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林业改革中发展

时间:2022-06-29 04:31:03

福建林业改革中发展

青山着意铸辉煌。福建绿了,森林覆盖率由解放初期27%、改革开放初期39%、1995年为57.3%、2000年为60.52%,现在达到62.90%,保持全国第一;竹林面积90.01万公项(1350万亩)居全国第一;主要林产品产量也居全国前列.八闺大地上的闽江、赛江、晋江、汀江、九龙江和木兰溪因为有了广裘森林的滋养而清澈丰沛.这是我省林业改革取得辉煌成就!19今5年,在全面完成“三、五、七”绿化工程,消灭荒山之后,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巩固绿化成果,发展绿色产业,建设林业强省”的决定.从此,全省林业战线瞄准变革不合理的生产关系和解放生产力两大主题,拉开了一场多层面、全方位改革攻坚战.翠绿屏障林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应的双重任务,而建设完备的生态体系、确保国土生态安全,是社会对林业的第一需求.福建省已持续多年实施生态公益林、沿海防护林、生物多样性、绿色通道和城乡绿化一体化、森林灾害防治五大生态工程,初步满足了生态安全的要求.2002年1月1日,《福建省森林条例》正式施行,福建省实行森林分类经营,即生态公益林管严,由各级政府给予一定补贴;商品林放开,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这就是所谓的“公益林吃皇粮,商品林找市场”.福建省有重点生态公益林286万公顷(4294万亩)占全省750多万公顷林地面积30.7%,三、五年内,水土流失即可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脆弱地段的森林植被将基本恢复.全省有55个自然保护区,4065个保护小区,这对修复典型生态系统,切实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湿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现在福建省3324公里海岸线上有了58万公顷(870万亩)葱笼的防护林,台湾海峡西岸巍巍直立起一道道绿色的生态屏障.从闽东到阂西、从闺南到闽北,兰天碧水的“生态福建”已经初现端倪,这是福建林业人经过半个世纪努力,交给全省人民的一份答卷.源头活水不断做大林业产业,增加木材等林产品的有效供给是林业的又一大任务.这是以森林资源为基础,以增加森林资源总量,优化资源结构,提高资源质量为前提的.围绕森林资源培育这个基础,福建省林业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祝费改革和基地建设极大促进T福建省林业的快速发展.2000年福建日报刊登的记者调查《林农重负要减轻》引发了一场意义深远的税费改革.

改革之后,木材税费减少50%,笋竹税费减少60u/0,林农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基地建设是新时期全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中唯一的产业工程,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推选林纸、林板结合,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和竹林.全省预计到2020年建成速生丰产林、竹林地基3“万公项(4600万亩),年提供木材1800万立方米,竹业产值300亿元.南纸股份有限公司在原计划造林面积5万公项造纸林基地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扩大企业规模,决定再新建5万公项原料林基地,该公司与中国林科院亚林所合作已优选出枫香、光皮桦、四川恺木和马卦木等优良阔叶树种,对林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南纸还对马尾松营养高效基因型选育和配套育林技术研究成功.青山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多年努力,组建了六个股份制林场,在10年内建设造纸林基地10.67万公项,达到自给原料60%的目标.龙岩造纸实业公司、将乐腾荣达制装有限公司、中竹邵武纸业有限公司均有较大规模速生丰产林、竹林基地建设计划.最近福建省已与外商签订建设以按树等阔叶速生丰产林基地22.22万公顷(350万亩)和建设年产70万吨漂白硫酸盐木浆两个框架协议书.这一方面可以激发林农造林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对福建森林资源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将起到促进作用.福建省政府2002年出台的《加快人工用材林发展的若干决定》进一步解除了林农的后顾之忧.各类基地建设正以燎原之势席卷全省.正是这一系列改革,使福建省森林资源培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势头,丰产竹林、速生丰产林等基地建设都实现了“提速运行和超前发展”.“改革和开放”使福建从“林业办社会”走向“社会办林业”,实现了我省林业产业的体制、机制、政策创新和科技创新.到2003年底,全省已建成速生丰产林、竹林基地182万公项(2730万亩),年产商品木材450万立方米,竹材2亿根;初步形成福州、南平、三明、龙岩四大林产工业中心.

山有其主合作化之后,农民私有的土地、山林归了集体.上世纪80年代初林业的“三定”,是变革集体林产权制度的首次尝试,但不够大胆彻底.1984年三明市提出“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但“分利”大多成了空话.它们的症结在产权不明晰,与生产力不相适应.政府“赶着林农种树,管着林农砍树”,林农“耕山有责,经营无权,分配无利”.90年代初,南平、三明林业的“百村试点”开始“明晰所有权,落实经营权,确保收益权”的改革再探索,这次集体林经营体制改革以明晰产权为核心.

2002年省委、省政府决定进行林权改革,改革的原则是:家庭承包为主,多种形式并存,让农民富起来.目前这场影响深远的改革仍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中.已完成林改的地方,基本上实现了“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的总目标,建立起经营主体多元化、权责利相统一的集体林经营管理新机制,顺利解决了林业发展动力这个根本问题.“管好自家山,看好自家林”扩大林农通过林改得到更多实惠,富起来了.截止2004年5月底,全省商品林已核(换)发新证35800多份.绿色展望生机盎然的福建林业,理应对祖国的繁荣昌盛作出更大贡献.福建省地处祖国的南方和东南洛海,必须将建设发达的产业体系作为发展重点.其主要任务就是大规模发展商品林.省委、省政府就此提出了林业跨越式发展目标:到2010年,福建林业初步具有完备的市场体系和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到2020年,基本实现林业现代化.这个目标可以慨括地表述为:加快林业发展,建设绿色海峡西岸.她象征着美丽、安全、富足、强盛.届时森林蓄量将增加一倍,林业总产值将翻番,木材产量将增加三倍,相当于再造一个福建林业.福建省委、省政府对林业生产力发展进行重新布局,从“生态建设、资源培育、产业发展”三个层面规划了“五大工程、五大基地、五大产业”.以项目聚集生产要素,促进投资增长,延长产业链,以大项目带动林业大发展.

环境保护在资源培育方面建立五大基地,与制浆造纸业密切相关有速生丰竹林基地,速生丰产林基地,重.点建设以按树、相思树为主的短周期工业原料基地和杉木、马尾松为主的用材林基地;重点建设马尾松、相思树等11种类优良林木种苗繁育基地.在产业发展方面,培植五大支柱产业.其中制浆造纸业列为重点:并着重发展新闻纸和以纸袋为主的各类包装用纸、适度发展生活用纸,加快发展木、竹装造纸.

上一篇:天灾对吐鲁番农业的影响 下一篇:诊断学教育结合人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