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内隐外显自尊的相关研究

时间:2022-06-29 05:02:28

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内隐外显自尊的相关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大学生内隐自尊、外显自尊与人际信任的关系。方法:使用内隐联想测验(IAT)程序,Rosenberg自尊量表(SES)及Rotter编制的人际信任量表(ITS)对2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大学生的自尊和人际信任不存在性别差异;大学生的外显自尊和人际信任没有显著的关系;大学生的内隐自尊和人际信任没有显著关系。结论:大学生内隐外显自尊相对独立,自尊和人际信任无明显相关。

关键词:内隐自尊;外显自尊;人际信任;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6-0233-02

自尊是个体对其自身价值的一种积极认知评价和态度体验。国内外的诸多研究表明,自尊作为自我系统的重要特质,对个体健康心理及良好个性的形成有着积极的影响。它不仅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而且作为一个起中介作用的人格变量,它对个体的认知、动机、情感和社会行为均有广泛的影响。社会计量器理论认为自尊与人际关系有着非常重要的关联。Mark Leary 等人(2005)认为自尊重要并不是因为自尊本身有着特殊的内在价值,而是因为自尊在帮助人们维持与他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尊是个体与社会以及重要他人之间关系的主观度量,它反映了个体是否拥有良好人际关系的状况。

人际信任是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对人性的态度。这既是一个古老的人性问题,又是一个与青少年良好社会性的形成、心理健康、个性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人际信任高的个体在社交中更易表现出信任行为,易于与他人合作,从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且能保持更健康的,反之,信任度低的个体会出现人际关系紧张,严重时还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杨昭宁等人(2007)在高中生人际信任和自尊关系的研究上表明,高中生自尊和人际信任存在明显关联,自尊是影响人际信任的重要因素。

国内外关于自尊与人际关系的研究表明,自尊的高低与在人际交往中的受欢迎程度的大小没有相关。Bisshop等人(1995)对592名学生做了一个社会测量研究表明自尊与受欢迎程度不想关。Heatherton和Vohs(2000) 关于自尊和人际交往中的受欢迎程度做了一个复杂的实验研究。该研究表明,在自我威胁条件下,高自尊的人比低自尊的人被给出了更低的人际关系等级。这些结果表明了自尊的高低与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受欢迎程度的大小没有相关。而且,在自我受到威胁的条件下,低自尊的人比高自尊的人更受欢迎。那么,内外隐自尊与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来的人际信任有何种关系呢?这是本研究试图解答的问题。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从宁波大学中随机抽取被试30名被试。被试因故不能完成所有测验或所答问卷无效者均被剔除,最终得到有效数据29份,其中男13份,女16份。

(二)方法

1. Rosenherg自尊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the 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RSES)。该量共由10个项目组成,采用4级评分,从非常符合到很不符合,“1”表示非常符合,“2”表示符合,“3”表示不符合,“4”表示非常不符合。最高得分40分,最低得分10分。分值越高,表示自尊程度越高。RSES自尊量表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总体自尊测量工具。大量研究表明该量表的信效度均良好。

2.Rotter人际信任量表 。Rotter人际信任量表共由25个条目构成,分5级评分,总分范围是25~125分,分值越高,人际信任程度越高。该量表在大量信效度检验中均达到了很好的水平。

3.内隐联想测验。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AT)测量个体的内隐自尊。实验均在计算机上采用个别施测。程序记录被试的每一次按键的反应时及正误。反应时超过3000ms按3000ms计,低于300ms按300ms计。正确率低于80%的样本将被剔除。IAT测试材料包括目标概念和属性概念。目标概念包括表示自我和他人的词汇各8个,目标词汇包括自我词和非我词,其中“自我”词汇包括:我、我的、自己、自己的等。“非我”词汇包括:别人、别人的、他人等。属性概念包括积极性和消极性词。积极词汇包括:聪明、成功、友善等。消极性词汇包括:愚蠢、丑陋、失败等。

4. 数据统计 利用SPSS 13.0 for Windows进行数据统计。

二、结果

(一)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外显自尊与人际信任关系比较

全体大学生外显自尊得分均值为18.72,男生外显自尊得分均值为18.85,女生得分均值为18.63;全体大学生人际信任得分均值为79.03,男生均值为82.92,女生75.88:如表一

对男女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在自尊上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人际信任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P

(二)内隐自尊效应研究。全体大学生内隐得分均值为-0.1273,得分在-0.79~0.57之间。男生均值为-0.087,女生均值为-0.1593,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不存在明显差异。

(三)内外隐自尊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表明,大学生内外隐自尊相互独立,两者不存在明显相关。这与杨福义等人(2007)在多内隐测量视角下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相同的[4]。对比自尊与人际信任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无论是内隐自尊亦或是外显自尊,与人际信任关系均不呈显著相关。结果如表2所示

三、讨论

本研究表明,大学生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相关不显著.表明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彼此间是相对独立的。这与之前的研究结果相符。对大学生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的性别差异检验显示性别差异不显著,这可能与当前社会现实状况有关。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重男轻女的观点逐渐淡漠,男女大学生具有相同的受教育机会,就业机会均等,社会对男女的要求也逐步一致。本研究还表明,在人际信人方面,大学男生相对与女生有更高的人际信任度。这可能取决与男生需要在社交活动上进行更多投入;在中国,男性需要扩展更大的人际交往网络以求得自身事业的发展。

本研究发现在大学生群体中人际信任和自尊并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围绕着人际关系和自尊的相关关系的争论一直不断,虽然社会计量器理论认为两者存在明显联系,但也有不少研究得出相反的结论。在高中生自尊与人际信任相关的研究中,两者相关也较低。这可能与中国的思维习惯相适应。高自尊的人群习惯于将成就归因与自我能力,因而更相信自我,对与环境和团队就不会有很大程度的信任和依赖。而低自尊人群则倾向于将其成败归因与外部因素,故而更有可能信任人群。所以,自尊和人际信任在逻辑上不会存在有明显的相关性。不少的研究结论也在验证着这一观点。

自尊和人际关系的研究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未来研究的主要趋势是:第一,人际信任的测量。目前对于人际信任以及人际关系诸多方面的测量均采用自陈量表。而主导环境的思维必然要求人们发展更好的人际协调环境。这就需要发展一种有效的诸如内隐自尊测量式的方法来了解人们内心的人际信任情况。第二,因果关系的方向。很多研究者通过量表和行为测量,然后计算他们的相关。这种方式可以建立自尊和其他变量的联系。但是不能说明他们之间的因果关系,相关仍然具有很大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对其因果关系方向的研究也是必要的。另外,高自尊的异质性、整体自尊等也是研究的热点。自尊和人际信任涉及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对他们进行深入研究,对提高人们对自我的认识必定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Leary, M. R. (2005). Sociometer theory and the pursuit of relational value: Getting to the root of self-esteem. European Review of Social Psychology. 16(1), 75111.

[2]杨昭宁 贾 蕊(2007)高中生自尊和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7年15卷1期

[3]高迎浩 陈永强(2005)国外关于自尊与人际关系的研究综述 天中学刊 2005年6月第2O卷第3期

[4]杨福义 粱宁建(2007)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关系:多重内隐测量的视角心理科学 2007,30(4):785―790

[5]胡艳军 赵 莹(2008) 大学生人际归因与自尊的相关研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年第l6卷第l0期

上一篇:推动俄国现代化的“两帝” 下一篇:苏州大学本科毕业生的职业倾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