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趣味教学实施策略探讨

时间:2022-06-29 09:45:47

高中化学趣味教学实施策略探讨

调动学生的化学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推进高中化学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其中,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兴趣点,在教学中突出教学的趣味性,激起学生学化学的内在驱动力,是一种重要方法。基于此,本文拟就如何实践高中化学的趣味教学,作一点探讨。

一、高中化学趣味教学的基本原则

1.发挥学生主体性原则

新课程改革必须遵循的一条最主要的原则就是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它要求在化学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通过恰当、有趣的引导方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求知欲。

2.创新性原则

面对求知欲强烈、注意力不持久的中学生,依靠已经沿用了多年的老一套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感到沉闷,不会有新鲜感和学习激情,课堂必然就会没有活力。因此,科任老师应该保持创新的教学理念,采用多种先进的方法来设计课堂、处理教材和组织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满足学生追求新异的心理,增强化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3.艺术性原则

一般来说,按部就班、中规中矩的课堂教学,趣味性高不到哪里去。因此,除了在课堂教学、组织教学、课堂设计等方面坚持创新性原则外,老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尽可能将课堂教学设计、对教学情境设计及教学控制等环节艺术化,使全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幽默背后的启迪,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各种课堂活动,也非常重要。

二、高中化学趣味教学的实施策略

为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化学教学实效性,教师应该掌握及实施趣味课堂的教学策略,精心设计、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1.运用科学的策略,创新和谐宽松的情境,增强新课导入的趣味性

对于趣味性教学来说,合理的课堂导入方式非常重要。因此,老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过于简单、直白的导入方式,灵活运用多种趣味导入方式。一般来说,我们提倡化学老师在导入环节,视具体的情况,更多地采用案例导入、直白式导入、实验导入和问题式导入等多种方法,抓住学生的目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笔者曾经观摩过一位老师讲授“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的新授课。在课堂导入环节,他播放了一段围绕酸雨的危害性的科教视频,给学生生成了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刺激。然后再由酸雨的形成导入到二氧化硫的化学、物理性质和来源等。可以看出,这位老师在课堂导入时,注意到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用生活化的例子导入新课,使学生在一个非常自然、有趣味的教学情境中完成了对新授内容的掌握。

再如,笔者在讲授“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的内容时,就曾经采用了实验导入方法,在新授课之前,给学生演示了一个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并引导学生全面观察实验现象、探究现象原因,来导入新的课程。实践证明,这种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的特点,通过实验演示,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提高新授课教学的趣味性的方法,效果比较好,学生进入角色较快。

2.选用多种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方式,提高新授课教学实效

首先,老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实验,激发课堂趣味。大量的实验是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就目前高中化学的实验来说,主要有物质的制备、物质性质的验证、一定浓度的溶液的配制、物质分离的基本操作等。通过实验,可以将抽象的化学原理转变成直观的化学现象,直接激起学生对化学的极大兴趣和求知欲望。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重视利用学校的一切条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尽可能采取不同的实验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条件的时候,老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来,让他们在直接的实验操作中,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程序,提高自主实验的能力。如在“化学反应的速率”的教学中,教材要求学生观察在不同温度下H2O2溶液分解反应的快慢和H2O2溶液中添加不同的催化剂后的反应快慢。这两个实验难度和安全问题都不大,老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并让学生自行总结和归纳实验结论。这样一来,既提高了学生运用操作的能力,又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其次,充分利用各种辅助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除了基本的实验演示、课堂讲解、作业训练等教学手段外,化学教学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幻灯片、模型、卡片等辅助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这些教学手段,对于提高化学课堂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很有意义。比如对一些涉及到微观的、不易想象的,且学生不易理解的化学知识,老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或者视频的方式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

再次,要贯彻教学生活化的原则,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从学生的平常生活出发,使问题生活化,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如针对“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的内容,教师在讲解漂白粉的内容时,完全没有必要讲太多的较为空泛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只需要简单地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洗衣粉的使用,就会帮助他们掌握和巩固知识。

总之,老师在具体的化学教学中,根据课程内容,多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趣味性,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关系到高中化学教学的实效性。因此,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必须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兴趣点,突出教学的趣味性,以引发学生的激情,引导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学化学的内在驱动力。

(作者单位:江西省都昌县第二中学)

上一篇:挖掘玩具的教育价值赋予孩子游戏的童年 下一篇:初中数学微课贵在小中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