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与圆专题强化

时间:2022-06-28 03:25:28

直线与圆专题强化

直线与圆是高考的热点,也是高考的难点,对这块内容复习切不可只是下苦功夫,要多动脑筋、勤施小计,才能使问题得以迎刃而解。本文就直线与圆的问题举数例说明。

【例1】如图1,一根棒AB长为2米,斜靠在墙壁AC上,∠ABC=60°,如果棒的两端A,B分别沿AC、CB方向滑动到A′B′,且AA′=(3-2)米,问棒的中点D运动的路程是米.

分析目标需要求棒的中点D运动的路程,就必须知道点D的运动变化轨迹;在棒运动过程中,点A、B、D的位置发生变化,哪些量没有发生改变呢?――线段AB的长度及∠C=π2是定值,进一步可知,ABC始终是直角三角形,同时DC=12AB=1,从而点D的运动变化轨迹是单位圆的一部分。

解如图2,点D,D′分别是线段AB,A′B′的中点,点D的运动轨迹是单位圆的一部分弧DD′,∠DCB=∠DBC=π3,因为AA′=(3-2),所以A′C=AC-AA′=3-(3-2)=2,又A′B′=2,从而A′C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D′CB′=π4,进而∠DCD′=π3-π4=π12,所以弧DD′的长度为π12×1=π12米.

点拨探求动点轨迹问题时,需要理清“动”与“定”,从“动”“定”中需求解题方法。

总结:(1)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这一结论是处理圆轨迹问题的常用方法。

(2) 圆弧l=Rθ(R为半径,θ为圆弧所对的圆心角)。

【例2】点P(1,0)在直线l:ax+by+c=0上的射影为点M,其中a,b,c是满足2b=c-a的任意三个实数,定点N(-3,2),则|MN|的取值范围是.

分析(1) 直线l有没有什么性质呢?其中系数满足2b=c-a。消去b,直线l可化为ax-12y+c12y+1=0,令x-12y=0,12y+1=0,得x=-1,y=-2,从而直线l过定点Q(-1,-2)。

(2) 射影点M在哪里?始终保持∠PMQ=π2,且PQ=22,从而点M在以线段PQ为直径的圆上,问题转化为圆外一点到圆上动点M的距离的最值问题。

解如图3,根据分析可得|NA-AM|≤|MN|≤|NA+AM|,从而22≤|MN|≤42,即|MN|的取值范围是[22,42].

点拨注意隐含条件直线过定点。

总结:(1) 直线m(A1x+B1y+C1)+n(A2x+B2y+C2)=0(m,n∈R,A1B2≠A2B1)过定点,定点为方程A1x+B1y+C1=0,

A2x+B2y+C2=0的解。

(2) 直径所对圆周角为直角。

【例3】过圆C:(x-6)2+(y-4)2=8上一点A(4,6)作圆的一条动弦AB,点P为弦AB的中点.

(1) 求点P的轨迹方程;

(2) 设点P关于点D(9,0)的对称点为E,O为坐标原点,将线段OP绕原点O依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所得线段为OF,求|EF|的取值范围.

分析易知,第一问P的轨迹方程是(x-5)2+(y-5)2=2(x≠4且y≠6),第二问关键是点E、F的变化是根据点P的变化而变化,从而设点P(x,y),接下来的任务是求点E、F的坐标。

解(1) 连接PC,由垂径分弦定理知,PCAB,所以点P的轨迹是以线段AC为直径的圆(除去点A).

因为点A(4,6),C(6,4),则其中点坐标为(5,5),又圆半径r=|AC|2=2.

故点P的轨迹方程是(x-5)2+(y-5)2=2(x≠4且y≠6).

(2) 如图4,因为点P、E关于点D(9,0)对称,设点P(x,y),则点E(18-x,-y).

设点F(x1,y1),因为线段OF由OP绕原点逆时针旋转90°得到,

则OFOP,且|OF|=|OP|,即

yx•y1x1=-1,且x2+y2=x21+y21.

由yx•y1x1=-1,得yx=-x1y1.令y=-tx1,x=ty1(t>0),

则t2(x21+y21)=x21+y21(t>0),所以t=1.

因此点F的坐标为(-y,x).

所以|EF|=(18-x+y)2+(-y-x)2=2•(x-9)2+(y+9)2.

设点M(9,-9),则|EF|=2|PM|.

因为点P为圆(x-5)2+(y-5)2=2上的点,设圆心为N(5,5),则

|PM|min=|MN|-2

=(9-5)2+(-9-5)2-2

=253-2,

|PM|max=|MN|+2=253+2.

故|EF|的取值范围是[2106-2,2106+2].

点拨向量性质:(1) 若向a=(x,y),则与它共线且长度相等的向量b=(x,y)或b=(-x,-y);(2) 若向a=(x,y),则与它垂直且长度相等的向量b=(-y,x)或b=(y,-x),从而点F的坐标可以根据向量性质直接得到OF=(-y,x),即F(-y,x)。

总结:(1) 点A(x,y)关于点M(m,n)对称点为A′(2m-x,2n-y)。

(2) 点A(x,y)关于直线x=m对称点为A′(2m-x,y);点A(x,y)关于直线y=n对称点为A′(x,2n-y)。

(3) 点A(x,y)关于直线y=x+b对称点为A′(y-b,x+b);点A(x,y)关于直线y=-x+b对称点为A′(b-y,b-x)。

(4) 点A(x,y)绕原点O依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所得A′(-y,x);点A(x,y)绕原点O依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所得A′(y,-x)。

【例4】如图5,已知圆O:x2+y2=1,O为坐标原点.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的顶点A、B均在圆O上,C、D在圆O外,当点A在圆O上运动时,C点的轨迹为E.

(1) 求轨迹E的方程;

(2) 过轨迹E上一定点P(x0,y0)作相互垂直的两条直线l1,l2,并且使它们分别与圆O、轨迹E相交,设l1被圆O截得的弦长为a,设l2被轨迹E截得的弦长为b,求a+b的最大值.

分析条件l1l2如何应用成为解题的关键!

解(1) 连接OB,OA,因为OA=OB=1,AB=2,所以OA2+OB2=AB2,

所以∠OBA=π4,所以∠OBC=3π4,

在OBC中,OC2=OB2+BC2-2OB•BC=5,

所以轨迹E是以O为圆心,5为半径的圆,

即轨迹E的方程为x2+y2=5.

(2) 设点O到直线l1,l2的距离分别为d1,d2,

因为l1l2,

所以d21+d22=OP2=x20+y20=5,

则a+b=21-d21+25-d22,则

(a+b)2=4[6-(d12+d22)+2(1-d21)(5-d22)]

≤46-(d21+d22)+2•6-d21-d222

=4[12-2(d21+d22)]=4(12-10)

=8,

当且仅当d21+d22=5,

1-d21=5-d22,

即d22=92,

d21=12,时取“=”,

所以a+b的最大值为22.

点拨关注图形中隐含的几何条件d21+d22=OP2=5。

总结:考察直线与圆位置关系时,通常考虑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牛刀小试

1. 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3,BC=1,E为线段DC上一动点,现将AED沿AE折起,使点D在面ABC上的射影K在直线AE上,当E从D运动到C,则K所形成轨迹的长度为.

2. 当θ取遍所有值时,直线x•cosθ+y•sinθ=4+2sinθ+π4所围成的图形面积为.

3. 已知圆O:x2+y2=1,O为坐标原点.正方形ABCD的一边AB为圆O的一条弦,求线段OC长度的最值.

【参考答案】

1. 点D在面ABC上的射影K在直线AE上,则D1K平面ABC,从而D1KAE,在翻折过程中,∠AKD始终保持直角,从而点K的轨迹在以AD为直径的圆上,如图.点K在矩形的内部及线段AC的上方,从而点K的轨迹为弧DKF,设线段AD的中点为O,则∠DOF=2∠DAF=2∠DAC=2π3,又半径R=12,所以弧DKF的长度为π3.

2. 如图,点(1,1)到直线的距离为d=4,直线始终与定圆(x-1)2+(y-1)2=16相切,从而动直线所围成的图形为圆,其面积为16π.

3. 设正方形边长为a,∠OBA=θ,则cosθ=a2,θ∈0,π2.

当A、B、C、D按顺时针方向时,如图所示,在OBC中,

a2+1-2acosπ2+θ=OC2,

即OC=(2cosθ)2+1+2•2cosθ•sinθ

=4cos2θ+1+2sin2θ

=2cos2θ+2sin2θ+3

=22sin2θ+π4+3,

(下转第55页)

上一篇:规范解题,胜利在望 下一篇:江苏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