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网球俱乐部的管理

时间:2022-06-28 02:57:53

精英网球俱乐部的管理

我12岁开始打球,原来是辽宁网球队队员,到18岁时就到北京体育大学读了本科,毕业之后到分配上海交通大学做了三年的体育老师。然后出国到加拿大读了体育心理学硕士,回到上海之后,依旧很热爱网球,于是从最基础的教练做起,04年正式创业,成立了网球学校。

俱乐部成立到现在7年了,我觉得我的俱乐部还是在起步阶段,但是也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这段经历。

我的俱乐部经营到现在。如果有任何的功劳,那功一定在管理上,而劳必然在营销上。这里所谓的劳并非指吃苦耐劳,而是靠每一天的执着工作。现在回头看看,从12岁开始,网球已经陪伴我27年,但这也是打网球的一个特点。网球本身就没有捷径,而且耐心和重复也是网球最基本的要素。所以说,我只是提出这样两个题目。功在管理呢,一是管物。即管理资金、场地、前台后台的行政支持等。二是管人,虽这么说,但我觉得人是管不了的,但是可以梳理。所以在人这一方面,是需要制定规范的。把教练员真正当做发展中的人来看,在我们俱乐部,招教练员第一是不看他打球的技术,而是先聊天,通过对话可以了解他的为人,因为做教练主要是责任心,击球姿势规范是次要的。所以我们的核心教练员几乎都已经结婚或拥有一个长期稳定的女朋友。虽然这只是很小的一点,但也反映了我们教练员所需要的责任心的特质。

前面已经提到,劳并非指吃苦耐劳,而是面对一份工作,你还是要很享受它,热爱它,这样它才会给你带来乐趣。即使你很刻苦的工作、加班加点,但是你都不会觉得累。如果把工作做到很苦、很怨,那就有点得不偿失了。我个人到现在为止,对这份工作还是充满着热情,每天都能很投入的工作,所以还是很幸运能从事这份行业。营销方面,我认为一个是“算”,数字是最反应实际情况的,所以我很钦佩曹总的俱乐部(博德维)数字化管理方式。虽然不能和大俱乐部相比,但是我们每天在观察数字的时候都能发现俱乐部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还有一个是:学方法,透思路。个人觉得,一个企业或团队能不能长期走下去,是和思路的开放程度有关的。不怕你起点低,而是怕你不肯听。不肯学。如果没有学习的活力和开放程度,那这个企业是肯定走不长的。我们所有的工作人员对各自的工作定位都是不一样的,他会想到他每一个动作都会影响到俱乐部,所以这个思维方式的改变,让整个企业充满活力。很多工作人员在下班后还是愿意留在单位继续帮忙做,这点是我很欣慰的。所以一路走到现在,要感谢的,都是俱乐部的员工,和社会的支持。

上一篇:莎拉波娃:黑天鹅 下一篇:优山美地 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