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主动性学习的能力

时间:2022-06-29 06:24:10

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主动性学习的能力

自今为止,福建省已经实施新课改满五年了,面对全新的教育改革,我校进行了大胆的摸索和探究,认为在新课程中应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具体地说就是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建构主义学习观也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学习者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传统教学带来了一场教学的革命。如何提高学生主动性学习的能力?通过近五年的尝试与摸索,笔者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引导学生学会提问

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所遵循的最高的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被布卢姆称之为目前教育制度中最浪费和最有危害的一种。而学生学会提问无疑是摆脱这种传统教育的一种良药,也是开启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一把“金钥匙”。引导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有:

1.解题问

就是引导学生看到课题后,学会提出想了解的问题。好的提问往往用精准的词语,对教材内容和主旨作富有特色的浓缩和概括,立意高妙,引人入胜。例如,《正余弦定理》引导学生针对题目进行提问,解三角形学过什么定理?能解决所有的三角形问题吗?如果遇到一般的三角形呢?解决问题的落脚点是什么呢?一系列问题既覆盖了本章知识的内容,又高度概括了本章的主题内容。

2.疑惑问

就是要求学生预习后,针对不理解的地方发问。“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惑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这种问题是教学中最常态化的,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提疑惑问。

3.模仿问

就是根据教师的提示,模仿性提问。例如,教学《等比数列》这一课,教师应诱导学生解题从而产生疑惑:等比数列是一个特殊的数列,它与等差数列有何异同呢?是否所有等差数列的性质等比数列都有呢?如果不是,哪些是共性的,哪些又有区别呢?此问题不仅勾画出本章的大意,而且明白了教材的重点、难点所在,更重要的是弄清楚了易错易混点。从而有效地直奔教学目标,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到后面学习“圆锥曲线”时,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利用类比的思想提出类似的问题。

二、引导学生学会讨论

所谓“讨论”,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众多的学生间的对话,相互交流,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方法,它是一种群体性的合作学习。讨论法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单向信息传递的束缚,能够形成立体式、全方位的信息传递。有效的讨论应该从这几方面入手:

1.消除胆怯,大胆质疑

黑格尔曾经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发表独创性的见解,这就要求学生不是被动地掌握现成的知识、结论,而是积极地参与到对知识的内容和形式的构建中。如,教学“圆锥曲线”时设问:根据几种圆锥曲线的学习,三种特殊的圆锥曲线是否有一个统一的形式呢?这一有争议性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一下子挑起了学生的思维冲突。俗话说:“灯不拔不亮,理不争不透。”通过激烈的讨论,然后经过教师精辟的归纳讲解,学生加深了对圆锥曲线方程一般形式的认识和理解。

2.讨论主题,理解题意

把握好讨论的主题,既决定着讨论的方向,又关系到讨论的价值,可以说是讨论组织艺术之魂。例如,教学“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时,为了更好地掌握双曲线的定义:我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请大家结合上节课椭圆的定义,独立探究双曲线的定义,注意定义成立的条件,若把条件做几个变式,又会得到怎样的轨迹呢?”学生经过对比、分析和讨论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最后让某学生上来做实物演示、验证。不但使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学习,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亲身体验了自主学习带来的快乐。

3.筛选要点,恰当表达

信息的传送方式一般是接受信息到输出信息,接受有一个筛选的过程,输出有一个怎样表达的过程,如果说接受信息是听的过程,那么听后会说、会写、会做是一个输出的过程。学生的输出过程是多样化的,只要是能确切表达清楚的语言,教师要给予表扬和肯定,不一定非得跟书本或参考答案一模一样。

三、引导学生学会“动手”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单纯的劳动,不能算会做。只能算蛮干;单纯地想,只是空想,只有将操作、思维相结合,才能达到操作的目的。”

1.动手画

数形结合思想是数学四大核心思想之一。其涉及的内容就是动手画一画的良好素材,教师在讲解这类题型的时候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契机,让学生动手先画图,然后学会读图,最后用图。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

2.动手演

“圆锥曲线轨迹”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几何画板这一先进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演示轨迹,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把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具体、直观的东西。这样学生不仅从直观上很好地把握相关知识,更能从本质上理解该内容。

3.动手练

训练是由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中介。俗话说:“眼高手低”,缺的就是练一练这个环节。因此训练应当贯穿于数学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而不应该仅仅是一个环节。知识会在训练中获得,能力会在训练中形成,技巧会在训练中掌握,智力会在训练中发展。

以上是数学课堂教学中三种提高学生主动性学习能力的重要策略,需要指出的是这三种策略不是僵化不变的,而是可以灵活运用的,至于运用得是否得当,同样取决于教师是否引导得法,指导有方,富有个性和创意,就是常说的“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开窍”。

(作者单位 福建省永安市第一中学)

上一篇:从“做”开始提升课堂效率 下一篇: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