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联时期社会主义生产力观念的演变

时间:2022-06-30 05:50:45

论苏联时期社会主义生产力观念的演变

[摘 要] 苏联时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经历了列宁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阶段到斯大林的计划经济体制阶段的发展过程,与此对应的是,列宁、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生产力观念也经历了从否定价值规律到初步肯定价值规律,最后又否定价值规律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 苏联社会主义 经济体制 生产力观念 发展变化

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观念的演变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邓小平、等马克思主义者对科学社会主义生产力理论都进行了不懈地探索,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生产力” 、“怎样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等问题作出了自己的回答。苏联时期,列宁、斯大林等人在对社会主义生产力观念的认识上,一方面在马克思、恩格斯已有认识的基础上,深化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认识,一方面更加注重在实践中对“怎样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问题进行努力探索。他们正是围绕着在欧洲落后国家“怎样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这一主题,全面展开对社会主义生产力理论地探索和实践。和苏联时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经历了列宁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阶段、斯大林的计划经济体制阶段的发展过程相对应,他们对社会主义生产力观念的认识也经历了从否定价值规律到初步肯定价值规律,最后又否定价值规律的发展过程。本文拟对这一历史演变作一简要阐述。

一、列宁:战时共产主义与“新经济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

十月革命胜利,列宁缔造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社会主义理论变成了现实。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生产力、怎样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认识,列宁首先是全盘继承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产品经济设想,认为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属性不是商品经济,而是产品经济,因此,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就要建立在消灭市场和商品生产的基础上,采用计划经济模式。他认为,只有实行大规模的社会化的计划经济,同时把所有土地、工厂、工具的所有权交给工人阶级,才能消灭剥削,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在《十九世纪末俄国的土地问题》一文中,列宁指出:“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关系。”[1]P112他强调,要通过建立消费合作社、实行普遍的义务制和对生产分配的无所不包的统计与监督来向社会主义过渡。“俄共将力求尽量迅速地实行最激进的措施,为消灭货币作准备” ,并用“有计划的……产品分配来代替贸易”。 [2]P749―750为此,他明确提出取消商品货币和市场机制,实行计划经济。

列宁对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这种认识,导致了高度集中和食物化的、完全排斥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的战时共产主义模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要包括:(1)对大型和中小型工业企业一律实行国有化,由苏维埃政权实行严格监督。(2)国民经济管理高度集中,国家对工矿企业实行食物供应制,生产资料由国家无偿供应,产品全部交国家,由国家直接分配。(3)日用消费品实行配售制,禁止私人贸易。(4)实行余粮征集制,把农民的余粮全部征收到国家手中,由政府垄断粮食贸易,禁止私人进行交易。(5)实行普及于一切阶级的劳动义务制,贯彻“不劳动不得食”的原则。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质在于,用强制手段实行国有化,强调中央集权,彻底废除私有制和商品货币关系,以求通过非商品化、全盘公有化的方式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这一政策,对于最大限度地动员社会资源,赢得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它也存在很多弊端,最重要的一个弊端在于,取消了商品和货币关系后,否定了价值规律作用,无法形成对个人生产积极性的刺激,这样,人们就失去了基于对个人利益的关心而导致的对生产的关心,最终降低了劳动者生产的积极性。这种生产关系超越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程度,使得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关系日益紧张。

战争结束后,这种模式的弊端立即暴露出来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大为挫伤,国家经济困难加剧。面对着理论与现实的矛盾,列宁勇敢地选择了创新,提出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机制、利用个人对经济利益的关心、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和经济核算等一系列中介环节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政策主张,实现了从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

2.新经济政策。

1921年提出来的新经济政策是在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列宁及时总结了十月革命之后急于消灭商品经济的深刻教训,首先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时期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客观必然性。在1921年5月制定的《关于新经济政策问题的决议草案》中,列宁提出:“应当把商品交换提到首要地位,把它作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杠杆。如果不在工业和农业之间实行系统的商品交换或产品交换,无产阶级和农民在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就不可能建立正确的关系,就不可能建立十分巩固的经济联盟。”[3]P424面对着经济建设中的困难,列宁指出:“应该把商品交换提到首要地位,把它作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杠杆。”[3]P424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同在于,在无产阶级的国家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条件下,重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利用市场,建立城乡经济联系,发展经济。

从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主要标志是用粮食税收制代替余粮征集制。新经济政策采用粮食税收制,以此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农民在按照规定纳税之后,余粮全部由农民自己支配。这样,大大激发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促使农业生产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也迅速改善和提高。这种转变的关键,是在对待商品与货币的态度上的不同。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承认实行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保留货币关系和市场机制。列宁希望通过市场和商品交换使小农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活跃起来,再通过国家资本主义把它们引向社会主义道路。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以恢复和发展大工业为中心,奠定社会主义物质基础;以商品交换为中介,加强城乡之间的经济交流;以合作社为中介,将小农经济逐步引向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国家机关,发展文教事业,实行对外开发。这一政策的核心就是重新认识并利用价值规律。

新经济政策的成功,说明了在生产力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必须利用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资本主义的东西来发展社会主义。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是其晚年对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作出的重大贡献,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重大突破,也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在实践中,它为摆脱当时社会主义经济生活的困境,起了巨大的指导作用,也为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条件。列宁在回顾这段历史时说:经过一段不很长的试验时期终于使我们相信,我们决不能用“轻视商业的‘感情的社会主义’” [4]P580代替商品货币关系。

二、斯大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斯大林时期,苏联通过农业集体化和实施国民经济发展计划,逐步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认为,“延缓速度就是落后。而落后是要挨打的”[5]P37 。因此,他认为只有建立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才能迅速地在全社会调动一切人力、物力、财力,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赢得与资本主义竞争的胜利。在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决策权高度集中,资源配置主要依靠自上而下的命令或指令性计划推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机制受到严重抑制。

在对待价值规律的态度上,斯大林否定了在社会主义中价值规律仍然起着主要作用。一方面,他否认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生产的调节作用,认为价值规律的作用只能限定在流通领域,并且认为工资、价格、成本等只是一个“外壳”,只是经济核算的工具,不具有市场调节功能。因此,尽管商品、货币、利润和价格在形式上还存在,居民的消费选择和职业选择也相对自由,存在着消费品市场,但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范围非常有限,作用强度也非常弱。另一方面,他不承认生产资料是商品,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只限于消费资料。因此,价值规律作用就只能在非常狭小的范围内存在。

在资源配置手段上,斯大林排斥了市场机制的作用。斯大林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认为计划与市场是对立的。它的经济体制是以产品经济观为基础的、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并把计划经济被看作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规定性,而把市场机制看作是社会主义的异己物而加以限制。

在经济发展模式上,斯大林时代走的粗放型增长模式。这种模式表现在经济结构上,在处理工农业之间的关系上,就是工业主导、重工业优先;在处理轻重工业之间关系上,强调以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为优先;在处理速度和效益关系上,强调速度第一;在处理生产和消费关系上,强调生产第一,消费服从生产;在经济发展战略上,片面强调社会总产品数量的增长,忽视经济效益的提高。

由此可见,斯大林对于社会主义生产力观念的认识是:采用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即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配置资源、组织生产来达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途径的认识,作为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理论与现实模式,直接影响到当时世界上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实践,在很长的时间内占据着主导地位。

从总体上看,苏联时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经历了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再到斯大林计划经济体制的发展过程;与此相对应的是社会主义生产力观念的演进,也经历了从否定价值规律到逐步认识并利用价值规律,再到否定价值规律的发展过程。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1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列宁选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5]斯大林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上一篇:论对联在井冈山斗争中的政治宣传作用 下一篇:论王稼祥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