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折射》说课稿

时间:2022-06-29 08:11:59

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光的折射》,下面我将从教学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具、教学流程这版块来分别说课.

1 教学理念

(1)营造充满“磁性”的物理教学课堂,创造“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

(2)“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没有实验的课堂不是初中物理课堂;

(3)尊重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

2 教材分析

本课题是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在此以前学生已学习了光的反射规律,光的折射是光的传播规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后面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且光的折射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所以,这部分内容在本章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3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知识之前,已经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对光的现象已有一些简单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同时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较强也为上好本节课打下基础.

4 教学目标

4.1 知识与技能

认识光的折射规律,能辨别光的折射现象并能利用规律进行解释一些折射现象.

4.2 过程与方法

①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通过实验发现问题的能力.

4.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使学生热爱大自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②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5 教学重点难点

光的折射是光的传播规律中较难理解的一个内容,又是后面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所以,探究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规律是本节课的重点.

本节课是以探究为主的实验课,同时对于初二阶段的学生,刚刚接触实验探究,对探究过程还未完全掌握,所以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得出光的折射规律,并用光的折射解释一些日常的光学现象是本节课的难点.

6 说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所以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根据本节课特点,我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讨论法等方法进行教学,借助学生已有的感性经验和本人改进的实验器材进行有效的突破.

说学法:达尔文说过: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老师要教给学生发现真理的方法,才能实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本课教学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讨论归纳法和作图法,因为与光有关的现象,通过作图有助于分析理解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1课时

7 说教具准备

丰富的教学用具,能使教学过程从枯燥到有趣,从抽象到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遵循著名物理教育家朱正元老先生所提出的“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的教学理念,本节课我准备的教学用具如下:

教师用:多媒体投影仪、笔记本电脑、摄像头、课件、水、立体画、激光笔 、光的折射演示器 、塑料杯 、一元硬币 、碗、自制光学实验仪器一套等.

学生用:自制光学实验仪器二十七套.(激光灯、纸杯、夹子、透明物体、牛奶、水、普通白纸板、自制打印纸、塑料盒、平面镜、直尺等)

8 说教学流程

具体过程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投影课本中的例题,让学生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计算出大象的质量.

问题2:运用公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学生:单位要统一.

展示课本中的插图11-9,11-10.

问题3:大家还能举出哪些人体中的杠杆?

学生:抬腿、点头、叩齿等.

问题4: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有那些收获?

学生:我们知道了杠杆可以分为三类: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学会了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进行一些简单计算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课堂小结.

点评 先创设情境,从物理走向生活,让学生通过讨论设计出利用杠杆平衡条件测出书包的重力,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出例题,让学生练习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题,使学生对力和力臂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问题3中,通过学生的回答,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物理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8.1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首先请两位学生到讲台观察碗中的“硬币再现”的实验,同时将实验情景用家用摄像头同步展示,克服了当前流行的用课件模拟的不真实性,增强了演示效果,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同时也体现了新课标中“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思想.

8.2 新课教学

(30分钟)

学生活动一:观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情况

两人一组,让学生按课本要求做好实验.实验前提醒实验注意点,加水时保持激光灯的位置不变.

解决方法 如何作记号(也可利用底部的图案)

由学生根据观察看到的现象描绘光的传播路线.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从而得出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与光路有关的现象,要养成画光路图分析的习惯,因为作图最大的优点就是直观,所以作图法助于分析理解问题.

通过直观形象的实验,符合初二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较容易理解.然后再利用课件模拟进一步介绍“三线两角”又可以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为了增强实验效果:利用白屏和几滴牛奶可以清楚观察到光束(器材来源于学生用的饭盒).让学生对物理实验感到并不神秘,提高了学习的兴趣,让学生领悟到用坛坛罐罐也可当仪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学生活动二 探究光从空气进入玻璃的规律

实验的成功是完成该教学目标的保证.如果根据教参上的方法,制造烟雾,学生做有一定难度,二是烟雾会对学生健康有一定影响,三是光在玻璃中的路线不易看清,教学效果不好.本人经过数次试验,对实验进行了改进,终于突破这一难点,找到了一个可见度高的一种软玻璃替代普通玻璃,为学生实验的成功提供了保证.

新教材要求教师要解放思想,大胆对现有的实验进行改进,不拘泥于教材,不局限于教参,只有带有创新精神和批判精神才能培养出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学生.

如在探究折射规律时,可以通过复习光的反射,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类比思想去思考光的折射现象,启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这种欲望的驱使下会积极主动去想去做.(按照常规教学,往往是新课引入时进行概念复习)

学生通过亲自实验,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多参与讨论的机会,进一步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的培养目标.并且在这里我给各小组的学生准备了多种实验器材,让学生有选择性的使用实验器材,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在实验中的疑问,发挥师生间的互动作用.整个过程始终是学生动脑、动手,教师只是进行指导,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相互交流,互相弥补,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物理的自信心.这不仅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的培养目标,同时也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的体现.

交流探究成果,在本环节中,首先各小组间进行交流,接着部分小组上台展示探究成果及所画的光路图,最后教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及学生参与实验态度和效果进行反馈,然后教师利用激光演示器演示进一步加深对光的折射的认识.为突破难点提供了保证.

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学生的认识在教师的引导下,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不仅培养了探究能力,同时学生情感也得到升华,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归纳得出,光的折射规律.

根据实际情况,布置如何设计实验验证光的折射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新课程教学理念告知我们,教学目标是有弹性的目标,我们要在教学中根据学情生成新的教学目标,灵活加以调控.

及时利用手边的器材完成实验设计,化解了难点.(教师讲解光的折射特点理解技巧,针对角度大小易记错而想到的几种记忆方法,或留以悬念让学生课后总结)

最后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体现新课标中所说的“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

插入水中的笔为什么会变弯?“海市蜃楼”的成因?我们看见河水的深度(视深)跟河水的实际深度哪个大?为什么?……

(学生讨论,请代表回答,然后教师利用电脑动画模拟)

培养利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让学生再次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使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解决了课前的疑问,前后呼应.并能用折射规律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理论联系实际.同时,结合“池底变浅”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利用课件展示一“太阳奇观”或展示立体画.(让学生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

8.3 知识小结

采用多媒体,生动活泼,交互性好,能调动学生耳、听、视等感观,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课堂作业:比较光的反射与折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小组讨论)

此题有助于让学生掌握光的传播的实质.

分层布置课外作业:(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1)P87 1-5

(2)睛朗的晚上,我们看天上的星星,为何闪烁?

(3)如果你换个角度,站在月球上看星星又将是什么情况呢?

8.4 板书设计

(1)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规律

①三线共面、两线在一线的两侧、两角关系.

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它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

光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3)折射现象

板书设计突出重难点,脉络清晰,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上一篇:建立高效课堂 引领学生探究 下一篇:《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说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