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投资我创业吧

时间:2022-06-28 06:29:46

老板,投资我创业吧

美国硅谷盛行两种价值,其一是不要有“非我发明就不用”的排外心态;其二是“吃自己的狗食”,勇于当自己产品的第一个使用者。

前几天的餐会上,坐我旁边的是一位上海的网络公司创业家,因为我们两位早到,就聊了起来。他去年刚从麻省理工学院拿到博士,就回大陆创业,而且第一笔钱是尼葛洛庞帝(Nicolas Negroponte)投的。这位老兄在MIT的硕士和博士研究都在媒介实验室(Media Lab)进行,而尼葛洛庞帝正是这个实验室的创办人和主任。老尼在8年前曾投资另一家大陆网络新创公司,叫搜狐,创办人张朝阳也是MIT的博士。

这位老兄告诉我,老尼个人投资的新创公司有50多家,而且这些公司的创办人绝大多数都是媒介实验室出来的。这倒引起我的兴趣,老尼是一个学校实验室的主持人,哪来这么多钱?而且怎么会想到去投资自己的学生?

我不清楚HIT付给老尼多少年薪,但是媒介实验室一年能从全球企业募到近亿美金的赞助经费,校方给他的薪水应该不差。而且老尼本人也担任多家知名企业(像摩托罗拉)的顾问和董事,这部分的收入估计也很可观。总之,老尼是个有钱人。

至于他投资自己的学生这件事,我觉得很了不起。我在1999和2000年间,曾三度到MIT采访,跑了电机系、都市规划研究所、人工智能实验室、计算机科学实验室和媒介实验室等单位,因而了解MIT的创校之初,宗旨并不是钻研高深技术,而是应用技术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强调动手实作。实际上,Massachusetts lnstitute of Technology翻成麻省理工学院并不准确,因为它名字中没有Science或engineering,既无“理”也无“工”,翻成麻省技术学院或麻省科技学院还清楚一点,也更接近创办人当年的想法。

既然它的办学宗旨是以现有技术解决生活中的困难,那要检验它所教育出来的学生,是否符合这项要求,最直接的就是老师敢不敢投资你自己教出来的学生。老尼显然是有自信的,它的实验室接受来自Sony、Microsoft和Intel等数十家全球企业的经费赞助,做出来的东西自然要有市场价值,而这些计划都在这些学生手中完成。

MIT校内每年还会举行50K创业大赛,鼓励学生组织团队,提出有市场可行性的营运企划书和产品雏形,并慎重邀请评审打分数,从中决选出好的作品。我记得在1999或2000年时,获胜团队后来成立了Akamai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也很成功,直到现在股价和业绩表现都不错(纳斯达克代号是AKAM)。

在台湾和大陆,不管是在大学部或研究所,都称指导教授叫老板,因为他掌管你的研究方向、工作进度和有没有研究经费可拿,更重要的是,毕业论文能不能过,最后得由他说了算。在这种制度下,研究成果到底是为什么目的?纯学术或市场机会?我相信大多数念过研究所的人都和我一样,搞不清楚,反正老板能从哪里挖到研究经费,就做什么,也就决定你毕业论文的题目。

因此,老板敢不敢为你背书?恐怕很难。他自己光为了升等要凑齐论文点数和找新的研究经费来源,已自顾不暇,就算升上教授,接下来也还有系主任和所长等职位要争,投资自己都来不及,哪里有空去投资学生?

我曾认识台大管理学院江炯聪教授,他是MIT史隆管理学院毕业的,在台大教课时就鼓励学生出去创业,而且自己也投钱,像早年创办资讯人的贺元,以及创办龙卷风的赵国仁,都是他的学生。投钱多寡是一回事,但这显露老板的自信。不过这是极少数。

美国硅谷盛行两种价值,其一是不要有“非我发明就不用”(Not Invented Here)的排外心态,别人的好东西也要给予肯定;其二是“吃自己的狗食”(Eat Your Own DogFood),勇于当自己产品的第一个使用者,自己喜欢别人才会喜欢,尤其后者更是创业家必修的一堂课。

那天在饭桌上听完这位老兄的创业故事后,我不禁回想,当年如果我的指导教授敢大胆投资我,也许今天有些事情会不一样了……

上一篇:上海战役 第5期 下一篇:胡星斗 寻找中国的“弱势群体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