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农村版》:跨越城乡“信息鸿沟”的桥梁

时间:2022-06-29 12:34:23

《重庆日报农村版》:跨越城乡“信息鸿沟”的桥梁

信息鸿沟,又称为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它是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突出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不同人群及不同区域间的信息化差距问题正日益凸显。

由于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在收入、基础设施、文化水平等方面的差距,对互联网、手机等的使用存在严重不均衡的现象,制约了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形成城乡发展新的“剪刀差”。国内有专家据此认为,信息鸿沟造成的差别,正在成为中国继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体差别三大差别之后的第四大差别。

重庆位于内陆西部,有着大城市带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的特殊市情。加之,由于历史的原因,政府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欠账较多,其城乡信息差别,比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更大。据重庆市经信委调查,2008年重庆市信息化总指数排名全国第20位,城市与农村家庭每百户电话、计算机和电视机拥有量差距分别为2.3倍、160倍和1.96倍,交通及通信费用支出差距达5倍。这几年,重庆农村家庭电话、计算机、电视机拥有量有明显提高,但城乡差距仍然较大。据中国移动重庆公司农村信息网运营中心2009年对农民信息需求进行的调研显示,54.58%的农民认为,信息对于生产生活的实际帮助很大。

为推进城乡统筹,缩小城乡信息差别,2009年,重庆市委三届五次全会通过了《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决定为重庆农民和涉农干部量身订做一份报纸,并探索财政为村社埋单订阅。

现状与特色

2010年1月1日,由重庆市财政和各区县财政投入1800万元创办的《重庆日报农村版》正式创刊。它为四开小报,每周88个版,是全国体量最大的省级农村专业类报纸。其发行量为12万份左右,其中大约1万份在市、区级有关部门发行,其余则覆盖了全市上千个涉农乡镇和街道,包括9000多个村和8万多个社。

经过两年多的探索,这份以“联接城乡、服务三农”为宗旨的报纸,得到重庆市委、市政府以及基层干部和农民读者的肯定。总体来看,《重庆日报农村版》有以下几个特点。

体现了党报在农村不可替代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党报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具有其他任何报纸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这就是权威性和公信力。《重庆日报农村版》同样具备党报的这个优势。

对“三农”新闻报道的专业性。首先,在包括报纸、互联网、广播和电视在内的各种新闻媒体中,党报可以说是最重视“三农”新闻报道的媒体。长期以来,党报与涉农党政部门保持了天然的密切联系,极易迅速、深入地了解各种涉农信息;其次,经过多年的积淀,党报建立起了较强的新闻采编队伍和基层通讯员队伍;第三,党报与基层干部和农民联系紧密,了解他们对信息的需求情况。《重庆日报农村版》的管理、采编队伍主要来自《重庆日报》,其传递的“三农”信息有较强的专业性。

为读者量身提供信息服务的贴近性。为增强传播效果,《重庆日报农村版》选择了面向基层的报道视角,解读基层干部和农民关心的方针、政策,他们在农业生产中需要的科技和市场信息,传递他们在生活中需要的法律和生活知识,讲述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新闻故事。该农村版还专门开辟了一些特色栏目,比如《大学生村官日记》《院坝谈》等。同时,选择基层干部和农民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在新闻报道中大量采用华尔街体,不断提高讲故事的能力;鼓励采写现场新闻;控制稿件篇幅,对报道一般性消息的快讯,控制在300字左右,对篇幅比较长的稿件,一般两三百字就要做一小标题,便于读者阅读;对于专业性比较强的方针政策,邀请专家解读,或者是用图表化的方式解读,方便理解;对专门介绍种植、养殖技术的周刊,设置故事主线,用讲故事的方法介绍技术,尽量让枯燥的知识鲜活起来。

为读者提供致富经的实用性。《重庆日报农村版》的实用性体现在着力向基层干部和农民提供各种致富信息,推荐良种、技术信息,分析市场。其信息资讯板块专门设有《科技》《市场》专版,紧跟农村科技和市场动态;同时设立《劳务》专版,为农民工提供实用资讯;《种植》周刊、《养殖》周刊为农民提供详细的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让读者看了可以上手操作;《生活》周刊也着力提供各种健康、消费等实用信息,以提高读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存在的问题

据笔者调查,与农民和涉农干部的需求相比,《重庆日报农村版》提供的信息产品还存在较大差距。

首先,表现在稿件上的“三多三少”。这“三多三少”指的是:采编力量不足,业余作者稿件多,专业记者稿件少;带有宣传味儿的工作稿件多,新闻稿件、特别是有重大影响力的新闻稿件少;涉及农业生产的稿件多,而与农村文化、医疗、教育、消费等有关的稿件少,使得它更像一张农业报,而非农村报。

其次,与电视及互联网等新媒体相比,农村版作为纸质媒体具有“先天性缺憾”。随着农业生产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农民需要更及时、快捷地得到信息,作为一天一次信息的报纸,《重庆日报农村版》在信息的时效与数量上,已不能完全满足农民读者的需要。比如,信息传递速度无法同互联网、手机相比,特别是在报道变化不定的农产品市场价格信息和汛情、自然灾害信息上,报纸的时效性就更差。另外,由于农村读者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在接受信息时,他们大多更愿意选择电视这种更为生动、直观的方式。事实上,如果要向农民传递一项具体的农业技术,几分钟的视频,很可能比一个版的文字更容易让人理解。

第三,报纸发行量少,对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覆盖面小。重庆市现有农民2100 万人,其中 14 个部级贫困县有农民 350万人。但目前《重庆日报农村版》在农村中的发行量仅为12万份左右,平均 190个农民拥有一份,这个数字显然偏小。从读者分布看,20%的读者为区县、乡镇涉农部门干部,70%的读者为村干部,仅有10%的报纸到达了农民手中。这表明,最需要了解农业实用信息的农民,并不能看到农村版。

第四,发行时效差,信息传递慢。《重庆日报农村版》发行对象主要集中在乡镇、村社干部和种植、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等,大部分普通农户难以经常阅读到。同时,由于一些乡村交通不便,报纸要几天后才能送达,农民难以及时阅读。另外,重庆还有700多万外出务工农民,他们是农民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群,但因为平常居住分散,《重庆日报农村版》也难以覆盖。

未来发展思路

《重庆日报农村版》由财政埋单、免费为农民订阅,开全国之先河。目前,《重庆日报农村版》的出版周期、版面数量和稿件刊发量,在全国省级农村报中处于前列。要进一步办出特色,真正成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好帮手,还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及报社采编人员的共同努力。

进一步提高办报质量,真正让《重庆日报农村版》成为市委市政府指导“三农”工作的好平台、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好帮手。一是通过加强言论,提高思想深度,让重庆“三农”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整体部署,调动广大涉农干部和基层群众的积极性,发展现代农业,争当新型农民,建议社会主义新农村。二是通过政策解读,把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进行通俗易懂的解读,让《重庆日报农村版》成为农民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明白纸”。三是通过充实、培养采编队伍,采写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大新闻,进一步满足农民的信息需求。四是成为中介和桥梁,为“三农”排忧解难。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重庆日报农村版》直接帮助农民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20多次。五是注重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为农民提供增收致富信息。2011年,《重庆日报农村版》将刊发的信息、技术汇编成《致富宝典》一书,印刷1万册,免费赠送给农村基层干部和种植养殖大户,受到热烈欢迎。

加强同新媒体的合作,克服报纸在信息传递上的短板,充分发挥《重庆日报农村版》“三农信息数据库”的优势。一是可依托《重庆日报农村版》的信息,创建西部 “三农”信息网,打造重庆“三农”信息平台、信息咨询服务平台、农产品网上交易平台等。二是可发挥《重庆日报农村版》拥有全重庆最齐备的“三农”综合信息这一优势,创建“三农”数据库,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为农业企业经营服务。三是可与各通信运营商合作,创办重庆农村手机报,或通过“农信通”,为不同的农村受众量身订做各类实用信息。

继续争取党委、政府对《重庆日报农村版》在政策与资金方面的支持,使农村版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一是依靠社会力量联办专版。目前,《重庆日报农村版》已开辟有《市场》《劳务》《科技》《农事》《政策》等专版,可邀请市农委、经信委、科委、商委等部门与报社一起,共同联办专版,既可解决专业技术指导上的不足,提高内容的丰富性,又可弥补办报资金上的缺口。二是扩大发行量,扩充受众面。为解决农村版不能到达普通农户手中的状况,建议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工青妇等部门,从党、团费及其它行政经费中拿出少量资金,为农村中的贫困党员、团员和妇女订阅农村版,这也是帮助他们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三是对特困农民和种植养殖大户定向赠阅。因为农村交通与邮寄条件差,农村版的发行在库区、山区不很畅通,报纸到达后放在村委会办公室,待农民赶场才能取走,当地人俗称为发“坨坨报”。建议由各区县政府筛选出各村特困农户、种植养殖大户名单,由财政调拨专项经费,向这些农民定向赠阅农村版,由邮局投递到户。四是每年坚持编辑出版《致富宝典》一书,并将其列入农家书屋书目。这本书是《重庆日报农村版》一年来种植养殖方面实用致富信息的精选,是党报为广大农民朋友、农技人员、农村干部办的一件大好事,应该每年坚持出版。

作者单位 贾 雯 神华集团

夏长勇 重庆日报社

上一篇:慈善大爱 让生命再次起航 下一篇:四十年代创春晚 福祉孤残过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