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琵琶曲《十面埋伏》的发展浅析

时间:2022-06-27 09:26:44

对琵琶曲《十面埋伏》的发展浅析

摘 要:谈及琵琶乐曲,大多数听众的第一反应莫过于《十面埋伏》、《高山流水》和《春江》这几首古曲。那么在要弹奏这些曲子,就先要明白这些曲子的定义和内涵。传统的琵琶乐曲可划分为“文曲”和“武曲”两大体裁。文曲的速度较为缓慢,旋律抒情优美且节奏缓慢稳定,常用推拉吟揉等技巧,靠的是左手的功力。能够描绘出如诗如画的情景和抒发作者内心细腻的情感。《诉-琵琶行》与《汉宫秋月》、《大浪淘沙》等曲目最具有文曲代表性。而武曲则截然相反,它的速度通常较快,旋律和节奏复杂多变,艺术形象鲜明,需要左右手配合演奏,主要以右手的扫弦为主,善于表达激烈的情绪和雄伟的气势,有时还带有分段标题,使得乐段分明和曲目结构完整,像《龙船》、《霸王卸甲》和《十面埋伏》等。其中《十面埋伏》是最具代表性也是流传最久远的琵琶古曲。

关键词:十面埋伏;琵琶曲;流派

中图分类号:J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5-0109-01

《十面埋伏》这首曲目描写的是当年楚汉相争在垓下决战的历史场景。这是我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战役。据《史记》载,在垓下大战中,刘邦的汉军以30万的大军包围了只剩下10万人马的楚军,并设“十面埋伏”的阵法,将地处四面绝壁的垓下大营团团包围,使项羽陷入重围。深夜,张良箫声四起,汉军利用四面的楚歌来瓦解对方的斗志。楚营的官兵听到熟悉的乡音,思念父母妻儿之情油然而生,又见内无粮草,外无救兵,于是纷纷逃走。夜半时分,自知败局已定的项羽与虞姬诀别,仓皇突围。刘邦命数千铁骑穷追不舍,最后,在乌江边展开了生死决斗,项羽终因寡不敌众,拔剑自刎,汉军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中国琵琶流派众多,有直隶派、浙江派、无锡派、崇明派、浦东派、平湖派和汪派等,各派记谱流传的《十面埋伏》有十几种多,不同流派演奏的风格特征和技法都有所不同。现今较为广泛传承的只有崇明派、浦东派、和汪派了。

崇明派的代表琵琶家有刘天华,黄秀亭,曹安和等。崇明派的《十面埋伏》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战前、交战和战后。

战前:1《列营》 2《吹打》 3《吹打》 4《吹打》 5《排队》

交战:6《埋伏》 7《小站》 8《大战》

战后:9《败阵》 10《乌江》11《奏凯》 12《争功》13《回营》

崇明派把《吹打》分为三个部分演奏,旋律与其他派别有所不同,在《大战》中用了绞四弦的方法,这种演奏法很能渲染气氛,是其他派别未曾用到过的。

浦东派的主要艺术特征为:演奏武曲气势雄伟、演奏文曲沉静细腻。尤其是弹奏武曲,往往运用大琵琶,讲究开弓饱满、力度强烈,固而保存和发展了一些富有海派特色演奏方法。浦东派的《十面埋伏》共十八段,分为三大部分。

战前:1《列营》 2《擂鼓》 3《掌号》 4《放炮》 5《吹打开门》 6《点将》 7《排阵》

交战:8《埋伏》 9《小战》 10《大战》11《呐喊》 12《重围》

战后:13《传号》 14《败北》 15《鼓角声》 16《乌江》 17《奏凯》 18《收阵回营》

汪派,别名上海派,此派是唯一一个以人名命名的流派,创始人是汪昱庭先生。汪派《十面》中最具特色演奏技巧有“凤点头”,为音乐形象增添了紧张激烈的氛围。而且他们收录的《霸王卸甲》一曲中的引子部分也引用了此技法。另外,他们创造的上轮指法也被广泛运用于发展的曲目之中。其次,他不拘泥于传统奏法,对古谱加以精心修改,使之更为精练,取得了比以往更好的效果。汪派琵琶的演奏刚劲有力,感人颇深。汪氏整理出来的琵琶谱流传甚广。其中,汪昱庭先生对《十面埋伏》进行了精细的改编,自我发挥创造,独具汪派特色。全曲扩展为二十一段。

战前:1《列营》 2《分营》 3《擂鼓》 4《掌号》 5《放炮》 6《吹打》 7《点将》 8《排阵》 9《走队》

交战:10《埋伏》 11《小战》 12《大战》 13《呐喊》 14《垓下重围》 15《四面伏起》

战后:16《传号收军》 17《项王败阵》 18《乌江自刎》 19《汉军奏凯》 20《诸将争功》 21《得胜回营》

除此之外,还有一位新派琵琶大师――刘德海,他被大家称之为老顽童。刘德海先生最早接受音乐教育是受江南丝竹和江南民间戏曲音乐的熏陶,对江南民间音乐有着深刻、鲜活的理解,又继承了他第一位琵琶专业老师,浦东派林石城先生清丽灵巧的琵琶演奏风格。随后,他又随杨大钧、曹安和、孙裕德等名师学习。这些名师中,杨大钧属平湖派、曹安和属无锡派、孙裕德属汪派,而曹安和是刘天华的嫡传,刘天华曾得到崇明派沈肇洲的亲授,因此,江南琵琶“五大派”(无锡派、平湖派、浦东派、崇明派、汪派),刘先生都认真学习过,“转益多师是吾师”,所以,刘德海先生的琵琶演奏风格是集江南派琵琶的大成,也被我们称之为新派。他的《十面埋伏》可以说是简短的演奏版本,但与传统流派浦东、平湖、崇明、汪派四个传派相比更能让听众听懂音乐普及传统音乐。不仅较好地保持了汪派武曲铿锵有力、气骨不凡的气质风范,而且继承了传统艺术的各派之长,创造性地经过浓缩删减,运用新的演奏技法,使乐曲各段变得简洁精炼、脉络清晰景,短短五、六分钟内就能将广大听众置身于公元前年楚汉相争、刀光剑影、千军万马的古战场面如临其境。现在人们在演奏中都偏爱演奏刘德海版本的《十面埋伏》,篇幅短,技巧性足,表现力到位,也是琵琶古曲的继承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琵琶文化论坛.

上一篇:唐三彩艺术特色及鉴定要点分析 下一篇: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艺术特色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