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里,超级乖宝宝

时间:2022-06-29 07:11:50

幼儿园里,超级乖宝宝

故事1 从幼儿园一直乖到家

每天下午孩子从幼儿园回家的时候,老师都会在班级门口简要介绍每个孩子当日的主要表现。美美妈妈总是会听到老师对孩子的夸奖,比如美美今天又帮老师把桌椅摆好了,还帮助其他孩子穿衣服。别的家长都羡慕得很,有人向美美妈取经,美美妈倒是很坦然:因为美美是班里最大的孩子,我们在家里就一直有意识地培养她自己做事情的能力,让她承担力所能及的工作,所以在幼儿园也就自然这样了。她都习惯了。

怎么回事

女孩子自我意识萌发早,由于日常家庭生活的要求和幼儿园的生活自理能力要求几乎一致,这样孩子已经养成了自己穿衣、主动助人等独立和有爱心的好习惯。这样的模范不是孩子刻意做出采的,家庭的行为规范和幼儿园的自主已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孩子自然而然地习惯就是要把在家里帮助妈妈干活表现在幼儿园一样。

老师怎样说

我们会有意识地培养这些能力强的孩子辅助其他孩子,这样既有助于孩子自我行为的提高,而且还有助于在班级中树立榜样。好的示范尤其是来自同龄伙伴的影响,更加有利于推动其他孩子的生活能力的提高。这样的模范既让大孩子本身有自信,也让其他能力欠缺的孩子增加竞争意识。孩子间的关心与互动还弥补了独生子女家庭中兄弟姐妹的作用。

如果要做到培养出像美美这样家里家外表现一致的孩子,家长需要:

无论孩子在班里的年龄大小,放手交给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穿衣吃饭叠衣服等;

家长要弱化自己的能力,有目的地突出孩子的能力,让孩子来帮助大人做事情以增加她们的成就感;

每个家庭和社会部有一定的行为规范,做家长的先起到模范作用,帮助自己家中的老人做事,帮助邻里照顾病人,让互助心示范到孩子的内心深处,而且告诉孩子能够帮助别人是快乐的。

从心理发展的角度,从小自主自制的孩子,有更强的自尊和自我效能感,对他人的帮助会更大,对自己的行为更加负责任。因此,家长要从小就关注孩子的做事能力。

故事2 幼儿园的模范回到家就什么都不干了

3岁的冉冉最近一个月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自己吃饭吃得又快又多,午睡也不用老师哄,还学会了自己穿鞋子,是班里进步最快的小朋友。

面对表扬,冉冉妈差点没有戳穿真相:冉冉在家可从来都让我们喂,睡觉得有人陪着哄,什么都让妈妈帮助做。如果我们不帮她提裤子,大冬天她尿完尿就在原地站着等着大人提裤子。冉冉在幼儿园真那么好呀?怎么在家就什么都不会了。

怎么回事

幼儿园的环境是众多孩子在一起的集体,一个老师负责多名孩子,每个孩子都能感知到这和家里是不一样的。爸爸妈妈能替自己做的事情,老师会要求自己来。每个孩子都有荣誉感,他们期待自己的行为可以得到老师的表扬,他们在集体环境的敦促下,要学会适应和满足幼儿园的规定这样她们才能融入这个大环境中。因此,他们在外面会比较自制,符合外部环境的要求以便让老师和同伴喜欢自己。而一旦回到家中,有些孩子就会放松下来,和幼儿园判若两人,因为家里无须有其他人的竞争和旁观,也没有什么小红花呀的竞争奖励。孩子表现了一天实在太累了!

老师怎样说

幼儿园为了鼓励孩子们自食其力,会经常用一些类似小红花的奖励积分,小朋友在激励下,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渴望被鼓励和表扬,会积极配合老师运用她们本来已经掌握的技能。有的家长反映不相信自己的孩子能在幼儿园做得这么好:孩子回到家里,好像连饭都不会吃了。其实,这是由于家庭的教养方式方法造成的。如果从孩子一入园,就做到按照幼儿园的作息安排和教学进度来进行,家庭成员不心疼不同情孩子的所谓在外面的“委屈”,那么孩子就找不到可以钻的空子去偷懒甚至耍赖。在生活能力的培养上,家长应该相信幼儿园的训练是循序渐进的。

这样做吧

关于“小小两面派”现象,其实很常见,也是孩子在发展与适应时候的正常现象。如果表现得不“过分”,家长不用产生过多担心。但如果想要孩子的心理发展表现内外一致,家长可以这样做:

所有家庭成员保持一致,既然孩子在幼儿园做到的工作说明他已经可以掌握甚至是学会了该技能,因此,成人要统一要求孩子自己来,“老师因为你自己吃饭表扬你了,妈妈也真为你自豪,在家里,你也会自己吃的最快最多的。”

告诉孩子,幼儿园和家里一样,老师和妈妈都爱你,幼儿园有更多小朋友,老师可能照顾不到你,不过在幼儿园怎么做,在家里就怎么和爸爸妈妈表现,你可以像帮老师一样帮我们好吗?

不要过分关注孩子,让孩子适应被适当忽视的感觉,因为“爸爸妈妈也有自己的工作,你自己看图画书”。这样就形成不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气氛,从而有助孩子适应集体。

孩子的每个进步都要及时表扬而且要具体,不能一味说“你真棒”,否则容易导致孩子为了追求表扬而刻意做外表现象,但内心并不理解这样做的含义。就是针对具体做事情的行为进行积极鼓励,让孩子明白这是他应该做的事情很正常。

故事3 突然乖得过分

牛牛是在家里调皮捣蛋让奶奶看着眼晕的孩子,动辄就发脾气满地打滚,或者一不如意就对妈妈叫嚷。可是,最近幼儿园老师反映牛牛在幼儿园可像个小哥哥了,小朋友摔倒了他主动走过去扶起来;有小朋友抢他的书他也懂事地让给人家,特别乖。牛牛爸爸简直不敢相信,自己这个小霸王儿子还能如此上进?他都奇怪是不是孩子出了什么毛病。

怎么回事

孩子在幼儿园和家中的表现有时候除了受到教育教养方式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外,还不可避免地与孩子的个性有不可分割的关联。在幼儿园表现乖的孩子,有的天生就是气质温和的有安全感的孩子;有的是属于内向胆怯退缩的孩子,这样在幼儿园的表现就不是“乖”,而是他们的自我保护(这类孩子极为敏感,容易被权威震慑而吓住,这是一种防御式的服从而非自然地接纳);还有一类孩子像牛牛这样,明明在家里外向冲动,但在幼儿园他为了得到老师和同伴的喜欢而不得不压抑真实的个性特点,因为班级秩序要求稳定和有计划的教学,而与众不同的突出个性,会扰乱正常的节奏和进度安排。在这样的观察过程中,孩子的个性会受到环境的制约调整显现情况。

老师怎样说

幼儿到中班阶段,基本是个性初步完成的时期,因此,我们会根据带班经验,观察孩子们的情况。但乖绝对不是现在幼儿园评价孩子的指标,也不是好孩子的标签,我们发现有些孩子在家里闹得很凶,来到幼儿园就好像特别听话,这就是他们社会化过程中的适应

能力和顺应情况。有时他们会减少不合理的攻击行为,从这个角度看是集体的积极因素。但是,对于个性退缩社会性不主动的孩子,我们就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勇敢和活跃,鼓励他们表达和交流,减少他们过分乖的负面作用。

这样做吧

牛牛这样的乖与在家的表现,其实是孩子融入集体中调整自己行为的适应模式。他知道发脾气和耍赖不是幼儿园接受的行为,但他缺乏正确的交往方式,压力过多,所以在家里他就故伎重演。因为,他不需要在家里采用正常的沟通就能达到目的,但在幼儿园他必须学习协商和容忍。鉴于此,家长可以:

教给孩子有效的与人沟通和表达的技能,用语言表示自己的愿望,即便和家人也要好好说话而非发脾气,发脾气没有用。

对于胆怯的孩子,要鼓励他们与同龄孩子的交往,同时与老师沟通,避免他们对权威的恐慌。

允许孩子适当发泄情绪和压力以及挫折感,但在方式上要不能伤害他人和他自己,但要根据孩子的能力安排适当的任务,以防止孩子的过分紧张和不自信。

模范与否不能用乖来衡量,要给那些乖的胆小的孩子更多的表现空间。家长要告诉孩子,无论你是否模范,爸妈永远爱你。要勇敢表示自己的想法,回答问题和小朋友玩,这些都是真正快乐的好孩子应该做的。

故事4 乖得让人“心疼”

佳佳真的是幼儿园里的超级乖宝宝――老师让她坐在椅子上,她就会安静地坐在椅子上,甚至老师说不准上厕所了,她可能就憋会着尿,也许会憋到尿裤子;老师让小朋友喝水,并且要求杯子里的水要喝完、不准剩下,乖宝宝就会使劲喝,以至于喝个水饱。这样的乖宝宝,对老师的话唯命是从,不敢有丝毫的变动。而当他们不得不和老师说话时,他们的表现又显得十分胆小,声音微弱得几乎听不见。

怎么回事

乖宝宝的出现和老师、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有关。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里,孩子受到的限制很多,例如:教学活动中不允许说话,说话前必须举手,老师点名后才能发言;教师里放的玩具和图书,如果不是自由活动时间,孩子也不可以随便去拿。幼儿园和老师有这样的限制和规定也是情有可原的:一个班30个孩子,如果没有这样一些规定,难以避免一些混乱的状况。

老师怎样说

幼儿对规则的理解也是很呆板的,例如老师说:“进入睡室前,请小朋友先去卫生间小便!进睡室后,就不准出来小便了!”老师这样说的目的,是希望能在午睡时维持一个良好的持续,小朋友们能安静、快速地入睡。脱衣服后,如果有的孩子的确还需要上洗手间,老师也不会真的禁止。但对于幼儿来说,他们的理解会特别简单:进入睡室后,老师不让小便,于是孩子有小便就拼命憋着!回到家里后,家庭环境也是有一些限制和要求的,比如说:吃饭前不能吃很多零食,到睡觉日寸间就不能看动画片了,等等。

孩子在这充满了限制和要求的环境里生活,他们幼小的心灵还没有反抗的意识和能量,于是就出现了一批超级乖宝宝:为了获得成人的喜爱而无条件接受成人的要求和指令。

这样发展下去,超级乖宝宝在认知发展和性格、情感方面都会有很多问题。儿童心理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的。环境给儿童提供了丰富的刺激;正是在摸摸这儿、碰碰那儿的活动中,孩子认识了周边的环境,学会了与人的交往,构建起了自己的世界。如果他们总是安安静静地待着,不去探索外部世界,就不可能有所发现,不可能有所收获。他们会越来越丧失行为的主动性和探索的欲望,变得内向、不善与人交往。

这样做吧

宝宝也有自己的独立人格,我们要在充分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的基础上,给孩子设立适当的规范:

给宝宝适当的选择权,比如他想在睡觉前玩会儿积木而不是听你讲故事,那就尊重他的选择吧。

不要提超出孩子生理成熟水平的要求,例如,让三四岁的孩子自己看书一个小时。

如果宝宝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里受到了太多规则的约束,回到家里就给他松松绑吧,例如,宝宝问:“妈妈,我可以脱了鞋在沙发上躺一会儿吗?”告诉他:“当然可以,这是你的家,你愿躺着就躺着呗。”

上一篇:陪宝宝,你准备好了吗? 下一篇:解析胆碱 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