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指标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时间:2022-06-28 09:26:01

血脂指标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对血脂指标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1年7月――2013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糖尿病患者68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定义为糖尿病组和健康组,对其展开血脂各项指标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比较发现,糖尿病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健康组发生显著升高(P0.05);糖尿病组血脂异常发生率较健康组发生显著升高(P

【关键词】血脂指标;糖尿病;临床检验;价值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793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960-02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糖尿病近几年的发生率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已经成为继肿瘤与心血管疾病之后的又一大严重慢性疾病,对人们的生存质量以及健康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为目前医学界急需攻克的难题。曾有研究证实,糖尿病与高脂血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高脂血症为诱发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血管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1]。因此糖尿病患者展开血脂指标检测将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次研究中出于对血脂指标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的目的,对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展开了血脂各项指标检测,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中资料来源于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糖尿病患者和同期健康体检者,分别抽取其中的68例和70例作为研究对象。糖尿病组中包括有男39例,女29例,年龄32-78岁,平均(56.7±13.2)岁,病程3个月-8年,平均(3.6±1.2)年;健康组中包括有男38例,女32例,年龄31-76岁,平均(55.4±13.7)岁。以上统计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比较价值,所有糖尿病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两组研究对象均自愿接受临床研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对以上统计研究对象抽取晨起空腹静脉血,分别展开血脂指标检测,而后对这两组研究对象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检测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同时计算两组研究对象血脂异常率。

1.2.2检验方法抽取以上统计对象的晨起空腹静脉血4ml,在采血前1周内研究对象保持个人生活习惯不变,应禁止服用对血脂产生影响的药物,禁食12小时后采血。将采集到的血液经4000r/min条件下离心5min,得到血清标本,在3小时内完成各项血脂指标的检测。检测所用仪器为我院现有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TC水平检测采取CHOD-PAP酶法,TG水平检测采取GPO-PAP酶法,HDL-C水平检测采取磷钨酸-镁沉淀法,LDL-C水平检测则是采取SUR法[2]。血脂异常标准为:以《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血脂异常标准为依据:TC≥6.22mmol/L、TG≥2.26mmoL/L、HDL-C≥1.55mmoL/L或

1.3数据处理研究中相关数据资料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研究对象年龄、糖尿病患者病程、研究对象血脂各项指标检测结果等计量资料均采取均数加减标准差(χ±s)形式表示,在对比分析中,针对血脂指标等计量资料的对比采取t检验,针对血脂异常率等计数资料的对比则是采取Χ2检验,在P

2.1糖尿病组与健康组血脂指标检测结果比较经统计,糖尿病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健康组发生显著升高(P0.05),见表1。

上一篇:彩超检查宫外孕的诊断价值 下一篇:超声监测在瘢痕妊娠治疗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