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动课堂,享受精彩

时间:2022-06-29 11:58:10

舞动课堂,享受精彩

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找到教学设计与实施课堂中的“动点”,设计好“动法”,就能“激活”学生,让他们积极参与教学,使学生“在动中学习,在参与中发展”。

一、动手绘图,激活知识

1. 文图转绘

地理简图用简单的形式来高度概括较复杂的地理事物,内容简明扼要,是变抽象地理知识为具体图像的便捷途径。平时让学生多画一些地理简图,让学生能够做到图文互相转换,以图释文。例如:在“中国地形”的教学中,先用简练的线条把中国轮廓画在纸上,用彩色笔在图中画出山脉符号;然后在空白的地图上填出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的名称;再让学生在图中找出规律,得出我国地形类型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现阶梯状分布的基本特征;最后再利用地图分析讨论地势对我国气候、大河流向及农业生产等的影响。

2. 图脑转换

利用每天的课余时间回忆所学的地图轮廓,然后把所学的知识都落实到脑中虚拟的地图上去,构建自己的脑中地图。一开始可以利用空白地图进行辅助构建空间模型,如在学习七大洲四大洋内容后,投影出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然后马上让学生在脑中把地球勾绘出来,并把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落实到自己脑中的地球模型上;再把洲界线和主要的五大地区和国家等知识点逐一对应到脑海中的轮廓上,通过这些步骤逐步完善自己的脑中世界地图。这个过程刚开始可以用纸笔辅助,久而久之,通过这种训练学生会逐渐习惯于在头脑中勾勒出学过的地图和相关信息,也就逐步地学会了构建脑中地图。

二、 引用故事,激发兴趣

中学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种知识综合的学科。歌德认为:“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情感基础,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需要去搜集一些历史故事、神话故事、稀奇怪事、笑话等作为情境,引进课堂,通过故事后设置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故事中回味、深思,从而使地理学习更具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教七年级时,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己在网上搜索有关地理小故事,然后在课堂上按学号顺序进行课前故事演讲。例如:在讲授“时区”这个内容时,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笔者引导学生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4月10日9点多,一位老太太凭着一张中奖8000美元的彩票在太平洋马绍尔群岛的花旗银行要求兑现,遭到银行拒绝。因为按票面规定,中奖领款日期是4月9日,老太太痛惜不已。这时一位年轻人对老太太说:“这张废票3000美元卖给我吧。”老太太心里想,这张废票反正无用处,也就同意了。年轻人拿着废票马上乘飞机从马绍尔机场飞往檀香山,1小时后飞机降落在檀香山机场,这时当地的时间是4月9日11时。年轻人一下飞机就拿着用3000美元买到的中奖彩票向檀香山花旗银行领取8000美元。死票复活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呀?带着这样的疑问,学生的学习兴致马上提高,这就为后面的教学创设了良好的情景,成功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气氛也十分活跃,教学效果自然比较理想。

三、巧用游戏,促进参与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使出教育学上所有的巧妙方法,使自己的教学变得尽可能地容易掌握,然后再将所有的东西要求学生记住。”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的进行游戏竞赛活动,会使到教学事半功倍。游戏竞赛的形式设计要符合教材,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在欢乐愉快的活动中,在激烈的竞赛中,不知不觉地学到了教材中的内容,或者学到了学生们必须掌握的课外科学知识。“游戏竞赛活动”是“游戏”和“教学”二者巧妙的结合体。类似于这样的活动,教师可以事先找一些跟教学内容有关的材料,设计一些趣味性强又不脱离教学的问题,问题的答案可直接或间接地从材料中获取,然后让学生自由组队,问题的难度可以适当的有点梯度或者层次,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探索欲望,学生则会积极思考并寻找答案,从而在游戏中学到了知识。游戏竞赛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这点需要教师多花点心思,尽量变着花样吸引学生的参与,从而达到省时高效的目的。例如:在讲授“世界的海陆分布”时,为帮助学生记忆,并准确建立空间概念,笔者安排学生进行拼图游戏。让学生熟悉海陆分布的“全家福图”,并利用卡片按照一定的比例剪出各大洲和四大洋的轮廓图,写上名称,再让学生自由进行拼图练习。当学生对海陆分布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后,笔者将全班的同学分成12个小组,进行小组拼图竞赛,这时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通过游戏进行教学,既避免了以往“满堂灌”,又能增加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上一篇:扎根绿色土壤 培育绿色苗子 下一篇:深圳高中家校沟通现状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