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教育精神之灯

时间:2022-06-28 12:30:10

点燃教育精神之灯

伟人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教育尤其如此。学校之所以美丽,不是因为有华丽的建筑、阔气的设备,而在于它是“人民的精神圣地”。

课堂之所以精彩,不是因为教师讲授得到位、学生训练得扎实,而在于它能在学生的生命里留痕。奇怪的是我们往往忽略了教育教学的思想与精神之光。尤其是中小学,课堂教学成了纯粹的“技术活”,即使是语文,如果哪个教师的课堂有那么一点儿思想含量,那么很快就会被某些人视为异端。因为在这些人眼里,教育不过是知识的冰冷传递。

幸而总有例外,总有一些教师不屈服于现实。他们不甘心把课堂变成疏离乃至扼杀学生精神生命的场所,他们一边以巨大的勇气反抗流俗,一边以强大的思想精神之光照亮课堂,开辟出一方新的教学天地。于是就有了这本《新经典课堂》。

所谓“新经典”,不是指时间意义上的“新旧”,而是指课堂教学范式上的“新旧“。在我看来,如果一节课教师与学生没有精神上的“相遇相知”,教学技术即便再娴熟,也是“旧”的;相反,即使教学技术有一点瑕疵,但是师生之间有思想的交流,有心灵的对语,那也是“新”课堂。如果一节课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还是停留在过去时代,比如灌输顺从、迷信、崇拜金钱(权威)等思想,教师即便妙语连珠,教艺臻于化境,也仍然是“旧”教学;相反,教师努力带领学生去接纳现代思想,引导孩子做一个理智健全的现代人,那么就算这个教师是新手上路,那他也是“新”教师,其课堂也是“新”教育。概而言之,“新”课堂是指那些努力满足学生思想精神需求、引导学生做一个合格现代公民的教学,如果在教学艺术上能与之比较完美结合,那它就是“新经典”课堂。

学科知识、做人之道、人生理想往往不是从书本习得,而是由教师——作为活脱脱的人——“传染”给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即便是坚硬的知识,也只有通过教师才可能变得生动可爱起来,由此才可能被学生欣然接受和领悟。这样的“新”课堂,必然不是反对知识学习、能力训练的,相反,它让知识真正获得生命力、感染力,使能力的训练变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内在需要;它必然也不是不讲究教学技巧的,只不过它倡导思想与技术的融合,让教学技艺服务于培养现代公民的教育目标。或许这样的“新”课堂不过是一种理想,那就让这样的理想之光照亮更多的人吧。发掘、收集充满理想的“新”课堂,便成了我的使命。

我一边编《新经典课堂》,一边被那些有理想、有锐气的教师不屈的行动所感动,我不能与他们同行,所能做的只是分享他们的寂寞。如果您也愿意分享一点他们的寂寞,那就请您走进他们的课堂,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从而也点燃一盏教育精神之灯吧!

上一篇:探析美国中小学的生命教育 下一篇:让每个学生都扬起自信之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