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惠城区甜玉米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研究

时间:2022-06-29 08:19:37

惠州市惠城区甜玉米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研究

摘要 在惠城区中等肥力地块进行甜玉米“3414”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增产效应显著,且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其中产量、产值、增收产值最高的是N3P2K2处理,收益最高的是N2P1K2处理;N、P、K对玉米产量贡献大小顺序为N>K>P,增施氮肥有一定增产效果,其次是钾肥,磷肥增产效果最小。三元二次方程回归与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氮、磷、钾肥施用量与产量的回归关系显著,氮、磷、钾的最大施肥量分别为:N最大为38.01 kg/667m2,P最大为24.65 kg/667m2,K最大为38.83 kg/667m2,相应产量为1 023.8 kg/667m2;考虑施肥成本和玉米价格的边际效应,氮、磷、钾最佳施肥量分别为:N最佳为22.61 kg/667m2,P最佳为13.05 kg/667m2,K最佳为19.89 kg/667m2,相应产量为955.70 kg/667m2。

关键词 甜玉米;3414试验;测土配方;广东惠州;惠城区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4-0025-02

测土配方施肥是现代农业中一项重要的平衡施肥技术[1]。惠城区于2008年开展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项目自实施以来,紧紧围绕“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指导”5个核心环节11项工作,精心组织,狠抓落实,扎实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各项工作。目前,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已成为最受农民欢迎的农业实用技术,成为惠城区农业节本增效的重要措施。

惠城区于2012年上半年安排开展甜玉米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主要是为了建立甜玉米的氮磷钾肥料效应模型,摸清惠城区甜玉米氮磷钾养分用量,为构建全区甜玉米施肥指标体系及推荐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为指导农民科学施肥提供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在汝湖镇南新村,东经114°34′50″,北纬23°10′24″。试验地为旱地,其基本地力养分参数分别为有机质21.7 g/kg,全氮1.2 g/kg,碱解氮96 mg/kg,有效磷18.9 mg/kg,速效钾130 mg/kg,缓效钾128 mg/kg,pH值5.2。

1.2 试验材料

供试玉米品种为夏珍。试验用肥料为尿素(N 46%)、过磷配钙(P2O5 12%)和氯化钾(K2O 60%)。

1.3 试验设计

采用“3414”设计方案。“3414”是指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共设14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20 m2(5 m×4 m)。4个水平的含义: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当地最佳施肥量的近似值(N=25 kg/667m2;P=15 kg/667m2;K=25 kg/667m2),1水平=2水平×0.5,3水平=2水平×1.5(该水平为过量施肥水平)。各处理小区施肥方案如表1所示。

1.4 试验方法

甜玉米种植密度3 300株/667m2。肥料施用:基肥施15%尿素和氯化钾,及全部磷肥;第1次追肥:出苗后7~10 d追施15%尿素;第2次追肥:出苗后20~30 d追施20%尿素和20%氯化钾;第3次追肥:大喇叭口期追施50%尿素和65%氯化钾。

1.5 数据处理

采用DPS数据处理系统、Excel 2003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甜玉米产量与经济效益分析

如表2所示,产量、产值、较空白增产及增产率最高的均是处理11,处理7、6次之;除肥款后收入最高的是处理5,其次是处理6、3;每元肥产量、每元肥投入净产值最高的是处理9,其次是处理3、5;增收产值最高的是处理11,其次是处理7、6。

2.2 土壤养分丰缺分析

根据测土配方施肥土壤养分通用丰缺指标:相对产量在50%以下的,土壤养分状况为“极缺”,施相应肥料有极显著的增产效果;相对产量50%~75%的为“缺”,施相应肥料有显著增产效果;相对产量75%~85%的为“中”,施相应肥料有一定增产效果;相对产量85%~95%的为“丰”,施肥毫无效果,施肥量稍多还有负面影响[2~3]。如表3所示,缺氮处理(N0P2K2)产量占最佳施肥区产量的80.24%,属于中等水平,施用氮肥有一定增产效果;缺磷处理(N2P0K2)产量占最佳施肥区产量的90.86%,属于丰富水平,施用磷肥没有增产效果;缺钾处理(N2P2K0)产量占最佳施肥区产量的87.42%,属于丰富水平,施用钾肥几乎没有增产效果。

2.3 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分析

通过回归分析,可以得出氮、磷、钾施肥与产量之间的三元二次方程回归模型为:Y=687.15+8.24N+5.97P+5.49K -0.198 1N2-0.233 7P2-0.124 6K2+0.124 7NP-0.096 5NK+0.021 1PK,式中:Y为产量,N为施氮量,P为施磷量,K为施

钾量。

如表4所示,F=14.5>F0.05=6.00,说明氮、磷、钾肥施用量与产量的回归关系显著。根据肥料效应模型回归方程计算得出氮、磷、钾最大施用量分别为:N最大为38.01 kg/667m2。P 最大为24.65 kg/667m2,K最大为38.83 kg/667m2,相应产量为1 023.8 kg/667m2;考虑施肥成本和玉米价格的边际效应,氮、磷、钾最佳施肥量分别为:N最佳为22.61 kg/667m2。P最佳为13.05 kg/667m2,K最佳为19.89 kg/667m2,相应产量为955.70 kg/667m2。

3 结论与讨论

根据产量与经济效益分析,产量、产值、增收产值最高的是N3P2K2处理,每元肥产量、每元肥投入净产值最高的是N2P2K1处理,除肥款后收入最高的是N2P1K2处理,表明收益最高的是N2P1K2处理。

根据土壤养分丰缺分析表明,N、P、K对玉米产量贡献大小顺序为N>K>P,增施氮肥有一定增产效果,其次是钾肥,磷肥增产效果最小。

根据三元二次方程回归与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氮、磷、钾肥施用量与产量的回归关系显著,表明施肥增产效应显著;氮、磷、钾的最大施肥量分别为:N最大为38.01 kg/667m2,P最大为24.65 kg/667m2,K最大为38.83 kg/667m2,相应产量为1 023.8 kg/667m2;考虑施肥成本和玉米价格的边际效应,氮、磷、钾最佳施肥量分别为:N最佳为22.61 kg/667m2,P最佳为13.05 kg/667m2,K最佳为19.89 kg/667m2,相应产量为955.70 kg/667m2。

根据试验前土壤化验数据与养分丰缺指标分析得出:土壤氮素含量为三级水平,属中等偏上,与丰缺指标分析的结果一致;土壤磷素、钾素含量均为三级水平,属中等偏上,丰缺指标分析得出磷素、钾素含量丰富,主要原因:一是根据丰缺指标得出的土壤养分结果只具有参考价值,其与化验结果可能会存在一定误差。二是根据惠城区耕地地力调查与评价,本区土壤磷素平均含量属丰富水平[4]。

4 参考文献

[1] 高祥照,马常宝,杜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1-20.

[2] 学善,陈尚洪,陈红琳,等.基于“3414”模型对川中丘陵区玉米氮磷钾效应的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2,25 (6):2132-2137.

[3] 孙义祥,郭跃升,于舜章,等.应用“3414”试验建立冬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9,15(1):197-203.

[4] 康轩,李育华.惠城区耕地地力调查与评价[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31-32.

上一篇:水稻机插秧栽培技术 下一篇:春季六盘水市极端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