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郑州市农贸市场改造提升的建议

时间:2022-06-30 10:08:17

关于郑州市农贸市场改造提升的建议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报告中提出的“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和郑州市委主要领导提出的“下大力气解决好食品安全等领域的民生问题,着力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等工作要求,河南省郑州市加快了市农贸市场的标准化改造升级工程,建立抽检、把关、公示、追溯系统,保证食品安全;集中利用每年迎检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彻底改变市场“脏、乱、差”现象;优化购物环境,杜绝“马路市场”占道经营,提升城市形象;还对市农贸市场及武汉、杭州等标准化菜市场示范工程先进试点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目前,郑州市城区农贸市场103个,其中,中原区23个、金水区25个、管城区15个、二七区22个、惠济区6个、上街区1个、经开区2个、高新区4个、郑东新区4个、航空港区1个。市场总占地1400亩,经营面积59万平方米,共有摊位9162个,从业人员约3万人,年交易额近36亿元,每年各类综合税收近亿元,形成了大中小相结合,多层次、多品种和多种运行方式并存的市民餐桌需求市场网络。

二、存在问题

随着标准化菜市场示范工程在全国的深入推进,郑州市农贸市场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

(一)改造提升认识不到位

各区政府(管委会)本着“谁投资、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对辖区农贸市场不愿多管。而农贸市场投资商多以营利为目的,不愿投入资金进行改造提升,致使市农贸市场与国内一流城区农贸市场的差距越来越大。

(二)规划布局不合理

随着城市改扩建工作的深入推广,部分农贸市场被拆除;同时,由于未纳入强制性的配套设施,新建成的居民小区周边未建农贸市场,造成了市民买菜难,也助推了菜价贵和马路边占道经营的现象。

(三)基础设施条件差

由于通风、上下水、电力设施不配套;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未分区;配套的服务区建设不到位等因素,导致大部分市场存在气味难闻、地面脏粘、柜台乱差、人车混杂的现象。

(四)食品安全难保障

由于农贸市场多方开办、多头审批的混乱现象普遍存在,导致职能部门之间的管理脱节,没有统一的验收和管理标准,加之监管不到位,食品安全往往难以保障。

(五)社会公益性不强

本着“收益最大化”的原则,投资商更关心的是投入所获得的产出。尽管政府每年都进行财政补贴,并推出了“平价直通车”“一元菜”等活动,但这些活动大多是阶段性的,且涉及范围小,不能从根本上满足市民的需求。

三、相关建议

围绕“全国找坐标、中部求超越、河南挑大梁”的要求,为了充分发挥农贸市场平抑菜价、体现公益、利民惠民的中坚作用,在借鉴先进地市成功做法的基础上,我们将对郑州市农贸市场进行改造提升。

(一)总体思路

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公开、三个有利于”开展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即以食品安全为中心,以市场秩序和市场环境为基本点,以改造标准公开、改造方案公开、改造政策公开为原则,以有利于消费者购买、有利于经营户销售、有利于市场管理为目的,根据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版)要求,结合郑州市实际,按照入住人口3万~5万,步行20分钟内,在1~2平方公里范围内设立或改造提升一个2000平方米以上的农贸市场。并在郑州市四环周边各区及周边县(市、区)规划设计全国优质安全的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产品生产基地,积极推进农贸市场产品直供直销,最终构建以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基地、城区标准化菜市场为支撑、社区便利店为补充的三级“菜篮子”市场网络,配备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建立全国一流的集种、产、送、销一体化的肉菜类农副产品产业链。

(二)运作模式

借鉴杭州市农贸市场改造提升的成功经验,通过“巧定规矩”做到“私退公进”,保障农贸市场的民生性、公益性、社会性。一是设置改造提升的硬性规定。农贸市场在升级改造后,硬件设施必须达到三星级及以上标准;配备专业的卫生、安全检测设备;每天对市场内的食品安全抽检不得少于12批次,等等。二是强化监管。每季度进行最佳和最差农贸市场评比活动,并将结果刊登在主要媒体上。一次最差,限令改正;两次最差,取消市场经营行为。将各乡镇、街道对属地菜场的管理考核,纳入其目标责任年度考核计分。加大各区(管委会)对辖区农贸市场的监管力度。三是降低成本。市场改造升级后的摊位费比改造前低5%~10%,降低商户成本,惠及百姓。同时,优先考虑自由基地的经营户进场,并每月进行商户信用度调查,公示结果。民营市场老板如不愿继续经营农贸市场行业,依据相关文件精神,由政府独资的国有企业――郑州市市场发展投资有限公司,通过招投标,将现有农贸市场的资产国有化;对于新建社区,将配套设置与居住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农贸市场,作为公益性基础配套设施,与居住区建设项目同步设计、施工和验收,并纳入政府国有资产管理;对已建成居住区商业设施,充分利用现有的地下或一层商业设施开设农贸市场,通过协议收购或产权置换等形式将资产收归国有,交由郑州市市场发展投资公司统一管理。凭借市场发展投资公司人员丰富、专业的经验,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农贸市场的改造提升和日常管理,让想干事的人有事干,能干事的人干成事,做到在严把食品安全质量关的同时,实现郑州市农贸市场的公益性和便民性。

(三)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多方配合。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副市长任副组长,各区政府(管委会)和相关局委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市区农贸市场改造提升专项工作组;市政府每年召开全市市场整合改造提升工作会议;市长与各区签订责任书。这是市场改造提升圆满完成的前提。二是政策支持,资金到位。尽快拟订《郑州市市区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实施方案》等相关政策性文件;加快推进《郑州市商品交易市场管理方法》的出台;设立“菜篮子”专项发展基金,按照市、区财政各补贴35%,市场方承担30%的优惠政策给予支持,并保证财政资金及时根据市场改造提升进度予以拨付,这是市场改造提升圆满完成的保障。三是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构建“政府主动、市场主体、社会参与、媒体监督”的四位一体的长效管理机制,依照属地管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注重实效、分区负责的原则精心组织、实施,为市民打造更加便捷、实惠、安全、时尚的“菜篮子”工程。

作者系郑州市市场发展局局长

上一篇:小麦精播高产配套技术 下一篇:从“雏鹰模式”看畜产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