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时间:2022-06-29 03:32:20

农村居民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摘要】 目的 了解农村居民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 分析2006年银川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基线调查资料筛选出的ish 151例,运用多因素分析方法,探讨ish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 1)银川25~64岁农村居民ish的患病率为2.8%,其中男性为2.3%,女性为3.0%;45岁以上女性ish高于男性;ish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2)ish患病率随着体质指数、腰围的增加而增加,有家族史患病率高于无家族史的。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体质指数、腰围和家族史是ish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ish患病率占高血压总患病率的13.8%,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对肥胖和有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应尽早预防。

【关键词】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危险因素;农村居民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是高血压病的一种常见类型,指收缩压≥140mmhg且舒张压<90mmhg。收缩压升高和脉压增大是其重要特征。近年来,临床及流行病学研究证实,随着年龄增长出现的脉压增大和收缩压增高与心脑血管事件关系密切。收缩压升高,冠心病病死率随之增加,对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危害大于其它类型高血压[1]。本文利用2006年银川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基线调查资料,分析农村居民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为心血管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多级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在银川市农村随机抽取8个乡镇,每个乡镇再随机抽样1~2个行政村。研究对象为年龄范围在25~64岁之间的常住人口。

1.2 方法

1.2.1 高血压诊断标准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2],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或(和)舒张压≥90mmhg为高血压;或调查测量时血压正常,但过去诊断为高血压并且调查时正在服用降压药者。高血压分级标准:1级高血压:指收缩压140~159 mmhg或(和)舒张压90~99mmhg;2级高血压:指收缩压160~179 mmhg或(和)舒张压100~109mmhg;3级高血压:指收缩压大于180mmhg或(和)舒张压大于110mmhg[3]。

肥胖:按照中国成人肥胖问题工作组对中国成人的分类标准,体质指数(bmi)≥28.0 kg·m-2为肥胖;24.0≤bmi<28.0kg·m-2为超重;bmi<24.0kg·m-2为体重正常者,腰围(wc)男性≥85cm、女性≥80cm为腹部肥胖[4]。

1.2.2 内容与方法 (1)调查内容包括一般状况、行为方式、饮食习惯及慢性病家族史等;(2)体格检查包括体重、身高、腰围、臀围等的测量。均按照who要求的标准测量方法,每位参加调查者静坐休息10min后测量3次坐位血压,每次间隔3~5min,取其平均值;身高测量精确度为0.1cm;体重用电子秤测量,每次用前校正零点,精确度为0.1kg,体质指数(bmi)= 体重(kg)/[身高(m)]2 。

1.2.3 资料收集 采用统一编制的调查问卷收集人群基本信息及相关资料。调查前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统一判定标准。

1.3 统计分析 所有资料录入用epidata3.0数据库,实行双录入并进行逻辑一致性核查。所有数据处理过程用spss 11.5统计软件完成。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的自变量赋值为:年龄测定值;文盲、小学、中学、大专及以上分别为1~4;吸烟有=1,无=0;饮酒有=1,无=0;高血压家族史有=1,无=0;职业分为工人=1,干部=2,商业服务人员=3,离退休人员=4,家庭妇女=5,农民=6;经济收入分为1<2000,2=2000~4999,3=5000~9999,4=10000~49999,5=50000~99999,6≥100000;bmi和wc均为测定值;性别∶女=2,男=1。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共调查5452人,男性2073人,女性3379人。1098例高血压患者中,ish患者有151例,占13.8%,患病率为2.8%。

2.2 不同性别、年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

经χ2趋势检验,ish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χ2=167.975,p<0.01),55~64岁年龄组,女性ish患病率高于男性(χ2=5.192,p<0.05),见表1。表1 银川市农村居民不同年龄、性别ish患病情况

2.3 不同体质指数、腰围和家族史人群ish分布

ish患病率随着体质指数、腰围的增加而增加。体质指数超重或肥胖的人群ish的患病率高于体质指数正常的人群。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群患ish的危险性高于无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群(表2)。表2 不同体质指数、腰围和家族史人群

2.4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危险因素分析

高血压患病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以高血压有无作为应变量,以年龄、文化程度、吸烟饮酒、家族史、职业、经济收入、体质指数、腰围和性别为自变量一次性选入模型,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质指数、腰围和家族史是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表3)。

3 讨论

收缩期高血压比舒张期高血压及收缩期和舒张期联合高血压更能增加脑卒中、冠心病和终末肾病的罹患率和死亡率[5-6],此外,收缩期高血压更难以控制[7]。降压治疗能够明显降低与收缩期高血压相关的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病的危险性[8]。目前未见关于我国北方农村地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的研究,本次调查发现该地区ish患病率为2.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6%)[9],其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ish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多发生于55岁以上人群,女性高于男性,这与人群收缩压变化一致。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动脉的僵硬度增加,血管的舒张功能发生不同的变化,这可能与动脉中钙(ca/cam-pp)活性有关,血管平滑肌(vsm)尤其是阻力血管平滑肌的持续收缩导致张力增加是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基础。表3 银川市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

因素bs.e.waldp值or值95%ci年龄0.0540.004203.5530.0001.0551.047~1.063性别-0.2650.07711.8600.0010.7670.660~0.892体质指数0.1080.01551.3300.0001.1141.082~1.148腰围0.0410.00652.0300.0001.0421.031~1.054家族史0.5190.08537.5950.0001.6801.423~1.983 本次调查结果提示,银川农村居民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年龄、体质指数、腰围和家族史。年龄是不可抗拒的危险因素,由于人类对年龄增长普遍存在恐慌,故有文献[10]认为,年龄作为一种生物因素,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心理因素,所以ish是一种心因性疾病,今后我们在高血压的防治中,应加强健康及思想教育,坦然面对自然规律,对此因素采取干预措施。

体质指数、腰围反映了人群的肥胖水平,高血压患者超重、肥胖、腰围提示为中心性肥胖者比例最高,提示肥胖对于收缩压的影响显著。

高血压与高血压家族史有关,有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是一种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慢性疾病。因此,在开展农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中,对具有高血压家族遗传史的人群,应加强对高血压病人收缩压的干预,提高自我保健能力,提倡合理膳食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定期检测血压,对易患高血压和肥胖者,减少热量摄入,辅以适量运动来减轻体重,使其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减少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患病,从而减少因ish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的发生。

(银川市卫生局、被调查乡镇的卫生人员以及宁夏医科大学2003级预防专业毕业生对本次工作给予了配合

【参考文献】

1] 杨锐英,张丽芳,张莉,等.老年人动态高血压水平监测的临床诊治分析k[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3,24(6):395.

[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2005年修订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14.

[3] 顾秀英,胡一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245-257.

[4]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我国成人体重指数和腰围对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异常的预测价值:适宜体重指数和腰围切点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1):5-10.

[5] hozawa a,ohkubo t,nagai k,et al.prognosis of isolated systolic and isolated diastolic hypertension as assessed by self-meaurement of blood pressure at home:the ohasama study[j].arch intem med,2000,160:3301-3306.

[6] europe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guidelines committee.2003 europe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j].hypertens,2003,21:1011-1053.

[7] black hr.the paradigm has shifted,to systolic blood pressure[j].hypertension,1999,34:386-387.

[8] chobanian av,bakris gl,black hr,et al.seventh report of the joint national committee on prevention,detection,evaluation,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j].hypertension,2003,42:1206-1252.

[9] 黄建风,顾东风,宿少勇.我国成年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调查[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5,39(1):7-10.

[10] 卓朗,韩令才,陈娟.单纯收缩期和舒张期高血压的影响因素与防治[j].高血压杂志,2006,14:307-309.

上一篇:造口护肤粉治疗擦烂红斑的疗效观察 下一篇:颈椎侧块的形态生物力学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