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认识三种新年龄

时间:2022-06-29 05:56:13

教你认识三种新年龄

人为什么会衰老?有没有抵制老化、延年益寿的策略?

从传统概念上讲,人有时间年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等概念之分,这些年龄概念都是从某一特定角度来反映健康状况的。近年来,科学家们提出了3种新的表达体质状况的健康数据,这就是肠道年龄、血管年龄以及内脏年龄。

肠道年龄:肠道“年轻”人不老

肠道年龄是指肠道内各种菌群的平衡程度,并以此来判断肠道的老化状态以及现代生活病的发病几率。

肠道乃是人体内最大的细菌“王国”,菌群种类很多,其中有一种叫做双歧杆菌,对人体健康极为有益。它们或聚集在肠道粘膜表面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抵御致病菌的侵袭;或无偿地合成叶酸、泛酸、尼克酸以及B族维生素等养分供人体需要;或促进肠道粘膜对钙、铁等矿物元素的吸收;或分解亚硝酸盐等致癌物,保护肠道少受或不受癌症之害。

在人的一生中,肠道内的双歧杆菌数量常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如在婴儿期,双歧杆菌最多,可占到肠道内总的菌群数量90%以上,有害菌不到10%。如果你的生活方式科学,此种格局可贯穿整个成年期。但步入老年期后(55~60岁),双歧杆菌等有益菌开始“滑坡”,产生气荚膜杆菌、大肠杆菌等有害菌比例上升,便秘、大便异味、肠胀气等不适症状的相继出现就源于此。

由此可知,肠道年龄实际上就是随着生理年龄的增长,肠道内有益菌与有害菌等菌群势力分布变化的阶段反映。目前的研究水平虽然尚未精确到具体年龄段上菌群平衡到何等程度,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有害菌的上升无疑会加速人体的老化进程,为疾病入侵大开方便之门,进而缩短你的寿命。由此你便可悟出一个养生真谛来――肠道“年轻”人不老。

遗憾的是,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作祟,相当多的人“肠道年龄”超过了生理年龄而有不同程度地提前衰老。以日本为例,一份调查资料显示,该国20来岁的年轻人“肠道年龄”近年来呈明显老化趋势,女青年尤其堪忧,有些人按其肠道年龄推断,称其为60岁也不为过。究其原由,偏食、不正确的减肥、节食、酗酒等恶习难辞其咎。国内虽无调查资料可查,但估计与日本的情况差不多,说不定还有过之。

那么,如何保持肠道的青春活力呢?首先是不滥用抗菌药,特别是不要随便使用口服抗菌药,尽量避免误伤双歧杆菌等有益菌,不给有害菌兴风作浪以可乘之机。同时,少吃不利于双歧杆菌生长的高蛋白、饱和脂肪类食品,应多安排富含维生素与纤维素的蔬菜、水果、薯类、豆类、全麦类食物,有效地抑制有害菌群的增殖。也可常饮牛奶,或服一点蜂乳、人参等,这些食品中含有较多双歧因子,有利于双歧杆菌“壮大阵容”。如果肠道患了炎症(如菌痢、肠炎等),可酌情补充活菌制剂,以恢复肠道的微生态平衡,保持肠道年龄的年轻化。

血管年龄:血管年轻心脑平安

一位著名医学专家说得好:人的寿命在某种程度上是由血管决定的。换言之,血管的年轻与否直接影响着你的健康甚至寿命。举个简单例子,人之所以得冠心病、中风等致命性心、脑血管病,就是源于血管老化,由此不难明白“血管年龄”的巨大意义。

奥妙很简单,遍布全身的血管犹如家居中的自来水、煤气管一样,用的时间长了,管道内壁就要结垢、生锈,逐渐导致管道受阻而无法供水供气。血管也一样,随着年龄增长,胆固醇、甘油三脂等成分在血管壁上越积越多,血管壁的柔韧性降低,血管硬化,血液流动受阻,最终因缺血而引起心、脑血管病。

通常情况下,血管年龄与肠道年龄一样,固然受到生理年龄的制约(即人年轻血管一般也年轻,人老迈血管也大多老化),但更重要的还是生活方式的影响。大量研究资料显示,科学的生活方式可以延缓血管的衰老,反之,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可加速血管的老化,这便是为什么有些60岁的老人血管还像30岁的人一样年轻,而有些30多岁的人血管已同60岁的老人一般衰老,也是近年来心、脑血管病不断年轻化的奥妙所在。诸如高脂肪食谱、懒于运动、过量烟酒、贪恋夜生活而致睡眠严重“亏损”等,就是造成“人未老而血管已衰”现象的“真凶”。

说到这里,你该悟出又一个养生真谛――血管年轻才能心脑平安。为此,你不妨对自身的血管年龄来一番自测,以便及时调整你的生活方式,使血管重返青春。国外专家提出的血管年龄自测项目如下:

1情绪压抑。

2过于较真。

3嗜吃方便面及饼干、点心。

4偏食肉类食品。

5不愿上运动场。

6每天吸烟支数乘以年龄超过400。

7爬楼梯胸痛。

8手足发凉、麻木感。

9忘性大,经常丢三落四。

10血压升高。

11胆固醇或血糖升高。

12亲属中有人死于冠心病或中风。

如果你只符合1~4项,血管年龄尚属正常;如果符合5~7项,提示你的血管年龄超过生理年龄10岁以上;如果符合8~12项,你的血管年龄将比生理年龄大20岁以上。

内脏年龄:内脏年轻延年益寿

人体由数百个器官组成,每个器官的“年龄”直接影响到你的健康与寿命,其中心、肝、肾、脑等内脏尤其关键。因此,检测一下你的内脏年龄,同样有助于你及时调整自我保健的方法,以收到防病延年的效果。

日本学者为此提出了14项自测指标,这些指标可以从平时健康检查中得到的诊断值予以累加,如同打高尔夫球的积分方法,故又称“14洞高尔夫球计分法”。“1号洞”好比总胆固醇值,若超过200,就可以比规定多击两杆,即+2。数值规定最严格的是相当于“2号洞”的LDL值(低密度胆固醇)和“5、6号洞”的血糖值,这几“洞”超过正常值时都是+4,因为低密度胆固醇与高血糖都是诱发、加速动脉硬化的“祸首”,对血管的危害最大,故而加分也最多。

说明:

*基准值以当地医院标准为准。

*表中未列项目若超出基准值者均+1。

*假如你的14项都在基准值内,40~64岁者-5,60岁以上者-10。

算出你的内脏年龄后,再与你的生理年龄作一比较,就可以基本判断出你的体质状态,并预测你的生病风险有多大。举个例子,日本医生曾用此种方法追踪了一位55岁时死于心肌梗塞的职员。这位职员在51岁那年,空腹血糖值超过115这个基准值(+4),故内脏年龄为55岁,医生嘱咐他要节制饮食以控制高血糖,但他因自我感觉良好,没有采纳医生的建议;到了53岁那一年,推算他的内脏年龄增至63岁,比其生理年龄大了10岁,原来他的中性脂肪、空腹血糖以及血压值都已经超过警戒线,医生告诉他要抓紧治疗高血压与糖尿病,由于他仍未出现不适症状而再次拒绝了医生的提醒;又过了1年满54岁了,他的病情进一步恶化,内脏年龄已达到64岁,死神正在向他悄悄逼近,可他浑然不觉,不理会医生的建议而继续我行我素,以至于在他庆贺55岁生日的那天猝死于心肌梗塞。

这个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关注自己的内脏年龄,一旦内脏年龄高出生理年龄时,及时把握住机遇,听从医生的建议,调整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治疗潜在或已露出苗头的疾病,是中老年人自我保健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也应该是你在看完这篇文章后所能悟出的第三个养生真谛吧。

上一篇:运动过后吃香蕉等 下一篇:应尽量少吃的美味食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