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及应对

时间:2022-06-27 11:49:2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及应对

【摘要】本文主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个性需要被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错位、大学生主体地位被忽视等人文关怀缺失现象进行研究,并探讨相应得到应对策略,从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应对策略

人文关怀是指将人的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尊重、关心、肯定、理解并关注人的基本生活、情感等,从而促进人的内在价值的提高,潜能的发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人文关怀对于解决学生心理、思想问题,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养等提高有着重要作用。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

1.1大学生主体性被忽视

目前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教育者仍然为主体,而学生为被动接受的对象,高校教师通过灌输的的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等教育给学生,通过辅导员宣传教育、思想政治道德理论课程等,将理论知识告知学生。教师教学为了完成任务,而学生学习为了学分,这就导致教学过程功利化、程序化,学生对学习的理论知识,兴趣不大,同时不能理解,而学生在学习中的观点未能够得到表达,因此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其自我特点、个性被制约,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1.2忽视大学生实际生活问题

目前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主要是通过形式、理论上的宣传而进行,然而学生的实际问题并未被关注及解决。大学生普遍存在人际交往、感情、就业、爱情价值观等问题,部分贫困生心理问题更加严重,不利于高校学生的发展,然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则关注度较低,导致学生未能够感受到被呵护、关心。

1.3教育方法单一,教学方式枯燥

目前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为课堂教育,方式单一而枯燥,这就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较差。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忽视了情感教育的渗透,大学生的情感需求及情感心理未能够得到满足,大学生自我情感塑造及培养未能够被重视。高校未能够通过校园文化等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忽视了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念、思想品质及实践能力的培养等,导致学生情感、心理及情绪等未能够被关注。

2.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乏的原因

2.1高校未能够充分重视人文关怀作用

高校及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对学生的思想观、政治观及道德观进行培养和塑造,而忽视了意志、情感及行为等力量,导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缺失。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重视形式而忽视实际效果,重视理论而轻实践,教师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忽视了学生受到的真正的启发及影响。

2.2理论研究匮乏、实践经验缺乏

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研究理论较少,多是传统的教育理念,对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现状研究资料较少,同时未能够透彻的挖掘原因,导致针对性策略较为缺乏,无可行性及科学性的指导理念。而实践上,高校教育者在与学生沟通交流时,常忽视人文关怀理念,不注重学生内心情感、个人饮食的保护,对学生进行情感关怀时忽视了学生个性、感受及自我意识等。

3.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缺失应对策略

3.1转变观念,以人为本

高校教育者要转变传统观念,充分认识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重要性,从而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在宣传及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时,需要将“人”作为活动的出发点及落脚点。将学生的全面成长作为主要目标,同时对学生思想、政治、价值观进行教育,又要关注学生情感、心理等。教师在引导时需要注意学生个性的尊重及张扬。

3.3丰富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理论

理论是指导实践的基础,因此高校必须用丰富的理论去指导实践,教育者对人文关怀的知识进行不断的学习,充分的充实自身的理论内涵及功底,同时不断的转变观念、拓展思维视野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系统性、科学具体的指导理论。高校教育者要认识到人文关怀的内涵,注重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走出情感、心理的困惑,从而获得学习、生活的幸福感及成就感。

3.4深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实践操作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高校教师在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理论基础的同时,需要将实践操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方法,教师在工作中要真正的关心学生出现的问题,真正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可能面临的各项心理及思想问题。高校可组织成立心理咨询室等,由经验丰富的教师、学生干部或者学生自身等作为咨询人员,高校对组织人员进行培训,从而使其能够具有扎实的心理咨询技能及知识,更好的对学生进行疏导,同时使学生能够培养积极乐观的态度,塑造健康的心理素质。同时高校要充分重视社会、家庭等力量,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的能力。

结束语

人文关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对于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更好开展有着重要作用,是为国家培养四有新人的有效措施,因此高校及高校教育者需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理论及实践进行不断的探索,从而真正的关注、爱护学生,实现学生身心的全面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马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策略,2011(07).

[2]王丽莉,张思悦.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途径[J].世纪桥,2011(5).

上一篇:《营销策划》课程建设的改革与探索 下一篇:基于问题导学的“学讲做”教学方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