镭获新生 3000元级R600叫板G80

时间:2022-06-29 04:30:12

导语

半年前NVIDIA推出了首款支持Direct X10规范的G80显示核心,至今演化出四款产品――GeForce 8800GTS 320M、GeForce 8800GTS 640M、GeForce 8800GTX和当前的旗舰产品GeForce 8800Ultra,一时间NVIDIA高端DirectX10产品享受着“无敌最寂寞”的惬意局面。虽然AMD-ATI(以下简称ATI)一直没有DirectX10产品的,不过由于当时软件环境尚不成熟,所以G80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随后DirectX10又发了其面向主流的G84/86显示核心,其演化出的三款产品GeForce 8500GT、GeForce 8600GT、GeForce 8600GTS目标直指X1650GT和X1950GT,意图凭借更先进的核心架构抢在暑促前占领中端显卡市场。虽然这招看似巧妙,不过主流Direct X10显卡的性能实在让人难以恭维。再加上ATI 3:1架构出色的性能和超高的性价比,消费者似乎更愿意为老核心的产品买单。

眼看就要暑促了,ATI终于按耐不住了自己首款基于Direct X10规范的旗舰产品――Radeon HD 2900XT(以下简称HD 2900XT),赶在所有Direct X10游戏大作前让“镭”重获新生。到底ATI这款迟到的“王者”性能如何?要完成什么样的使命?一场3D效能之战由此引发。

“田忌赛马”的市场策略

与以往旗舰对旗舰不同,双A合并之后第一款产品HD 2900XT的定位一反常态,作为ATI当前性能最强的显卡,其定位目标却不是对手的旗舰级产品,从399美元的官方定价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出,HD 2900XT真正要对付的是NVIDIA的GeForce 8800GTS 640M。GeForce 8800GTS 640M可以说是一款从来不得志的产品,最早一直被GeForce 8800GTX压着喘不过气来,而后又被性能出色的小辈GeForce 8800GTS 320M断了后路,使得它的性价比极具下降,自然成为了目前NVIDIA在新一代高端产品线中的唯一漏洞,而新的HD 2900XT恰巧抓住了这个漏洞,目标直指前者。

说到这里,让人很容易联想到“田忌赛马”这个典故:用上等马去对抗中等马胜算较大。目前市面上销售的HD 2900XT显卡都稳定在3299元,而官方定价同样是399美元的GeForce 8600GTS 640M则高达3500元之上,因此它很难对HD 2900XT构成真正的威胁。

从新命名看未来显卡的趋势

ATI上一代产品的全称是Radeon X1000系列显卡,而本次更新换代,除了全面进入Direct X10规范之外,产品的名称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改名为Radeom HD 2000系列,其中HD的引入很好地暗示了以后的发展方向――HD Video即高清晰视频。Radeom HD 2000系列将前作X1000系列的Avivo引擎升级为Avivo HD音视引擎,可以对VC-1和H.264编码的高清晰视频实行全程硬解码,从而大幅度减少了CPU的使用率。此外既然叫音视引擎,ATI还在全系列HD 2000显卡上集成了5.1数字音频控制器,这样数字音频音效和视频信号通过显卡附赠的一个特殊的DVI转HDMI接口即可实现标准的HDMI输出。

而竞争对手方面,NVIDIA也在新一代GeForce 8系列上采取了类似的动作:把PureVideo视频引擎升级为PureVideo HD,同样将“位流处理”和“逆转换”划归GPU负责,实现HD Video的全程硬件解码,这点与Avivo HD可谓旗鼓相当。不过可惜的是PureVideo HD技术并没有涉及相关的音频标准。和G80一样,HD 2900XT虽然集成了Avivo HD的其他技术,但并没有板载UVD模块,因此依然不能提供全程的高清晰视频硬件加速。对此ATI方面给出的解释是,UVD引擎是在研发后期开发出来的一种新技术,HD 2900XT成型较早,所以并没有应用。不过考虑到一般选择HD 2900XT和GeForce 8800GTS 640M的消费者,都会搭载高端双核心CPU或者是四核心酷睿,因此即使NIVDIA和ATI在自家高端显卡上不提供对高清晰视频的全程硬件加速,高端平台仍然可以凭借强劲的CPU性能保证流畅的解码效果。

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NVIDIA和ATI都将客厅当作他们的下一个争夺目标,而HDTV的成熟,也就是打开“客厅市场”的一把金钥匙。在高端产品方面,这次新的HD 2900XT无疑是走在了G80的前面。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策略方面,NIVDIA早于半年前就了首款Direct X10显示核心G80,当时市场上没有给予Direct X10规范太多的发挥空间。此外早期自家旗舰产品GeForce 7950GX2 依然凭借着怪异的“硬件SLI”占领着独立显卡霸主的宝座。按理说NIVDIA完全没有必要急于Direct X10显卡,可是NIVDIA却这么做了,原因很简单,任何游戏在设计之处都会参照所需要的硬件结构进行设计、优化,力求以更小的性能损失获得最佳的画质。NVIDIA G80的推出目的便在于此,在给游戏设计团队提供硬件原型后,自然会得到游戏厂商更长时间的优化设计,这对自己的显卡在以后最新的Direct X10游戏中的表现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不过这样做也有一定的弊端,首先就是制程上的落后。G80等不到80nm在高端核心的成熟就早早地了,而G84/G86同样是等不到台积电65nm工艺的成熟,也选择80nm制程上市了。而这次的HD 2900XT是目前高端产品中最早使用80nm制造工艺的产品,无论是功耗还是成本,都要比90nm的G80控制得更为出色,不过由于的核心架构,依然拖了80nm的后腿,HD 2900XT依然保持着高端显卡“发烧”的神话。不过设想如果HD 2900XT采用的依然是90nm工艺,那会出现怎样的一种情况?它还会卖这个价格吗?还会保持现在的温度吗?更新的制程为ATI带来了更强的竞争力,这点是不言而喻的。

另外过早的上市,也就相当于暴露了现有Direct X10架构的一些缺陷,这样竞争对手就可以仔细分析相关的信息,有的放矢地对自身产品进行架构设计,取长补短。其次由于NVIDIA过早地摆明了自己产品线的布局,因此ATI也可以很好地调整自己的产品线,从而更有效地布置出一条更有针对性的DX10产品线,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没有NVIDIA的率先上市,也就没有如今“田忌赛马”的好戏上演。至于其中的得与失,相信只有时间才能证明一切。

为争夺高端性价比而战

前面已经提到,ATI这次的自家首款DirectX 10显卡HD 2900XT并没有直指对手的旗舰级产品,这不免让一些A饭们稍感失望,但是它的真实性能表现如何呢?我们还是通过具体的测试数据告诉大家答案:

测试说明: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出顶级显卡的威力,我们使用了性能一流的Core 2 Duo X6800处理器,搭配双通道2GB内存,确保CPU和内存子系统不会给测试带来任何瓶颈。至于对比评测目标方面,我们瞄准GeForce 8800GTS 640MB,这是因为二者官方定价都为399美元,因此选择它们作对比会更有针对性。至于GeForce 8800GTX和GeForce 8800Ultra,其价格已经可以买到两块HD 2900XT了,由于定位不同,也就没纳入我们这次的对比对象中。另外,由于微软对Windows Vista的推进,以及DirectX 10独占Vista平台,在今年下半年DirectX 10的游戏应用均会在Vista下展开,所以本次测试主要选择Vista作为测试平台。测试中,由于ATI和NVIDIA驱动面板中均开始使用全新的AA抗锯齿模式,所以所有测试的抗锯齿均从游戏程序内控制。

上一篇:蓝色巨鳄降临 下一篇:“购本进阶”不可忽视的笔记本电脑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