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死亡的边缘

时间:2022-06-27 10:09:17

初中的生物课上曾经学过,医学上鉴定死亡的依据是:脑死亡――不可逆转的脑昏迷和脑坏死。那时候我就在想,是啊,不停运转着的思维所依存的大脑都已失去运转,那么它所存在的躯壳也只能选择腐烂了吧。

可是那时我还太小,无论作怎样的思考,我都无法确切地感知死亡的存在,总觉得它是那么的遥远,对我来说死亡只是一个概念,甚至天真地认为我可以足够幸运,我的亲人可以躲避。

然而,外公外婆间隔不到两年的相继辞世却给了我沉重的打击,我突然明白,原来我的亲人并不是幼时所想象的那样,能长生不老,能永远相伴于我的左右。我开始意识到,死亡其实离我很近很近,它的气息甚至清晰可闻。我不是神仙,无法抗拒它的到来,对于它我无能为力,我也无法坦然地接受它的到来,无法达到庄子那样的境界――面对妻子的死亡可以泰然自若,甚至引吭高歌。

也许这就是人生。我们无法选择何时出生,也无法预知何时死亡,即使如此,却还有那么多的人甘愿选择自我毁灭,其中不乏优秀者:海子怀揣四个橘子卧轨;梵高割下左耳又用子弹洞穿了自己的腹部;海明威更是残忍地将手枪塞进嘴里,毅然决然地扣动扳机……关于这些文化名人的死亡“动机”,我不得而知。纵使世人众说纷纭,我仍无法确定一个可靠的答案。我只是在想,他们真的那么迫切地想要接近死亡吗?真的只能用死亡才能终结人生,圆满自我?或许还是因为他们离我过于遥远,我无法认知。

中考前夕,我经历了一起发生在身边的自杀事件:隔壁班的一个漂亮女生自杀了,还是选择了一种令她面目全非的方式――跳楼。当我得知那个消息的时候,我仿佛听到了轰鸣的火车声,突兀的枪声,还有头盖骨被掀飞的声音。原来真的有人愿意轻易放弃只能经历一次的宝贵生命历程而甘愿选择那虚无缥缈的死亡。

不管是海子、梵高、海明威,还是隔壁班的那位女生;不管是滚滚车轮、黑亮的手枪,还是坚硬得令人晕眩的地面,面对死亡时,人们一定需要极大的勇气。可是,这种勇气难道不是一种懦弱――一种不敢正视或坦然接受生命瑕疵的懦弱吗?死者固然得到了解脱,但他们却将死亡的阴影留给了生者,这难道不是死者懦弱留下的一种残忍吗?斯宾诺莎说:“自由人最少想死,他的智慧不是关于死的默念,而是对于生的沉思。”我赞成。其实只要心得到了解放,获得了自由,人又为什么要甘心做死亡的奴隶?一位热爱咖啡的名人曾对一起自杀事件发表过这样一句评论:“如果那时他回头了,那么他便可以在慵懒的午后品尝一杯香浓的咖啡。”真的很经典。我想说这话的人一定是位豁达且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智者。是啊,有时,生死往往存在于一念之间,人们可以选择走向死亡,也可以选择转身享受美好的生活。

站在死亡的边缘,当凛冽的狂风呼啸而过时,我相信,转身离开一定是躲避狂风的最好方式。

上一篇:日落西山红霞飞 下一篇:阅读·积累·精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