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经济树种仿自然生境治沙模式对比试验

时间:2022-06-29 10:21:53

几种经济树种仿自然生境治沙模式对比试验

摘 要:对吉林西部自然生长的几种珍贵经济树种按照自然生长的环境的树种、草种搭配的仿生境治沙模式以造林成活率、经济效益、治理前后土壤有效成分等为主要指标开展了对比试验,选出能为吉林西部生态治理向生态经济型转变的提供经济效益好、治理效果明显的优良经济树种适宜治理模式,以便在吉林省乃至三北地区的沙地上大面积推广。

关键词:经济树种;治沙模式;对比试验

中图分类号:S156.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132054

前 言

吉林西部的生态建设正在由单一的生态型向生态经济型转变,走产业化发展之路,真正提高农民收入。为了探求吉林西部的沙地生态经济治理模式,我们开展了几种适宜吉林西部生长的经济树种沙地治理模式对比试验,经过几年试验,筛选出了适宜吉林西部的几种经济树种治沙新模式。试验总结如下: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二机械林场的风积沙丘上,海拔在180m左右。试验地东侧为平缓沙地,西侧为起伏沙地。植被以抗旱性较强的沙蒿等沙生植物为主。地理坐标为N44°53',E 122°4';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大于8级风日数平均35.4d。年均日照时数2919.4h,年平均气温4.6℃,最低气温-39.5℃;年平均降水量为372.8mm,分布不均,秋冬雨雪少,春季降雨少;年平均蒸发量为1896.9mm,是降水量的近5倍;年无霜期145d;≥10℃活动积温平均为2996.2℃,光热条件优越。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参试树种

桑树新品种―向海一号、同发一号;欧李新品种―欧李一号、欧李二号;西伯利亚杏新品种―丰产型;仁用杏新品种―龙王帽、一窝蜂;文冠果优良类型―丰产型;柠条。

2.2 试验方法

2.2.1 调查方法

每种模式栽植6.67hm2,共计33.33hm2。每个模式随机抽取3块样,每块样地调查100株。

2.2.2 不同经济树种治沙模式设计

2.2.2.1 欧李与甘草的林药复合治沙模式

为两行欧李,四垄甘草;欧李造林密度为1m×1m+

1m×3m,甘草播幅为2.6m。

2.2.2.2 桑树与柠条的乔灌混交治沙模式

桑树、柠条的造林密度均为3m×1.5m;配置方式是8行桑树、2行柠条。

2.2.2.3 西伯利亚杏与柠条的灌灌混交治沙模式

西伯利亚杏与柠条的造林密度为3m×1.5m。配置方式是8行西伯利亚杏、2行柠条。

2.2.2.4 仁用杏新品种的治沙模式

仁用杏采用龙王帽和一窝蜂2个品种,造林密度为2m×5m。

2.2.2.5 文冠果优良品种治沙模式

利用筛选出了文冠果优良类型――丰产型和文冠果实生苗,设计治理半固定沙地模式,造林密度为2m×3m。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造林成活率对比试验

造林1a后,对参试树种进行了连续3a的保存率(%)调查,结果见表1。

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欧李模式造林存活率最高;桑树模式、西伯利亚杏模式和仁用杏模式造林存活率次之;文冠果模式造林存活率最低。

3.2 经济效益对比试验

不同经济树种治沙模式进入盛果期后,开展了连续3a的效益情况调查,结果见表2。

从表中可以看出:欧李模式每667m2效益最高,仁用杏模式每667m2效益较高,桑树模式、西伯利亚杏模式每667m2效益一般;文冠果模式每667m2效益稍差。

3.3 土壤养分含量对比试验

对不同治沙模式造林前及造林3a后养分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见表3。

从表中可以看出,治理后有机质、速氮、速磷、速钾虽均有提高,但提高的差异很大。欧李模式提高最大;桑树、西伯利亚杏和仁用杏提高次之;文冠果模式提高最少。

4 结论

选择出了欧李与甘草的林药复合模式,桑树与柠条的乔灌混交模式,西伯利亚杏与柠条的灌灌混交模式等3个优良模式,适宜在吉林西部的荒漠化沙地上推广。

上一篇:论高山酿酒葡萄蛇龙珠栽培技术 下一篇:基于模糊理论与神经网络的建筑电气设备故障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