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病人也需要锻炼

时间:2022-06-29 02:20:06

癌症病人也需要锻炼

传统观念认为,正在进行或者已经结束治疗的癌症病人,因为身体虚弱,免疫能力下降,应该避免锻炼。最新的研究表明,这种观念已经落伍了。

年初,35岁的秦芳在一次体检中发现自己得了乳腺癌。所幸的是,发现得比较及时,住院后进行了化疗。治疗期间,恶心、呕吐等化疗的副作用依次显现。整个人的体型也发生了变化。这些都让秦芳十分沮丧。她不愿意照镜子,更不愿下床。治疗结束后,秦芳总是感到很疲惫,她觉得这是化疗严重地伤害了自己的身体,要加倍休息,于是更不愿意活动了。癌症病人不应该完全避免锻炼

在我们身边,正值壮年就得癌症的例子,似乎越来越常见了。生活中,假如不幸和癌症“狭路相逢”,我们是不是应该像秦芳这样,卧床休息,完全避免任何形式的运动?

一个癌症病人的“标准像”,通常是这样的:戴着毛线帽,以掩饰化疗后头发大量掉落的尴尬;虚弱地靠在病床上,或者坐在轮椅上,苍白的脸上勉强带着一丝微笑……不管我们是否承认,一提起“接受化疗的癌症病人”,这个刻板印象就会在我们脑海中立即显现。这样的病人还要坚持锻炼?别逗了,整天休息还怕不够呢。

但是,最新的科学研究证明:癌症病人不应该完全卧床休息。这项研究结果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埃布拉姆森癌症中心。该中心的凯瑟琳・拉米茨博士,率领一个13人的专家小组,正试图以这项成果为基础,提出新的癌症病人锻炼计划。同时,凯瑟琳・拉米茨博士也希望,最终能将这项新的建议纳入到美国大学体育医学指南中。

适度、规律的锻炼有助于对抗癌症

直到今天,病人,包括很多临床医生,都依然认为坚持锻炼对秦芳这样的病人是有害的。但是,拉米茨博士在对患淋巴水肿的乳腺癌病人进行了几十年的跟踪研究后认为,癌症病人不应该完全避免锻炼。他们可以,而且应该想办法找到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方法,不管是在癌症治疗期间,还是在治疗结束后。

很多保守的人可能还是感觉这个建议有些冒险。但是,我们可以想想十几年前。那时候,医生们还普遍相信,遭受一次心脏病发作的病人,要完全避免运动,以避免给心脏增加负担,引起第二次的心脏病发作。但是今天,“心脏病病人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量、规律的运动,能使心脏更加强壮,有助于降低心脏出现进一步问题的风险”已经成为一个常识。

虽然相关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但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完全避免运动,对癌症病人来说是弊大于利的。适量、规律的运动可以为治疗阶段和治疗后的癌症病人带来很多好处。比如降低手术或化疗后的疲惫感,增强肌肉力量,改善生活品质,获得更多的自信等。

事实上,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研究者们早就发现,一周锻炼3-5个小时的病人,和完全不锻炼的病人相比,前者最终死于乳腺癌的风险会大大降低。换句话说,只要坚持了锻炼,不论锻炼量有多小,都有助于病人对抗乳腺癌的发展。不管这些病人属于乳腺癌早期,还是癌细胞已经扩散。这项研究成果最终发表在了2∞5年的《美国医学会杂志》上。

乳腺癌病人会从适量、规律的运动中获得好处,是因为雌激素和乳腺癌的发生关系密切。雌激素水平越高,越适合乳腺癌细胞生长。而研究表明,适量、规律的运动可以降低雌激素水平。如果您是男性,就有必要知道,素和前列腺癌之间的关系,与雌激素和乳腺癌之间的关系非常相像,适量、规律的运动同样能为患前列腺癌的病人带来福音。

癌症病人要锻炼,但切忌盲目

不过,不管是在化疗期间,还是在治疗结束后,相比于健康的人群,癌症病人锻炼时必须非常小心。一般情况下,锻炼的持续时间不能太长,强度也不能太大。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听从身体发出的信号。如果感觉需要休息,一定要及时休息,不必担心自己锻炼得不够。即使一次只锻炼几分钟,也比完全不锻炼强。已经有科学研究证明,锻炼10分钟后,身体产生的积极变化能持续一个多小时。

关于癌症病人的锻炼标准,拉米茨博士给出的一般原泽是:每周做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当然,不同的癌症病人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现阶段的年龄、身体状况、耐受力,制定适合自己的锻炼计划。锻炼计划一定得坚持。计划中最好包括多种运动,比如游泳、瑜伽等。特别要注意的是,化疗期间或者化疗后的病人,免疫能力会大幅下降。所以,要尽量避免在公共健身场所锻炼。有专业医生参与制定锻炼计划,会大大增强计划的安全性。

随着锻炼计划的进行,癌症病人很快会发现,他们的持久力、耐受力、免疫能力在逐渐恢复。这些都会增强他们的信心,直到身体恢复到最佳状态。

上一篇:脑中风偏瘫患者及家属不可不知的康复常识 下一篇:脂肪肝,不可“就肝论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