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境”共舞

时间:2022-06-29 09:50:50

摘 要: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在如今的英语课堂上看到老师们都在努力地创设情境,把主要精力放在语篇的情境教学上,而如何在进入语篇前让学生感受情境,在情境中学习新的知识,对此做了思考和

研究。

关键词:强势引领;零星布局;基调;思维;儿童;全局

一、聚集现状

1.强势引领,忽视学生的自主建构

“要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和学习语言”是英语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只有当所创设的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符合时,才能激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使他们从各自的生活背景出发,迅速投入所创设的情境中,准确地体验和理解语言。学生一旦带着已有的体验学习,便很快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真切理解语篇的含义。

2.零星布局,分裂语篇的整体

在我们精心地设计教学环节、创设情境时,首先就要对语篇的整体进行分析,让学生在一个完整的情境中学习语篇。我们教授的语篇是依赖这个情境教学的,脱离了这个情境便成了无本之木。但我们在导入语篇中会发现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却是孤立的,试图努力地通过教授语篇中的某一个单词或某一个句子来呈现,打破了语篇的整体性。

3.境外风景,突兀语境的统一

英语课给大多数人留下的印象是热闹,形式多样。各种各样的物品,各种各样的场景,课堂五花八门,精彩纷呈。而其中的情境又有多少和语篇相关呢?与语篇情境不相关的或关联不大的情境,只会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本来容易的东西困难化,学生会被带入一个又一个教师设置的圈子里,最后搞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以然。

二、语篇序语

丹麦语言学家斯帕森认为:“教学外语的首要条件是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接触外语,使用外语,学外语就像游泳一样,学生必须潜在水中,而不是偶尔沾沾水,学生头浸在水里,才感到自由自在。这样他们才能像一个熟练的游泳者那样乐在其中。”语言的习得只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得到全面完成。教师应该给学生创设一种学“母语”的英语学习氛围,在导入环节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有效地感受语篇。譬如:4A Unit 6 Whose gloves?苏洋穿的衣服很不合身,戴了父亲的大手套,穿了杨玲的超短裙,看起来非常滑稽。因为这是一个化装舞会,孩子才这样打扮自己,整个语篇都沉浸在化装舞会的情境中。离开了这个情境,这样的穿着就变得很不当。这就要求教师在进入语篇前渗透万圣节化装舞会的有关情境,让学生先熟悉所给情境,接着再进入语篇情境,方可感知本课的趣味性。

1.激活原有经验,启迪学生思维

例如:3 B Unit 5 plus and minus A板块要求掌握的知识目

标是:

(1)能听、说、认读生词:13~20;

(2)掌握运用句型“What’s ten plus five?What’s twenty minus

twelve?”

(3)能熟练运用日常交际用语That’s right.You are wrong.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一节课要能听、说、认读13~20这8个数字并掌握运用句型What’s ten plus five?What’s twenty minus twelve?That’s right.You are wrong.难度很大。如果在导入环节复习1~12,自然而然地进入13~20的学习,创设加减法教学的情境则会水到渠成地进入语篇游乐场中加减法学习的情境。

2.搭建情感桥梁,跨越心理距离

良好的课堂导入是接通师生信息的电键,是师生之间建立联系、沟通情感的第一座桥梁。在课堂的开始,教师声情并茂的导入往往会博得学生的好感,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共鸣,取得通往学生心灵的通行证,为教学之间的信息交流、情绪反馈打开通路,使教师的讲课建筑在学生对教师的期待、信赖、尊重、理解的基础上,为教与学的有效配合奠定基础。合情合理的情境导入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在师生之间搭起一座友谊的桥梁,师生的情感会在导课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得到交流和升华。

三、策略:构建情境衔接之路

1.关注儿童,激活儿童经验

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就要求从学生需求出发,分析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认知需求和现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从而选择最佳的新课切入点。也就是说从什么角度激发什么样的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供什么样的课堂生成空间,创设什么样的语言学习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知识的导入创设条件。

2.步线行针,链接相关情境

语篇教学是基于语篇的语言教学,即认识到“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产生或理解语篇的过程,而不是使用语法结构或词汇的过程,也不是纯粹完成某些语言行为的过程”。语篇教学的核心思想在于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语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并运用语言,更为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有意义的语言输入来激活有意义的语言输出。

3.合理设计,唱响主旋律

为教学创设的情境必须是合理的,也必须是贴近生活的。

小学生对周围的自然和社会生活情境已比较熟悉,课堂上营造出的情境,必须具有足够的真实性,让学生产生亲切感,以便从学生熟悉的感性知识入手,借助学生的生活体验,化难为易。情境教学的合理性就在于巧妙地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教学,使之合情合理,与教学内容保持连贯性。我们的设计可以以生活为主线,围绕着语篇的“灵魂”展开话题;以趣味为导向,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树立自信;以实践为平台,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让孩子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得到提高。

我们提倡的小学英语情景模式是以情境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情境创设为基础的,使英语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按照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要求整合而成。在语篇导入时教师应创设相关情境,这个情境必须围绕语篇主情境。通过趣味性的练习,学生才能够从情感上去感知―领悟―创设―迁移,进而获得自己真正所能够掌握的知识。

参考文献:

王宗炎.语言学与语言的应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上一篇:对单元复习课的一次尝试 下一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