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高职高等数学课的教学探讨

时间:2022-06-28 05:15:17

五年制高职高等数学课的教学探讨

摘 要:在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中,高等数学既是难点,也是重点。它参照了高中基础,同时其内容和模式也没有真正与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特色相符合。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分析了五年制高等数学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改革和实践的思路,希望和同行之间进行交流和学习。

关键词:高等数学;五年制;教学实践;评价方法

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五年制高职高等数学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素质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职业生涯及专业课程的发展,意义非常重大。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五年制高职高等数学受传统教学的影响,也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高等数学课的教学进行了探索。

一、五年制高职高等数学课的教学现状

1.教材不适应学生的专业需求

目前,五年制高职高等数学教材还对计算问题大篇幅地安排,同时课本中的例题难度也相对较大,让学生望而却步,耗费师生时间。教材内容没有关注学生的专业要求,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帮助不大。

2.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作为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生源多数都是初中毕业生,生源质量偏低。因为学生不具备扎实的基础,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具备一定的学习方法,所以接受新知识较为困难。同时,学生普遍认为高等数学的学习对所从事的工作岗位没有较大的作用,所以学习的主动性欠缺,不具备较高的积极性。

3.教师教学方法的单一

一些教师对教材的掌握不熟练,没有透彻理解教材的内容,对于这门课程有抵触情绪,不愿意讲授。还有一些教师习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只注重训练学生的运算技能和讲授公式及定理等,而不注重讲解在实际中应用的知识点。这种单调的教学方法和理论化的应试教育,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产生了抑制作用。

二、五年制高职高等数学课的教学实践

1.改革教学内容,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为了使学生对高等数学有一个系统的认识,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所需要的知识,应遵循“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适当删减原有教材中一些偏难的内容。更加具体化和直观化地学习基本定理和概念,注重训练学生积分、导数运算的基本技能。为了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将学习的难度降低,不必过多地追求运算的技巧。立足于不同的专业特点,根据高数教材中实际应用的部分内容,对一些密切联系专业的例子进行设置。若时间和条件允许,还可以课外小组的形式,开设选修课,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思想,对数学的发展历史有更多的了解。在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下,将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出来。

2.改进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直以来,在高职数学课堂上,往往只注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长此以往,就形成一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即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这个问题是比较严重的。长期以来,高等数学教学都是重视传授定理推导、注重讲授定义的概念,老师还是依靠板书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样在课堂上不仅占用了大量的时间,还降低了教师讲课的效率。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现状,可对多媒体教学手段加以适当运用,使课堂教学声情并茂,教学内容也更加生动、直观和形象。学生既不需要死记硬背那些枯燥的共识、定理和定义,同时也能使高等数学内容多、课时少的问题迎刃而解。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增设数学实验课,先讲解数学软件的基本知识点,让学生理解数学软件的工作原理,然后讲解使用方法,使学生对用软件处理数学问题产生兴趣,从而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通过对数学学习方式的改进,使学生能够兴趣盎然地探索数学活动,进而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培养。

3.更新考试考核方法,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在数学体系的构建中,成绩考核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活动,能很好地体现教学理念。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时,不但要关注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的程度,还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加以关注,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目前的评价方式只是结合了平时表现和期末考试成绩,这种评价方法只会使学生为了获取高分而机械地学习。

为了彻底改变五年制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需要坚持不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对高等数学的知识结构特点有更好的了解,对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断进行探索,才能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真正提高高等数学教学质量。本文从教师、学生和教材几个方面,对五年制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从创新考核方法、改进考核方式和改革教学内容几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

参考文献:

[1]梁飞.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学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 科技资讯,2012.

[2]廖红菊.高等数学课程考核评价改革之探讨[J].考试周刊, 2010.

上一篇:如何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 下一篇:掌握职高学生心理特点,培养语文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