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电动葫芦事故引发的思考

时间:2022-06-27 11:01:22

一起电动葫芦事故引发的思考

摘要:操作人员在操作电动葫芦吊运机床工件进入清理抛丸机内部工作之前,电动葫芦经过环行轨道之后由于吊运工件的重心的变化造成了电动葫芦爬轨,最终电动葫芦脱离工字钢轨道,连同工件一起发生坠落。

关键词:环形轨道半径、重量不平衡、爬轨、坠落

2013年7月黄山某机床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名工人在用钢丝绳电动葫芦吊起机床工件,在进入抛丸清理机内部工作之前,整个电动葫芦连同工件一起坠落,由于操作人员在安全的工作区域操作。未造成人员伤害,电动葫芦整体坠落之后已经损坏严重。

该电动葫芦制造单位为江阴某起重机械有限公司,;该电动葫芦安装于江苏某除锈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Q3730-4型双吊钩式抛丸清理机上,用于吊运机床工件进入抛丸清理机内部清理,完成后再由电动葫芦吊运出来。设备基本参数中额定载重量:3t ;起升速度:8m/min ;起升高度:6m;运行速度:20m/min。

调查人员达到现场时,现场已经拉起了警戒线。使用单位在电动葫芦发生坠落之后,就立即拉起了警戒线,并派专人看守,保持了电动葫芦坠落之后现场原样。现场坠落的钢丝绳电动葫芦的作用是吊运机床工件进入抛丸清理机内部工作、清理结束后再把工件吊出来。电动葫芦的运行轨道是由两条环行轨道加一条共用的直线轨道组成,采用两条环行轨道的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环行轨道与直线轨道是采用两段短的环行轨道与直线轨道进行换轨联接的。

发生坠落的电动葫芦在如图1所示的左侧环行轨道运行。

经现场检查确认:1.该钢丝绳电动葫芦为起重机械,未进行安装告知和检验机构检验。

2.坠落下的电动葫芦的两端盖变形,有破损,起升钢丝绳有被砸伤的痕迹,这些损伤是电动葫芦在坠下后碰撞在机床工件上和抛丸清理机的入口后造成的。

3.电动葫芦的运行电动机和在工字钢轨道上运行的整个运行机构联接完好无损,排除了电动葫芦因运行机构的运行车轮脱落造成电动葫芦坠落的可能性。

4.根据机床工件坠落在地面上的位置和操作人员的描述来判断,排除了环行轨道未闭合造成电动葫芦坠落的可能性。

5.现场测量了电动葫芦在轨道运行的两单轮缘车轮的内缘距离为105mm,两车轮的顶面距离为47mm,车轮顶面至车轮缘的距离为29mm(如下图2所示),工字钢的直线轨道宽度为100mm,工字钢环行轨道宽度为96mm,环行轨道的半径为1.5m(说明书要求至少为2m)。

根据现场工字钢轨道上的运行磨损痕迹判断(如下图3所示),电动葫芦在坠落之前有爬轨的现象。电动葫芦运行至环行轨道与直线轨道联接处,由于环行轨道半径小于说明书要求,造成了运行不平稳,葫芦运行机构的两侧重量不平衡也加剧了葫芦的运行不平稳(如上图1右侧所示),此时吊运机床工件的重心也发生了变化,造成了电动葫芦爬轨现象,造成了运行车轮脱离了工字钢轨道,在工件重心不断摇摆变化的过程中,运行车轮也在摇摆,造成了运行小车车轮脱离轨道,造成了电动葫芦坠落。

此次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1. 钢丝绳电动葫芦投入使用前,未告知特种设备监察部门、未经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检测。

2. 钢丝绳电动葫芦在有环行轨道时,环行轨道最小半径不符合制造厂说明书要求。

3. 钢丝绳电动葫芦上的两侧重量不平衡。

4. 钢丝绳电动葫芦运行过程中有异常现象未及时报告安全管理部门。

预防同类事故再次发生的措施:

1.钢丝绳电动葫芦投入使用前,应当告知特种设备监察部门,经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检测合格才可使用。

2.钢丝绳电动葫芦在有环行轨道时环行轨道最小半径要符合制造厂说明书要求。

3.钢丝绳电动葫芦的两侧重量应保持平衡。

4.运行过程中发现设备有异常现象操作人员要及时报告。

上一篇:浅谈HRBP的角色定位与能力素质要求 下一篇:现阶段我国人事档案管理的改革问题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