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旁新生儿护理技能指导在产科护理质量体系中应用效果分析

时间:2022-06-28 09:39:18

床旁新生儿护理技能指导在产科护理质量体系中应用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床旁新生儿护理技能指导在产科护理质量体系中的实践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8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20例入院分娩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实验组产妇接受优质化护理,给予床旁新生儿护理技能方面的指导,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分析和比对两组产妇接受康复护理后的实际效果,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由患者对本次临床康复护理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实验组60例产妇在接受床旁新生儿护理技能指导后,焦虑抑郁及常见病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临床康复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7.2%;对照组60例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后,大部分病症消除,部分患者仍有较强的焦虑抑郁感,临床康复护理的总满意度为81.5%;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床旁新生儿护理技能指导;产科护理;应用效果

床旁新生儿护理技能指导作为我国临床医学领域中的创新性产科护理模式,在实践环节往往能够极为有效地提高临床康复护理工作的质量,特别是在产妇分娩的护理服务当中,能够有效减少产妇出现不良情绪的几率,帮助产妇顺利生产。这种优质化的临床护理模式在实践环节强调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具体的技能指导过程中秉承以患者需求为己任的服务模式,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1]。本文主要对床旁新生儿护理技能指导在住院分娩产妇临床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探究,以此为我国今后的分娩产妇临床康复护理优化与创新提供可行性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8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20例入院分娩的产妇为研究对象,产妇年龄分布为17-34岁,平均年龄(23±4.7)岁;身高分布为150-172cm,平均身高(158.25±13.21)cm;体重分布为51-86kg,平均体重(61.25±7.21)kg。将120例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两组在平均身高、体重、年龄等方面资料上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产妇接受优质化护理,给予床旁新生儿护理技能方面的指导,并在对照组护理服务的基础上进行一对一护理,根据不同产妇的实际情况,为每一位产妇进行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技能方面的指导与培训,帮助产妇更好的掌握新生儿母乳喂养的方法。同时,医护人员还需要根据新生儿的精神状态、喂奶后情况、皮肤情况、排泄情况与四肢活动情况,相应安排新生儿护理。

1.3评价指标

在临床护理服务实施前后,分别对住院患者及家属发放问卷形式的调查,由患者对医护工作进行评分,得分越高说明护理效果越好。具体观察指标为,≥85分为非常满意: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消失,心理状态积极乐观,85-60分之间为满意:症状明显好转,护理效果良好;

2结果

实验组60例产妇在接受床旁新生儿护理技能指导后,焦虑抑郁及常见病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临床康复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7.2%;对照组60例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后,大部分病症消除,部分患者仍有较强的焦虑抑郁感,临床康复护理的总满意度为81.5%;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随着我国临床医疗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优质化护理服务模式逐渐成为临床医疗领域关注与重视的重点内容。优质化护理模式具体指的是以患者为中心,在医疗行为与思想层面上处处为患者考虑的一种新型医疗护理模式[2]。为了进一步深化临床护理服务的专业内涵,我国医务工作者及相关研究人员理应在传统护理模式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创新,让患者真正得到优质、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3]。针对我国住院分娩产妇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分析可知,产妇的临床护理与其他疾病症状患者的护理服务相比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分娩产妇在临床护理干预的过程中需要多方面。多角度的关注与看护,不仅局限于身体健康层面的护理服务,更需要对产妇的精神状态以及情感焦虑等情况进行实时监督与指导,以此才能确保产妇临床分娩以及新生儿母乳喂养的安全性,充分提升产妇临床康复护理的整体满意度。

本研究结果表明,本次接受床旁新生儿护理技能指导的实验组60例产妇,焦虑抑郁及常见病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临床康复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7.2%;而接受常规护理服务的60例对照组患者,虽然大部分的病症已经消除,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现了焦虑抑郁感,临床康复护理的总满意度为81.5%;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床旁新生儿护理技能指导在住院分娩产妇临床康复护理中的实践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明显降低产妇的紧张抑郁情况,缓解产妇的心理压力,帮助产妇提高自身的育婴知识与新生儿护理知识。这种优质花的临床护理模式在我国今后的临床医疗服务工作中值得参考及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淑英.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及其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 2013,13(29):113-114.

[2]牟英健.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一体化产科病房实施的体会[J].当代医药论丛,2014,13(7):124-125..

[3]刘红伟.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华护理杂志,2015,13(8):217-218.

上一篇:优质护理在儿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下一篇:人性化护理在心内科冠心病监护病房患者中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