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识字教学的几点想法

时间:2022-06-30 02:49:56

对识字教学的几点想法

低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口语基础,但远远没有形成书面语言能力,而识字是完成由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基础。只有具备书面语言的能力,世界才更开阔,知识才更丰富。由此可见,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意义重大。

当前识字教学大致有三种方法,也可以成三个流派:一是集中识字,就是在汉字构字规律基础上的一种归类识字。即以基本字带字为主要途径,并辅以部首识字、形近字对比等形式的识字法。二是分散教学,也叫随课文识字。它强调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注意在具体语境中认识汉字。三是拼字识字。以汉语拼音为工具,并辅以看图识字的一种识字法。为了巩固识字效果,这三种识字法都注重音、形、义的结合。但集中识字法更突出汉字的空间结构,即汉字的笔画、部首以及相应位置。因此,集中识字法在重现字形上有优势。分散识字强调汉字在具体语境中的地位和作用,所以分散识字对学生理解字义有优势。拼音识字的优势是识记字音的速度快。要注意,这个分类是一个基本分类,在具体的识字教学中还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一定不要把自己划为那一派,渴求一种方法、一个模式,这样会作茧自缚,影响教学效果。

一般来说,在学完汉语拼音之后,课文又有较强的趣味性,可以考虑以拼音识字和分散识字相结合进行教学。这是因为,一方面,学生刚刚学完拼音,跃跃欲试。利用拼音识字既可以巩固拼字知识,又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觉得拼音很管用。另一方面,学生在学校初学语文课,有强烈的学习书面语言的兴趣,在具体的语境中学习、巩固,有利于发展这种兴趣,对今后的继续学习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当一篇课文中形声字比较多的时候(有些形声字的声符已失去标音的作用,这没关系,只要这些字能拆除共同部分即可),就可以集中识字为主。如长春版一年级上册有一课《谜语》:一棵树上五个杈,不长叶来不开花。其中棵、树、杈的基本字是木,跟棵、树、杈这三个字联系的词很多,如大树、小树、梨树、苹果树……学生还可以用这些词说话。这就是说以集中识字为主,并不排除其他方法的运用。最近几年,识字教学发展较快,许多教师都尝试过游戏法、谜语法、编故事法等,其中韵语识字法很有特点,学生通过阅读很容易记住带有生字的一篇韵语,只要记住生字的位置,在默诵这篇韵语时,就能回忆出这个生字的读音,并通过这个字与其他字的联系和全篇内容确定这个字的字义。其实韵语识字法就是以韵语为载体的综合识字法。“教学有法,法无定法”,这是识字教学应该注意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全面认识识字教学的任务。有些教师把识字教学简化为会读、会写1600~1800个汉字,这是片面的。语文课标中“识字、写字”部分目标规定的6条,这里不赘述,只强调两条。第一条,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这是对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的要求,是学习汉字的心理基础。如何让学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保持浓厚的兴趣,许多教师的探索都是成功的,但有一点是多数教师没有注意到的,那就是让学生“敬重”汉字。汉字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保留到现在而且还在使用的文字。汉字承载中华民族的文化,它的优雅、精深令中外许多名人叹为观止。“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画”,每一个字都有自己的历史。因此,喜欢汉字,乐于学习汉字,是小学生热爱文化、向往文明的表现。当然,学生对汉字是不是有感情,完全靠说教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教师的示范作用是重要的。一位教师如果把汉字教学当作一种文化传递,认真研究汉字,认真研究汉字教学,那么,他对汉字的情感就会成为学生的楷模。

“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是识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标规定的目标。一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这对初入学的学生尤为重要。常见的毛病是大拇指压食指和食指用力过大。对此,教师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坚持个别指导。二要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经验表明,低年级学生识记笔画多的字不困难,但写笔画多的字就困难了,如果勉强写就不能端正,甚至模糊一片。因此,笔画多、结构复杂的字,不能让学生写。现在有一种现象:低年级学生写字比较规范,但到了五六年级字就变得潦草,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家长和老师影响。所以,无论哪一科教师、哪一年段教师,板书都要坚持以楷书为主,辅以行楷。第三,在进行具体教学活动时要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上一篇:在自编应用题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下一篇:例谈体验作文教学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