一步。若学生仍存有异议,教师可鼓励学生大胆发言,陈述己方观点,教师对学生所犯的带有典型性、倾向性的错误进行重点讲解。

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自主挖掘文章中的知识点,如:新单词的用法、词组的搭配和用法、实用句型的用法、精彩词句的积累等,先由学生把知识点在组内进行整合,再板书到黑板上,教师做补充和总结。

最后,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role play)的形式对课文内容进行再现或是复述,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可要求学生对文章中所体现的思想情感展开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促进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的升华。在复述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要求学生尽可能多的使用学生自己总结、归纳的新词、词组和句型。

从“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中不难看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成功的互换,学生成为了教学的主体,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学生在自学、思考、讨论、交流,虽然教师讲的很少,但其中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点拨。教师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这更有利于优生带动后进生共同进步,这也体现了“尊重主体,面向全体”的教学理念。

在进入新课程改革之际,我们无论是对新理念的理解,对新方法的运用,还是对新课堂的组织,都需要一个逐步摸索的过程。在不断的反思中,我们在“先学后教”教学方法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对知识点的挖掘有一个“深度与广度的把握”问题、如何处理“导”学生所设计的问题与“导”教材上重难点的关系等等。 但不可否认的是,“先学后教”教学法是新课程理念下的全新变革,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得到了提高,并逐步形成了自主学习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确定。 特别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这种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缩小了优生和后进生之间的差距,在根本上改善了教学效果,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先学后教”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王月娥2011.3

[2] 《张思中外语教学法第三次全国研讨会论文选》张思中外语教学法研究所编乡1996.8

[3] 李长中.初中英语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研究报告.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5(4).

[4]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上一篇:中职语文教学的定位思考 下一篇: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