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的黑屏游戏

时间:2022-06-29 10:27:15

微软的黑屏游戏

微软的黑屏警告,看似会让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其实,真正危险的仍然是中国消费者和中国企业。

10月20日,微软针对中国用户正式启动Windows XP专业版及Office的正版验证计划,安装了盗版Windows XP专业版的电脑将被强行每小时“黑屏”(桌面背景变为纯黑色)一次,Office的菜单栏将被添加“不是正版”的标记。而且,正版验证的程序WGA和OGA将通过操作系统的自动更新程序(Microsoft Update)自动下载和安装。

只能说,这是一个试探性的举动,因为截止发稿,并没有听说谁真被黑屏了。即使有黑屏的出现,至少不会是此前预料那么大面积的。

但就是这个试探,也激起了巨大的波澜。网上骂声一片。强盗、小偷、阴谋、傲慢……各种贬义词像臭鸡蛋一样投向微软。

甚至传出消息,有用户已经向公安部举报,微软的这一行为属于黑客行为,要求追究微软的刑事责任!

其实,微软的这一做法,于法于理,都是无可指责的。之所以招来恶评,其实质,应该是不合情。

普遍的看法是,微软先默认盗版,培养用户习惯,然后再来收网,这是商业上的阴谋,是利用其垄断地位,无视中国的国情,在故意勾引人上了贼船后,再实施抢劫。

那么,从用户的角度看,如果没有贪念,没有想免费享受别人成果的遏止不住的欲望,微软的阴谋能这么顺利实现吗?

说微软完全不“合情”,也不是事实。至少,在几个月前,微软的正版验证通知就在美国、欧洲、东南亚、拉丁美洲、韩国和日本,最后才来到中国。而黑屏计划本身,也只是把桌面背景改成黑色,既没有盗取用户的个人资料,甚至根本就不影响电脑的使用……

微软应该怎么做?能怎么做?

微软曾经与个别公司打过盗版官司,但是,面对中国数千万的普通用户,它能一个个打官司吗?先免费培养用户的忠诚与习惯,再来改变和达到商业收费的目的,是互联网公司普遍采用的伎俩,卡巴斯基如此,新浪、网易的邮箱如此,为什么却没有招致这么大的反应呢?

这是对大公司的歧视。

中国民众的普遍思维,是同情弱者,仇视强大者。多年来的政治历史告诉人们,强大者是卑劣恶行、粗暴垄断的代名词。微软高高在上的地位,使积贫积弱多年的中国人自然而然地把它归进了强取豪夺的恶人行列――尽管比尔•盖茨是全球最慷慨的慈善家之一。

然而,商业与政治和道德毕竟有着完全不同的运行逻辑,追求利润――何况还是合理的利润――是商业的天然禀性。从这一点来看,微软打击盗版,对正版软件收费,凭什么受到质疑?为什么对盗版软件进行黑屏警告,甚至仅仅算是一种提醒,要招致这么普遍和极端的反应?

传承了几千年的惯性思维,并不能给民众带来生活的富足与情感的满足。事实上,萨特把人生奔向死亡的过程描绘撕裂得鲜血淋漓,最后提出一个著名的观点:面对死亡,你有什么办法?只有行动,才能改变。

对弱小者而言,只有努力使自己变得更强大,才是唯一可行之道。假设,微软直接停止盗版软件的使用,中国用户又能怎么办?事实上,如果善意无法达成认可,那简单粗暴肯定会来,这与道德逻辑毫无关联。

单纯的仇视和歧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正是中国市场习惯于免费,习惯于占小便宜的所谓“国情”;正是中国企业自甘配角,津津乐道于利用微软黑屏事件带来的“市场机会”,缺乏执着大气的全球视野,才使自己利润微薄,生存艰难;才使软件技术人员日益廉价,我们期待的自主知识产权软件举步维艰,中国企业在全球经济环境里的话语权弱不禁风。

从这个意义上看,微软黑屏事件,我们看到的,并不是跨国公司的无礼与蛮横。反而,消费者和中国企业的反应,让我们悲哀地看到,我们依然离成熟、大气还很远。■

E-mail:chinacbr@vip.省略

上一篇:合俊倒闭,无关金融危机 下一篇:民众为什么不满意救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