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结核病及其防治措施

时间:2022-06-28 04:12:51

【前言】牛结核病及其防治措施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结核分枝杆菌分为3个主型,即牛型、人型和禽型结核杆菌,此外,还有冷血动物型、鼠型结核杆菌,但对人、畜都没有致病力。这3个主型中,以牛型菌对牛的致病性最强,而牛中的奶牛最易感。该菌形态稍短粗,且着色不均匀,不产生芽孢和荚膜,也不能运动,革兰氏染色阳性,...

摘要:结核病(tuberculosis)是由分枝杆菌引起的人和动物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其特点是在多种组织器官形成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或者钙化结节病理变化。是一种严重影响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多发性疾病。因此,笔者认为,只有采取有效的方法对结核病进行防治,才能达到逐步控制和消灭结核病的目的,从而提高生产性能,增加养殖效益。

关键词:牛;结核病;症状;分枝杆菌;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5-0169-2

牛结核病(Bovine tuberculosis, BTB)主要是由牛分枝杆菌(M. bovis)引起的一种以病牛贫血、消瘦、精神萎靡不振和生产力下降等为特征[1]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牛结核也是人结核最大的传染源之一:牛结核病和人结核病可以相互传染。2009年,杨醉宇等[3]人通过试验发现牛结核病中有9.5%是由人分枝杆菌感染,而结核病人中有10.6%为牛分枝杆菌感染。

1 病原

结核分枝杆菌分为3个主型,即牛型、人型和禽型结核杆菌,此外,还有冷血动物型、鼠型结核杆菌,但对人、畜都没有致病力。这3个主型中,以牛型菌对牛的致病性最强,而牛中的奶牛最易感。该菌形态稍短粗,且着色不均匀,不产生芽孢和荚膜,也不能运动,革兰氏染色阳性,一般染色法难着色,常用Ziehl-Neelsen氏抗酸染色法。结核菌对干燥、腐败及一般消毒药耐受性较强。于干燥的粪便、土壤中能存活6-7月,牛奶中可存活90d,于直射阳光下可存活2h。该菌对湿热抵抗能力较弱,60℃-70℃经10-15min、100℃水中立即死亡。5%来苏尔48h死亡,5%甲醛溶液12h死亡,在70%酒精或10%漂白粉中很快死亡[5]。

2 流行病学

结核病患病动物尤其是开放型患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其痰液、粪尿、乳汁和生殖道分泌物中都可带菌,污染饲料、食物、饮水、空气和环境而散播传染。本病主要经呼吸道、消化道感染,病菌随咳嗽、喷嚏排出体外,存在于空气飞沫中,健康的人、动物吸入后即可感染。犊牛的感染主要是通过食入带菌的牛奶引起的。同时,畜舍通风不良、拥挤、超视、阳光不足、缺乏运动等饲养管理不当与本病的传播有密切关系[6]。

3 发病机理

犊牛食入患病母牛的乳后,结核菌便会随乳汁进入犊牛体内,通过小肠进入回肠和大肠,在那里穿过粘膜,进入淋巴管,由淋巴管进入肠系膜淋巴结。进入后部分结核菌停留在淋巴结内,有些则进入输出淋巴管,通过胸导管进入静脉血,由静脉血最终进入肺部。沿着这个路程移行,结核病灶便会形成,特别是淋巴管和肺脏内形成结核灶。犊牛也可通过吸入病原而使呼吸系统直接受感染。

成年牛吸入结核菌后,病菌进入小肺泡后被支气管分支的粘膜捕获。在肺内首先出现的组织细胞是嗜中性白细胞,此细胞在结核菌周围堆积,之后不久,嗜中性白细胞发生坏死,继而类上皮细胞堆积,围绕结核菌和坏死的细胞形成多层的区带。在上皮细胞区带的周围形成一个由淋巴细胞和纤维性结缔组织构成的区带。在这一区带中,血管分布很少。在病变的中部,许多类上皮细胞和正常组织细胞发生干酪样坏死。在坏死组织中有钙盐沉积而成灶,有些沉积灶融合而形成肉眼可见的大结块,初期病灶可以愈合。有些结核菌由病灶中逃出,进入淋巴管,由淋巴管带到支气管淋巴结或纵膈淋巴结中,在那里形成新的病灶。

4 临诊症状

病初临诊症状不明显,当病程逐步延长,病症才逐步显露。结核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短则十几天,长则达数月甚至数年。临床以肺结核、结核和肠结核最为常见。

4.1 肺结核

以长期顽固性干咳为特征,且以清晨最为明显。患畜容易疲劳,逐渐消瘦,病情严重者可见呼吸困难。

4.2 结核

一般先是淋巴结肿大,继而后方乳腺区发生局限性或弥漫性硬结,硬结无热无痛,表面凹凸不平。泌乳量下降,乳汁变稀,严重时乳腺萎缩,泌乳停止。

4.3 肠结核

消瘦,持续下痢与便秘交替出现,粪便常带血或者浓汁。

5 病理变化

在肺脏、和胃肠黏膜等处形成特异性白色或黄白色结节。结节大小不一,切面干酪样坏色或钙化,有时坏色组织溶解和软化,排出后形成空洞。胸膜和肺膜可发生密集的结核结节,形如珍珠状。

6 诊断

目前奶牛结核病诊断检测的方法大致上可归为三类:一是细菌学检测,如涂片镜检、细菌培养、动物实验等;第二类为免疫学检测,如结核分枝杆菌PPD皮内变态反应实验;第三是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由于采用结核分枝杆菌PPD皮内变态反应实验的方法具有与其他分枝杆菌感染存在交叉反应,不能判断病情,需要回访,操作繁琐,对受试者刺激大,不能进行回顾性分析等缺点[7-8];同时由于结核菌生长缓慢、对营养要求高,鉴定过程复杂,经呼吸道传播,分离鉴定需要生物安全措施,且检出率低等原因,细菌学培养不能满足疫病诊断的需要[9],为了能够灵敏特异快捷地检测出活体牛的结核病患病情况,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研究开发牛结核的新型诊断方法,并已建立了一些新型的免疫学监测技术,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有:用于细胞免疫检测的IFN-γ体外释放检测法等[10];用于血清抗体检测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11]和胶体金抗体检测法[12]。

6.1 细菌学检查

采集病牛的病灶、痰液、乳、尿、粪便及其他分泌物样品,做消化浓缩化处理后,采用萋-尼氏抗酸染色后镜检,结核分枝杆菌在显微镜下呈细长平直或弯曲的杆菌,如有条件,涂片用荧光抗体检测技术,则有迅速、准确、检出率高的特点;吸取经消化浓缩化的样本,用配氏培养基、L-J培养基或青霉素血液琼脂培养基,但生长缓慢,36℃-37℃培养5-8周方可出现菌落。菌落无任何颜色、湿润、略显粗糙。对于接种动物试验,豚鼠和兔对杆菌敏感,并配合涂片、镜检和培养,效果更佳。

6.2 提纯结核菌素诊断法

上一篇:喀什地区第二次经济林详查方法及目的 下一篇:有关海水网箱养殖的分析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