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工艺与管理分析

时间:2022-06-28 09:16:01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工艺与管理分析

摘要:目前,在我国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对其结构的设计和施工的质量直接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质量。在建筑工程中,加强混凝土施工效果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工艺以及管理进行分析,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效果,保证其质量过关,以此来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工艺;管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人们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工程在我们周围随处可见,想要在如此激烈的市场中拥有强大的竞争力,对建筑质量的要求就必要有严格的标准,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了建筑的整体质量,所以想要加强建筑质量,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提高是不容忽视的。

一、混凝土常见的质量问题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混凝土的质量也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如果想使混凝土的质量达到需求的标准,那么就要对在混凝土的制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严格的把关,通常情况下,混凝土常见的质量问题有以下几种:

(一)蜂窝麻面

蜂窝麻面是混凝土中比较常见的一个质量问题,其主要表现是在混凝土的表面上出现一些大小不一、深度小于保护层厚度的小孔,这就是蜂窝,在混凝土的表面某处或者是多个地方出现这种情况,这就形成了蜂窝麻面,这一问题,会对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渗性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混凝土表面产生蜂窝麻面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模板处理不当,表面粗糙不平并且粘有泥土等杂物,模板缝没有堵严,用水量大或者是塌落度过大等等。除此之外,混凝土配合比例不当,水泥量不足,砂率过小或者说拆模的时间没有掌握好,在浇筑的时候混凝土倾落高度过高等等原因都是导致混凝土产生蜂窝麻面。

(二)混凝土裂缝

混凝土裂缝是混凝土最常见的质量问题,混凝土裂缝同样会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带来影响。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的硬化强度没有达到建筑的标准,或者是在硬化的过程中,混凝土产生不均匀的体积变形,形成水泥石裂缝,骨料裂缝等细微裂缝。

二、对混凝土常见问题的解决措施

上文中已经提到了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常见的质量问题,为了能够更好的避免这些问题,将工程的质量提高一个层次,施工者和管理者就要从问题的根本入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蜂窝麻面问题的解决措施

在混凝土入仓之前要对其模板进行全面检查,检查模板是否已经清洗干净,脱模剂涂刷是否均匀,并且要保证仓内不留积水,保证模板缝隙膨胀严密,在对混凝土进行制作的时候要合理控制水的用量,搅拌的时间要适宜,同时要注意混凝土浇筑时的高度,通常情况下,如果混凝土的告诉超过的2米,那么就要设置专人来负责混凝土的入仓工作,以免形成蜂窝麻面。

(二)混凝土裂缝问题的解决措施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能够引起混凝土裂缝的因素有很多,根据不同的裂缝成因以及开缝的宽度,通常可以采用涂抹法、充填法、贴补法等方法进行防治工作。另外,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几个月之后,体积会收缩形成龟裂状的干缩裂缝,对于这种裂缝的防治,应该注意做好其保湿工作。而对温度裂缝防治的时候,要及时加强保温养护措施,由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在硬化的时候要远远慢于外部温度,为了避免混凝土的内外温差过大而引起的裂缝,一定要重视其保温保护工作。

三、对混凝土的质量管理控制

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与整体工程的质量有直接的关系,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想保证其质量,并不仅仅是对常见问题的控制,对混凝土质量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监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对有可能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都应该尽量避免。以此来达到工程的质量符合标准。

(一) 对模板安装的质量控制

对模版安装的质量控制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模板安装主要包括模板的安装准备以及进行安装两个阶段,在模板安装准备之前,应该按照设计师所编制的模板设计文件和具体的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正确施工工作,检查模板材质是否存在缺陷,对出现起皮、分层、缺角等,周转次数过多的模板应及时更换。在对模板进行安装的过程中,应该检查和维护模板及其支架,如果存在异常情况,应该给予及时处理,若模板的安装出现了偏差,应该考虑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厚度尺寸,留出装饰的厚度。为防止拼缝不严导致胀模漏浆,在模板安装中技术人员应进行严格要求,对模板安装根部以及顶部的设计标高以及支模时应该拉水平的通线进行正确的标记工作,确保位置的正确,以此来保证混凝土的整体质量达到工作的需求标准。

(二)浇灌时的振捣方式

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灌时,如果振捣方式采取不正确的话,很容易造成混凝土出现分层、离析、表面浮浆以及蜂窝麻面等等情况,给混凝土的质量带来了很大的的影响,所以,对混凝土浇灌时的振捣方式一定要科学合理。

为了避免以上情况发生,在对振捣方式进行选择的时候,应该考虑到要尽量降低混凝土成型硬化后出现裂缝的概率,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在此方面,施工单位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的设计以及施工规范来做好施工方案,并且要及时与所有的施工人员做好技术方面的交流工作。确保混凝土的质量问题。

(三)混凝土后期的养护工作

混凝土的后期养护工作也是保证其质量的一个重要阶段,混凝土的凝结过程,通常都是在自然环境中完成的,为了在此期间保持水泥的水化反应,对混凝土后期的养护工作应提高重视,要督促专人对混凝土进行后期的养护工作,其养护的最佳时间应该在终凝后的12小时以内进行,对于相对来说体积比较大的混凝土的后期养护工作,应该根据具体的气候条件按施工技术方案将温差控制在设计的要求范围之内,一次来使混凝土的后期养护工作保质保量的完成。

(四)对混凝土工程事后的质量控制

对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控制,除了上述的几项,还有就是对混凝土事后的质量控制,对已经浇筑成型的混凝土,技术人员要对其表面进行严格的检查工作,确保混凝土的表面抹压平整,标高准确,并且还要对其外观进行检查,若出现异常,应该要求施工单位对其进行及时的覆盖保护或浇水养护工作,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必须要求施工单位提高技术处理方案,经过研究合格后,再将混凝土处理到符合建筑的要求,对于相对来说能够影响工程结构性能的缺陷,必须会同设计单位共同研究处理。

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在建筑工程质量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于混凝土的制作过程相对来说较为繁琐,对其材料的用量的要求也非常严格,所以这就要求企业加强对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的验收,以确保工程的质量达到标准。同时,施工企业也要加强对工程混凝土结构的质量管理控制和分析,这样能够直接有助于工程整体质量的提高,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培成.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艺存在的问题及施工对策[J].民营科技.2011(5)

[2]黄佑光.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技术及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9)

[3]赵晶.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分析[J].民营科技.2011(6)

[4]王民生.浅谈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控制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9(22)

[5]张龙,孙丽萍.混凝土基础的施工工艺和要求[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5)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砂土液化机理分析 下一篇:浅谈会计报告中常见问题以及会计误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