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塑造

时间:2022-06-28 12:30:13

摘要:本文将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分析当代雕塑,得出新颖的结论。

关键词:文化;雕塑;诗意

中图分类号:J30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7-0045-01

中国古代传统雕塑以其独具的品质风貌历经几千年岁月的洗礼,不仅蕴涵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同时形象地呈现出整个华夏文明的演进历程。遍及祖国大地的雕塑遗迹,犹如一座座蕴藏丰富的艺术宝矿,期待着人们对它进行开掘和利用。

雕塑有着美术中的“交响乐”之美称。但近些年架上雕塑的观念思想化,环境雕塑的抽象西方化,“扯蛋雕塑”满地都是。加之雕塑教学西方化,以结构、比例为准绳,言出必希腊、罗马。众多雕塑家被一些评论家吹捧其做的雕塑很像国外某某大师而得意忘形, 导致中国的传统雕塑一直处于非主流的边缘状态和非正统的民间状态。导致本国文化修养的大面积沙漠化。

中国当代雕塑应立足于本国文化,以本国文化为主导,才能呈良性发展趋势。从古至今,中国都不乏典范之作,秦代陶俑造型高度写实,形象逼真具体,俑身高、胖瘦、面形、胡须、发髻、服饰的塑造甚至铠甲的编缀、鞋底针脚的刻画均丝毫不怠,力求与现实一致,散发着浓郁的自然主义写实作风;宋代,宝顶山石刻中,有许多是直接反映生活和劳动场面的雕塑,如“地域变”中的喂鸡妇女形象以及牧牛道场中的牧牛场面,刻画得栩栩如生,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民间艺术特点;汉代的《说唱俑》以及那些用手捏成的舞俑,包括那善舞的长袖,形体制作的粗糙性是一目了然的,造型既是夸张的也是写实的,以真实感为造型手段的这些作品省略了许多物质性细节而使舞姿的运动感显得更为鲜明,更为生动。这在艺术性方面不是缺点而是优点。

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与意象思维,即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传统的精华,也是打造当代中国雕塑文化,促进中国雕塑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中国古代雕塑强调统观物象的意念造型,注重线型色彩的作用,具有鲜明的东方特性。中国古代雕塑家从不奴从自然形态,寄情现实又超越现实的意象造型,把雕塑的意念空间推向有意中的“无意”,平淡中的“回味”。《马踏匈奴》这一作品,与其说是塑造马,不如说是借马喻人、托物言志。古代名不见经传的雕塑家借助于自然万物的外表之形,塑造内心的祈愿,强调作品对自然造物延伸的深层内涵,形成了“塑形脱形,意在塑外”的造型原则。

写意精神和中国传统雕塑写意的创作规范,为我们现代雕塑体系和样式的探索提供了精神支柱和图式资源,更重要的是为被学院雕塑遗忘的传统雕塑的现代转型提供了方向――写意雕塑应该是中国雕塑探索的重要方向。在这种探索中,不能不提到的是吴为山的雕塑。

吴为山的雕塑是对写意精神的自觉艺术实践。他在扎根传统文化土壤的基础上,自觉地从中西文化的全面关照出发,对中国传统雕塑的写意精神进行了现代阐释,明确地提出了“写意雕塑”的命题。吴为山被称为“现意雕塑”的作品获得了巨大成功,甚至在雕塑界引起了“吴为山现象”,其主要价值就是他用“写意雕塑”显示了我们传统文化精神所具有的活力,也为我们传统雕塑的现代转型走出了具有指导意义的重要的一步。吴为山是接受过专业的西式造型艺术训练的人,但是他在雕塑创作中,却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进行了自觉的探索,自觉地凸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尚“意”核心,抓住中国造型艺术的写意传统,创作出了一种洋溢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写意的雕塑样式。吴为山教授在《我看中国雕塑艺术的风格特质》一文中,将中国传统雕塑划分为八种风格,其中原始朴拙意象风、商代诡魅抽象风、汉代雄浑写意风、佛教理想造型风、帝陵程式夸张风和民间朴素表现风,主要特点是不求形似,注重神似,强调意象、气韵、意境的营造。他成功地把这种本土化的写意雕塑语言转换为圆雕的纪念碑式的雕塑当中,《南京大屠杀》艺术地再现了70 年前南京受到的灾难和冤屈。事实证明,中国雕塑要凸显中国本土特征和东方艺术体系,就应该立足于本国文化,以本国文化为主导,才能在借鉴西方艺术的过程中坚持东方艺术体系论,从而寻求东西方文化艺术的最佳契合点。

一座伟岸的胸像山丘般覆压在冀东平原上, 那是钱绍武先生创作的大型公共雕塑《》。这件安置于唐山市公共环境中的石雕,以恢宏的气势凸显出铁肩担道义的革命先驱的气概,给人在视觉上以动人魂魄的震撼。在造型手法上,他吸收了我国北魏石窟造像的线面结合、大气洗练的艺术特点,并兼融了南北朝石雕造型张力十足浑厚雄强的艺术特色,同时在作品中还蕴涵了“天人合一”的道家哲学思想。这件体积庞大的,既有西方当代的造型意识,又具有中国本土的传统文化精神和表现手法的雕塑,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为我们寻求具有民族特色且通过中西融合而构筑起具有中国气派的雕塑艺术探索出一条有价值意义的路子,引发了在当代背景下的雕塑大环境中对本土文化的深层思考。

真正的艺术创新都是在不断的复兴中获得。中国雕塑与自己的传统断了近一个世纪的联系,当一个提倡艺术创新和个性的时代来临的时候,恢复中国雕塑的文化精神需要我们重新回归中国雕塑的传统――写意传统。

上一篇:大众化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对策研究 下一篇:论阿瑟.密勒的创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