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感染科护理人员自身防护的重要性

时间:2022-06-28 07:34:35

论述感染科护理人员自身防护的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4--01

感染科是医院的一个比较特殊的科室,一方面,感染科收治了大部分的传染性疾病患者,易传播疾病,治疗难度大;另一方,护理人员经常需要对病患进行注射、穿刺、插管、采血等操作,时常暴露在传染源中,不仅威胁到护理人员身体,也给护理人员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采取必要的硬件和软件方面的防护措施,以减少感染科护林人员职业伤害,对感染科护理工作是不可或缺的。

1.危险构成

1.1 外在危险因素

病患传染危害。感染科收治的病患具有传染性,护理人员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感染,如经血液传播的乙肝、丙肝和艾滋病等病原体,可由刺伤传播和感染护理人员;另外通过呼吸道传播的空洞型肺结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非典型肺炎等病原体,可由病患的唾液传染给护理人员;其他的如霍乱、戊肝等由肠道传播,狂犬病和破伤风可由接触性传播。这些情况让护理人员被感染的机率大大增加。

药械药剂伤害。感染科日常工作中,锐器割伤和输液针头刺伤在医院比较常见,但对于感染科护理人员来说则是十分危险的。因为这些已经被污染的锐器很容易让乙肝、丙肝等这些通过血液传播的传染病传染给护理人员;另外,感染科日常消毒过程中用到的甲醛、酒精、过氧乙酸等,会使护理人员发生皮肤红肿、疼痛等反应;含氯制剂可刺激人的呼吸道、眼睛,由可能引起哮喘、皮炎等反应,对护理人员神经系统和消化道有一定的不良的影响。

其他危害。感染科护理人员日常工作中还会受到辐射危害、粉尘伤害等。辐射伤害中紫外线可伤害皮肤和眼睛,甚至引起皮肤炎和角膜炎;经常放疗病患的护理人员,稍有不慎轻则白细胞下降,免疫降低,重则分泌紊乱和造血功能损害。

1.2 内在危险因素

心理压力。感染科护理人员日常工作中一般处于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结构,工作环境压抑,经常面临职业性危害,亲人和患者的误解,致使感染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明显大于其他科室。在感染性疾病高发季节或突发中东呼吸综合征、非典型肺炎等特殊传染病时,护理人员在繁重的工作之外,还需要接受相关知识培训,以应对相应的传染性疾病,又无形中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

护患纠纷。随着医学模式转变,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已在临床实践中推广c应用,但在实施过程中,一些护理人员不能正确运用护理程序服务于病人,尤其在沟通方面缺乏技巧,主动性差,遇到工作繁忙时限于时间和精力,与病人交流沟通少之又少,不能满足病人的心理需求,造成病人及家属不理解或误解,使自己处于被动中。

2.防护措施

2.1 严格执行操作流程。护理人员要严格遵守医疗技术操作程序,规范使用隔离防护用品,如一次性手套、隔离服等;护理人员对病患抽血化验或者接触到病患污染物时,必须戴口罩手套等防护措施,有条件的话可以戴护目镜和防渗性口罩;护理人员要定期检查身体,认真落实预防接种工作,如乙型肝炎疫苗或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等。

2.2 提升自身防护意识。护理人员被传染性疾病感染,除了一些客观因素造成外,自身防护意识不强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因此,加强护理人员的岗前培训、真实案例讲解,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参加职业性损伤等相关业务学习,使护理人员认识到提升自身防护意识的重要性。良好的自我防护意识的提升需要长时间的养成,不可一蹴而就,尤其是刚参加工作护理人员更需要从一开始养成良好的自我防护意识。

2.3 加强药械药剂管理。感染科日常使用的消毒剂一般具有高刺激性、易挥发性等特点,护理人员在使用的时候要严格按照消毒剂的配制和使用流程。护理人员在使用消毒剂过程中要做好防护,若不慎溅入眼睛里,应使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做进一步处理。医院要建立完备的药剂使用制度,为护理人员提供制度上的保障;药械的使用过程中要避免注射器针头、玻璃碎片刺伤,规范操作流程,并加强业务安全培训。

3.讨论

综上所述,由于感染科护理人员工作中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并存,需要多种措施多管齐下,才能保护好护理人员的安全。通过严格执行操作流程、提升自身防护意识、加强药械药剂管理来把职业危害降低到最低水平;改善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提升生活质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唯有如此,才能减少感染科护理人员职业伤害,确保职业安全,并确保护理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凌峰 浅谈感染科护理工作的风险及对策[J].生物技术世界.2015.12

[2]杨斐,杨小燕 感染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与防范措施[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07

[3]陈霞 李正兰 感染科医务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安全防护[J].现代医院.2016.03

上一篇:氨溴索不同给药途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 下一篇:针灸用于功能性便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