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时间:2022-06-29 02:49:18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摘要】培养小学生的反思能力,可以使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认识到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对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有一个全面的分析,发挥自己的长处,改掉自己的坏习惯,进一步提高自我学习能力。本文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意识到了反思能力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重要性,然后就如何提高小学生在数学课程中的反思能力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小学 数学 反思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196-02

学生的反思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动脑筋、想问题的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可以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工作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小学生刚开始学习数学课,所以思维还没有形成定式,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反思能力对于他们来说相对比较容易,所以在小学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效果会非常显著。

一、小学数学的教学现状

数学课中的反思能力培养其实就是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的培养,帮助小学生养成自我检查、自我评价、自我探索、自我调节的好习惯。但长期以来,小学数学课堂上都是过于强调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只是一味的追求学生的高分,而忽略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能力更是非常薄弱。教育的功利性使小学数学教学完全为了考试而生,数学课堂中教师们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模式也屡见不鲜,教师往往只是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进行教学,所以学生对课堂内容印象不深、理解不够,只是机械记忆与简单的模仿。这种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严重阻碍着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受应试教育和教育模式的影响,目前的很多小学生非常缺乏反思的意识和习惯,所以学生即使对解题有反思,也主要是针对题目答案正确与否的思考,对解题的过程、解题的思路、解题的方法,以及相关的数学知识点思考却很少;还有的同学就算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问题,也缺乏质疑的态度,而是一心急于完成试题,死记公式、机械套用、缺乏思考,导致对知识的理解常常只停留在表面层次上,经常会学过就忘记。在结束一个单元或某一阶段的学习时,学生也缺乏系统性复习和自我总结,这样自己存在的问题就无法解决,就无法进步。

二、反思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著名数学大师弗赖登塔尔曾说过"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新课改后的《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要求:"通过学习数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反思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大胆质疑的良好学习习惯"。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反思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数学独有的抽象性、严谨性、逻辑性决定了它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只有经过多次反复推敲、深入研究、善于反思,才有可能掌握数学的真谛,学好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反思能力对于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有着很轻的指导性,当然有一些小学数学教师也开始意识到反思能力的重要性,但培养的只是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计算能力,而不是思维能力和反思能力。小学的数学课和初中的有所不同,因为小学数学对小学生来说,还缺乏一定的思维能力,通常无法一次性就掌握教师所教的内容,这个时候如果学生拥有反思的能力,那么对于巩固知识、强化解题能力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反思能力不仅仅是一种解数学题方法,更是一种学习的方法,只有经过反思,才能充分吃透所学的知识,训练学生的逻辑能力,优化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完成自我检查、自我完善、自我探索的过程。

三、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1.改进教学方法

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上,仍是根深蒂固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教师认为小学生年纪小,思维能力差,所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往往受到排斥,学生只是需要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即可,不需要有自己的想法,小学生根本就没有机会对课堂内容进行反思。要想改进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就应该从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开始,在树立正确教育观念的前提下,改进传统教学中的弊端,设计出符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引导、鼓励学生养成善于反思的好习惯,从而积极投身到学习当中去。比如说可以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详细的讲解解题的原因、过程、方法等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

2.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对于小学学生来说,数学反思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对于他们来说相对比较陌生,所以只有教师的引导,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反思环境。教师可以将自己解答的过程(包括教学中渗透的知识点和反思的过程)展示给学生,合理的引导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清晰学生的思路、扩展学生的思维,学生才会更容易把握反思的内涵,学会如何反思。小学生的思维模式就相当于是一张白纸,只要教师在数学教学的一开始,就对学生灌输反思的思想,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总结、自我提问等,相信学生一定能够轻松引导学生掌握反思的具体内容。教师的引导作用还体现在对学生在反思过程中发生的小问题进行矫正的作用,在小学生反思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应该适当的伸出援手,帮助小学生们解答疑惑。

3.改进评价体系

数学课堂不应该再继续贯彻得高分为第一要务的思想,而是应该时刻将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反思能力等放在首位。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知识接受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他们很容易犯错误,或者是遇到问题时难以正确的表达,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不应该立刻对学生提出批评,坚决否定,而是应该加强指导,引导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通过不断的反思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进而改进自己的解题或者学习方法,明确自己应该掌握的知识点,知道自己真正掌握了哪些知识点,哪些知识还是盲区,反省自己是否听懂了课堂内容,对于教学难点有没有完全明白等等。通过反思从而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梳理学习的内容,养成爱问问题,爱反思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韦素娟.关于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考试周刊.2013(44)

[2]郝书松.小学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初探.学周刊. 2012(30)

[3]张春广.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反思能力的培养.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12)

上一篇:浅议在游戏活动中高效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思考... 下一篇: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教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