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岛火山的“威力”

时间:2022-06-30 01:38:33

冰岛火山的“威力”

4月14日,冰岛中南部的埃亚菲亚德拉冰盖冰川火山时隔近一个月再次大爆发。科学家评估,这次火山爆发释放的能量是上次的10到20倍。

当欧洲人失去“翅膀”

当电视播出冰岛南部一座火山喷发的新闻时,阿佳妮并没放在心上。阿佳妮是个巴黎女孩,目前正在伦敦一所大学读英国文学专业。眼看着复活节假期就要结束了,阿佳妮盘算着能提前两天回学校,以按时完成即将结业课程的论文。然而出乎她意料的是,第二天戴高乐机场竟宣布临时关闭,阿佳妮的脑子顿时懵了一下。

“机场要关闭多久?”阿佳妮给机场打电话询问。接线员回答说只需几小时。几小时后,航空公司的电话已经被打爆了,阿佳妮通过上网得知:这个周末自己是走不了了。

事实上,当时欧洲有数十万人正面临着跟阿佳妮一样的窘境。在正常情况下,欧洲的上空每天应该起飞2.2万架次航班,然而4月16日这一天有超过1.8万架次航班停飞,17日又有约1.7万架次航班受困机场。换句话说,自冰岛火山爆发以来,整个欧洲只有约1/5的航班能正常起飞。同时,美洲地区飞往欧洲大陆的半数航班被迫停飞,亚洲和中东地区飞往欧洲的航班也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据亚太航空中心估计,全球受影响的旅客人数多达600万人。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发言人史蒂夫•洛特甚至说,这次航班延误规模与9.11事件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被火山灰打乱行程的人当中,阿佳妮显然不是最倒霉的。就在戴高乐机场,一些旅客的旅游签证眼看就要过期,如果再不离境,就要面临繁琐的手续;一些老人只随身携带了少剂量的药品,出门在外,也只能祈祷自己千万别在这个节骨眼上犯病。滞留在机场的人们不得不睡在候机大厅里,不时地看一眼航班预告牌,似乎期待着那红色的“航班取消”标志能奇迹般地变回绿色。

当地报纸上的照片显示,有些机场为了防止火山灰危害飞机发动机,将发动机口用塑料膜包裹了起来。看到这个阵势,阿佳妮算是对“飞回去”死了心。由于巴黎到伦敦段的列车票早已售罄,阿佳妮只得咬咬牙,拎着行李加入了等待渡轮的长队,折腾了足足一天才买到一张站票,搭船回到了伦敦。

这样一番经历,不仅让阿佳妮这样的普通旅客吃不消,各大航空公司其实比旅客更焦灼――薄薄的一纸禁飞令,让欧洲航空业蒙受着每天2.5亿美元的损失。所以,当欧洲航空监管部门宣布将禁飞时间延长至4月19日的时候,几乎所有航空公司的老总都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在短短两天之内,欧洲多个国家对实施空中管制所依据的冰岛火山灰蔓延计算机模型提出异议,并利用客机进行试飞。法航在一天内试飞了五次,称均未发现异常,英航的CEO甚至亲自披挂上阵,以现身说法证实自家客机没有受到火山灰的影响。许多航空业高管称,监管部门在没有对大气条件和潜在风险进行详细分析的情况下就关闭了领空,这样做“反应过度”。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更是强烈指责欧洲各国政府仅仅基于火山灰漂移的理论推演就做出关闭空域的决定。

然而“禁飞令”本身并非完全没有道理,火山灰对飞机确有致命威胁。1982年,英国航空公司一架客机在途经印尼爪哇岛的时候,附近有一座火山爆发,火山灰粘附在飞机发动机叶片上,导致四个引擎全部停转,飞机在急降数千米后,机组人员才使三台发动机恢复工作,保住了机上乘客的性命。而此次冰岛火山灰肆虐欧洲,试飞过程也并不像航空公司说的那样一帆风顺。一名美军高官就坦承,北约战机的飞行安全受到了火山灰的威胁。

随着火山灰的逐渐飘散,欧洲空管部门从4月20日起逐步解除航空禁令,解禁当天便有一半多航班恢复正常。找回了“翅膀”的乘客终于可以恢复“空中飞人”的生活。

全球化中的“冰”与“火”

“冰岛经济的遗嘱就是把它的‘骨灰’洒满欧洲。”欧洲网友戏谑,这是2008年遭遇严重经济危机的冰岛在用火山灰“报复”大国的见死不救。

金融海啸爆发之前,冰岛选择的经济发展道路是“金融立国”――利用开放的金融环境来吸引海外资本,然后投入高收益的金融项目。全球化带来了全球资本的流动,使冰岛可以以小搏大,在全球资本市场中参与金融利益的分成。但这一切的前提都应该以实体经济做支撑,冰岛显然不具备这种实力。金融危机爆发后,冰岛的外债总额高达1000亿欧元,冰岛央行的流动资产却只有40亿欧元,已经没有了拯救经济的能力。与此同时,英国、荷兰等国政府不仅不伸出援手,还频频向冰岛施压……多种因素共同导致了冰岛国家信用的“破产”。冰岛以自身的大起大落,见证了全球化这把“双刃剑”。

冰岛并不大,面积只有十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32万。依照常理,这样一个国家应该不至于影响世界,可冰岛偏偏一再走入世人的视野。如果说2008年冰岛的“国家破产”属于人祸,那么这一次火山喷发则无疑是“天灾”。

冰岛的火山喷发首先是给当地的居民造成了诸多不便,比如火山附近有将近800名居民不得不撤离,火山爆发后的火山灰厚厚地堆积在屋顶和草坪。而从15日开始,当火山灰形成了巨大的云层,致使北欧成为“禁飞区”之后,这就不再仅仅是冰岛一个国家的问题了。

由于航班取消,肯尼亚的大量新鲜蔬菜不能运送到北欧,于是所有的采摘人员和清洗人员都被告知放假回家;由于航班取消,中国展商无法出席在德国举行的汉诺威工业展,每家的损失均超十万元;由于航班取消,日产汽车在神奈川和福冈的生产线相继停产,原因是无法进口产自冰岛的气压传感器……不是一座火山瘫痪了整个欧洲,而是跨境人流和物流的链条中断带来的影响波及全球许多个经济领域。

随着通信技术、物流运输业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分工在不断细化,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得更快更有效。人们无比真切地体会到了对空中交通的依赖,飞机意味着高效,但也意味着区域性的灾害很快就能让地球另一端的人感同身受。

这场始于冰岛、迅速传遍欧洲的自然灾难,也被认为会影响欧洲经济复苏进程。欧洲航空监管部门连续五天的“禁飞令”,使被取消的航班数量增至6.3万个,这对依靠航空运输做生意的公司和行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芬兰旅馆和饭店协会负责人蒂莫拉皮表示,如果航空管制持续数周,芬兰很多酒店会因此破产;敦豪快递不得不用卡车或火车“快递”包裹邮件,造成大量业务延误。英国航空公司估计,由于停飞造成的机票损失,加上照付不误的停机坪费和机场服务费,公司每天损失2500万英镑。虽然这些损失不足以对英航这样的大型航空公司构成威胁,但对于现金流本来就不充裕的小型航空公司来说,能否安然渡过这场禁飞危机,还是个未知数。甚至有航空业专家认为,未来一个月,欧洲廉价航空市场可能将面临重新洗牌,一些小航空公司可能倒闭。

面对自然灾害,人们也一直在极力减小它的全球化影响,2004年印尼海啸后,国际社会就建立了全球海啸预警机制。在今年的海地地震和智利地震中,海啸预警帮助全世界的人避免了更大的灾难。在火山灰面前,欧洲各国的交通运输部部长花费了整整五天时间来组织电话会议,虽然最终没能做出什么明智的决策,但不久的将来,也许会有一个“火山灰预警机制”。

火山灰的多重效应

波兰定于4月18日为总统卡钦斯基举行葬礼,然而由于冰岛火山灰已使欧洲大部分地区“禁飞”,美国、法国、英国、欧盟等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临时取消出席葬礼。

有些政要“出不去”,有些政要则是“回不来”。德国总理默克尔4月15日结束访美行程后,由于德国首都柏林的机场关闭,只得转降葡萄牙,后绕行意大利,空陆并用,才终于在18日返回德国。就在德国总理向葡萄牙“借道”的同时,葡萄牙总统席尔瓦自己也没能回家,他被困在了捷克首都布拉格。而挪威首相斯托尔滕贝格被困在美国,他刚好在美国买了一台苹果平板电脑,就索性在纽约的机场里“遥控”指挥政务。

火山爆发而影响全球气候的案例在历史上并不罕见,所以此次冰岛火山爆发后,关于“全球变暖”与“全球变冷”的争论就又有了新说法。有人拿出数据,证明火山爆发频繁的时期往往是地球比较温暖的时期,同时火山喷发会释放大量温室气体,因此可能进一步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而另外一些人则以历史上几次著名的火山爆发为例,认为火山灰会阻隔阳光,因而造成全球气温在短期内下降。还有一些人则认为,此次火山爆发对气候的影响微乎其微,真正需要提防的是,此次爆发可能会“唤醒”其他火山。

英国在4月19日宣布派遣“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和“海洋”号两栖攻击舰进入英吉利海峡,运送滞留在法国等地的英国人。这等“航空母舰当渡船”的千古奇观,也是火山灰造成的戏剧性场面。

上一篇:《海豚湾》的战争 下一篇:中印关系致力迈向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