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心颗粒联合普罗帕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22-06-29 10:33:57

稳心颗粒联合普罗帕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 要】目的:探究稳心颗粒联合普罗帕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并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106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53例,应用普罗帕酮口服治疗。研究组患者53例,再此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治疗。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前者有效率明显大于后者,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稳心颗粒;普罗帕酮;心律失常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460―01

心律失常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它是诱发心脏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采用普罗帕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并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106例。研究组患者53例,男性28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49.3±8.5)岁,病史(1.3±6.4)年,其中频发房性早搏14例,频发室性早搏10例,心房颤动5例,房性早搏并室性早搏2例,交界性早搏8例,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对照组患者53例,男性30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51.2±7.4)岁,病史(1.4±5.8)年,其中频发房性早搏9例,频发室性早搏24例,心房颤动12例,房性早搏并室性早搏5例,交界性早搏2例,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患者均合并有心悸、气促、胸闷、乏力等症状。依据心电图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 Holter) 结果,两组患者均符合1988年全部患者均符合1988年《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温特斯等制定的心律失常诊断标准[1]。患者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及内分泌与全身性疾病。两组性别、年龄、分级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普罗帕酮(上海青平药业,国药准字H31020700),0.2g/次,3次/日,口服;1周后改为0.2g/次,2次/日;2周后改为0.2g /次,1次/日。治疗组在对照组普罗帕酮用药基础上每次减半服用,同时加用稳心颗粒(山东步长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50026)9g/次,3次/日。两组疗程均为4周。服药后复查心电图1次,4周后复查Holter,同时观察临床症状,用药前后检查肝功能、肾功能及电解质。

1.3 治疗效果评价标准

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心电图进行分级[2]:①显效:患者心悸、气促、胸闷、乏力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早搏次数较治疗前减少>90%;②有效:患者心悸、气促、胸闷、乏力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早搏次数较治疗前50% -90%;③无效: 患者心悸、气促、胸闷、乏力症状无改变,早搏次数减少20%。明显缓解有效率=(有效例数+显效例数)/每组例数*100%。两组患者同时检测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情况,详细记录用药期间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产品与服务的统计学解决方案)软件来进行数据的统计及处理。以±s来表示数据,以t检验应用于计量资料,以X2检验应用于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将P

2结果

(1)如表-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研究组显效及有效例数均多于对照组,且前者有效率明显大于后者,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2)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前后血、尿、便常规及肝、肾功能等检查。对照组患者2例伴有视物模糊,但无视力减退和眼底视水肿等并发症。1例出现光过敏反应。研究组无明显并发症出现。

3.讨论

普罗帕酮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但皆有电生理上分为4 类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的某些特点,应视为一种复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3]。其作用于钠、钾和钙通道并且对仅受体和β受体有阻滞作用,可用于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但由于普罗帕酮的不良反应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普罗帕酮扩血管和负性肌力作用会使血液动力学变得不稳定。使用普罗帕酮治疗前必须实施ECG检查。如果出现Ⅱ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房传导阻滞或双分支阻滞,则应该暂停治疗。对于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可以再监护条件下加用普罗帕酮。普罗帕酮存在一定促心律失常效应,尤其对于老年患者,心率减慢效应可能更加突出。但普罗帕酮可修饰心电图,修饰包括QT间期的延长这反映了复极化的延长可伴U波这是达到治疗浓度的征象,而不是毒性效应,在使用必须注意分辨中毒症状和修饰反应。对于长期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患者,或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患者可在使用普罗帕酮治疗前和治疗中再次确认植入设备的作用。本文

稳心颗粒由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等中药组成,具有益气养阴、定悸复脉、活血化瘀等作用,具有改善心肌缺血和抗心律失常的双重作用[4],对各类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改善微循环功能并增强心肌收缩力,明显减轻患者的症状。研究表明,稳心颗粒使用安全,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避免了常规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所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本研究结果显示,减少普罗帕酮用量加用稳心颗粒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疗效优于单用普罗帕酮治疗,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温斯特.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6.

[2] 谢日星.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3):55.

[3] 唐其柱,黄峥嵘,史锡腾,等.稳心颗粒甘松提取物对大鼠心室肌细胞离子通道激活动力学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3,1(9):503.

[4] 杨磊,张思宁,孙凤云,等.稳心颗粒对冠心病心率变异性影响[J].临床心血管杂志,2007,23(6),472-473.

上一篇:谷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评估 下一篇: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及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