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教学法在小学情绪辅导中的应用

时间:2022-06-27 05:35:45

共情教学法在小学情绪辅导中的应用

一、小学情绪辅导心理活动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学龄期间,儿童的情绪发展速度是惊人的。他们的许多情绪技能,例如控制消极情绪的能力、表现出不同于真实感受的“表面情绪”或“情绪外壳”的情绪保护和调节能力等,在5~12岁之间飞速增长。情绪辅导是小学心理辅导活动课的七项主要内容之一。

美国国家精神健康与特殊教育联盟曾经指出,儿童如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表现出五类症状:(1)没有学习知识的能力;(2)不能与同伴和老师建立或是保持一种愉快的关系;(3)在正常情况下作出一些不恰当的举止和行为;(4)长期表现出不高兴和失落的情绪;(5)有身心失调的症状和趋势,就构成“情绪与行为失调”(E/BD)。“情绪与行为失调”(E/BD)是儿童成长中的一种病态。

小学的情绪辅导心理活动课要解决的情绪问题轻得多,表现在:上述五类症状间或出现,但程度较轻,症状不集中,破坏性影响持续时间不长,而且往往和具体的问题情境密切关联,伴随着儿童的成长能得到自主的、平缓的解决。另外,在课堂教学中对儿童的情绪辅导,更应从发展儿童健全个性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因为事实上,儿童发展中的情绪问题反映的不仅是儿童应对能力的不足,而且往往是他个性上存在某种有待获得成长的缺陷。

因而,小学情绪辅导心理活动课的主要辅导目标可以定位在四个方面:

1.澄清认识:帮助儿童认识自己情绪的生理表现、言语表达、行为后果;发现同伴中的情绪共性,建立对个体和群体情绪的客观认识。

2.丰富情感:帮助儿童理解自身和他人的情绪,悦纳正常的情绪波动,自觉抵制不良的情绪反应。

3.培养行为:帮助儿童探讨对情绪问题的积极行为反应和消极行为反应,提高儿童情绪管理的能力。

4.完善个性:引导儿童借助团体的助力调整自己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帮助儿童克服不良情绪的同时,渗透健全个性的培养。

二、设计情绪辅导心理活动课的主要理论依据

根据认知心理学关于认知过程影响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活动是学生认识知识、社会及自身的重要手段,也是发展完满平衡的人格的现实基础。可以通过设计和运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活动的主题、空间和途径,使儿童通过活动与他要认识的各种客体联接起来,充实儿童的生活经验,发展儿童的认知结构、情感体验和行为方式,调和儿童有限的认识水平和他们快速的社会化进程之间的心理冲突。

其中,贝克、D.麦肯鲍姆等人提出的认知转变疗法、自我指导训练、合理情绪疗法、应对技巧训练等方法,都可以应用于情绪辅导心理活动课的辅导过程之中。

三、“活动-体验-内省”共情教学法

从以上认识出发,笔者在小学情绪辅导心理活动课中尝试提出和运用了“活动-体验-内省”共情教学法。共情教学法的主旨是:在情绪辅导心理活动课中,为疏导学生一定的、富有共性的情绪困扰,由教师设计和发起团体心理活动,借助团体的助力对儿童“顺其所思,予其所需,同其所感,引其所动,扬其所长,助其所为,促其所成”。其中的“共情”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教师关注解决学生中富有共性的情绪问题;二是教师以共情和同感的心理辅导技术关怀学生的情绪体验;三是共情教学法不是教师单方面采取的教学行动,教师设计和发动、学生共同参与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团体助力,是情绪辅导心理活动课堂的主流力量。

共情教学法的落实,离不开“活动-体验-内省”三个关键环节。“活动”是教师设计和发动的、把学生与他要认识的情绪问题联接起来的重要手段;“体验”是教师引导而发生的、学生作为主动的人对实际生活与情绪问题情境的再次经历和复演;“内省”是教师促成的、学生认知结构、情感体验和行为方式的重建。

这三个环节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但是,根据不同的情绪辅导需求,可以各有侧重,组合成各有针对性的情绪辅导心理活动课型。

(一) 活动体验式课型

这类情绪辅导心理活动课,针对学生体验不足的某一类情绪情感,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参与体验某一类情绪情境,丰富感受为主。有如下特点:

1.心理辅导环节等同于团体活动环节。团体活动设有富有情趣的标题和内容;活动过程采用角色扮演、音乐渲染、漫画再现、录像辅助等多种多样的轻松游戏;在课堂40分钟内,给学生充裕的游戏空间,甚至延伸至课外。

2.教学引导指向深入的体验,注重让学生在精心设计的、浓缩或复演社会生活经历的体验中自娱自悟。

3.教师在组织活动体验式课型时,需要预防的主要问题是:学生“快快乐乐地上了,混混沌沌地走了”。活动后教师可以采用的分享提纲,主要指向活动本身。

典型课例:《感恩母亲》

活动目的:

通过体验式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母爱的无私,体验母爱的情感,懂得爱的责任,学会爱的奉献。

备选活动:

1. 重温母爱:母爱负重7日行。

2.音乐活动:《感恩的心》,教师讲述这首手语歌的背后故事,学习手语歌。

3.爱心问卷:10分钟速答母亲的生日、母亲的爱好、母亲最喜欢吃的菜、母亲最喜欢的颜色、母亲的性格。

分享提纲:

1.你在负重(音乐、调查)活动中有什么体验?

2.能用你的动作、表情、语言表达出你对母爱的感受吗?

(二) 体验内省式课型

这类情绪辅导心理活动课,针对学生认识不清的某一类情绪情感,以“选择游戏-投射行为-释放情绪-澄清认识”为主。有如下特点:

1.心理辅导环节提供体验式的团体心理活动,结合活动体验,对某种情绪问题进行品味、感悟,形成正确的、全面的或者深入的认识。

2.教学重点在于游戏活动后的品位、感悟、情感激发和认识深入。

3.教师在组织体验内省式课型时,需要预防的主要问题是:防止思想政治课的倾向,而更多地关注学生作为“人本身”的心理反应。

典型课例:《走出考试焦虑》

活动目的:

1.使学生认识到考试既是学习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又是人生中一件极为平常的事,大家都会遇到。

2.使学生明白考试焦虑会带来危害,同时学会用一些方法自我调节考试紧张的情绪。

3.使学生通过活动释放考试压力,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教学过程(节选):

1.配乐活动:心理放松操。

2.情境再现,看录像回忆考试焦虑的情绪(共情)。

师:是不是感觉这种场景似曾相识?那么大家来说说,你们在考试的时候都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我很紧张。

师:你紧张啊,能不能具体地说一说?

生:我心怦怦跳。

师:他紧张时心怦怦跳,你们紧张时是什么样?(手心出汗,脸通红)

生:题很难,我脑子一片空白。

生:考试时我怕考不好,回家妈妈骂。

生:我怕考不好同学们笑话我。

生:考试时周围很安静,我紧张。

生:每次考试总担心考不好

生:考试时我不害怕。

……

师:那么,其他同学是不是也有同样的感受啊?(生回答)好,用一句话把你考试紧张时的感受快速地写在小纸条上。

师:同学们写得差不多了,下面我们来一起分享一下。

师:大家都把自己考试紧张时的真实感受写出来了。你们听了,有什么发现?

3.教师引导,澄清认识。

面对考试,同学们这种紧张的反应在心理学上叫应激反应。就像刚才同学们出现的心怦怦跳、手心出汗、脸通红、心慌这些现象都是应激反应的种种表现。

(课件出示――应激反应就是指当我们面对困难时,调动全身的力量,来面对困难的一种本能的反应。)

我们再来看看专家是怎样说的。

(课件出示――专家指出:中度紧张可激发人奋进,增强自尊和自信;高度紧张危害人身心健康导致行为混乱,心理活动能力下降;不紧张使人失去动力,不思进取。)

小结:可见,适度的紧张是有益的,而过度的紧张在这里就是我们常说的怯场。怯场会影响我们考试的正常发挥。

4.释放压力(宣泄)。

师:今天和大家一起上课很快乐。因为我结识了你们这样充满自信、智慧和勇气的孩子。在这节课上,你们有什么收获?现在再看看前面自己写的小纸条,还有紧张、害怕的感觉吗?老师有个建议,拿出气球,把纸条贴在上面,用力踩碎气球,把我们考试紧张的情绪释放掉,我们一起边踩边大声喊:“考试,我不怕!”

(三) 行为训练式课型

这类情绪辅导心理活动课,针对学生因为情绪问题引起的行为偏差,以团体心理游戏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方式。有如下特点:

1.心理辅导环节依附于团体心理游戏。在游戏之后,反思明理,实践导行。

2.教学引导中,重视对比不同的行为方式带来的不同后果,引导学生面对问题情境自发、自主、自能地采取正确的行为反应方式。

3.教师在组织行为训练式课型时,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是:不仅引导学生“明明白白地做事”,还要帮助学生形成理智的情感。

典型课例:《面对委屈》

活动目的:

1.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生活中所受到的委屈,能够积极地化解由此产生的不良情绪。

2.在情境中体验,练习沟通技巧和方法。

3.培养学生宽容、豁达的良好品质,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节选):

心理剧表演:下自习的铃声响了。小林有事快步走出教室,手臂无意间碰了一下别人的桌子,因为走得急,他未加理会。原来他不小心碰掉了王强的铅笔盒,文具撒了一地,王强捡起来一看,发现铅笔盒摔得变形了,他心里很不高兴。这时,小林办完事回到了教室。

沟通方式一:

王强:嘿!小林,你这个人怎么搞的,眼睛怎么不管用!把我的铅笔盒摔到地上了!

小林:怎么这么说话!我不是故意的,一个铅笔盒有什么大不了的?

王强:摔了别人的东西你还有理。

小林:你这个小肚鸡肠、斤斤计较的人!

沟通方式二:

王强:(瞪了小林一眼)你可小心点!

小林:我怎么了?

沟通方式三:

王强:小林,你把我的铅笔盒碰到地上摔坏了,这铅笔盒是昨天我妈妈刚送给我的,我心里很不高兴。

小林:对不起,王强。放学后我马上买一个新的赔给你,好吗?

王强:没关系,铅笔盒修一修还可以接着用,不过你以后走路不要太急。

小林:我知道了,今后会注意的。我们一块看看铅笔盒怎么修吧!

学生分组讨论:

1.这三种沟通方式分别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2.你经常采用哪种方式?

3.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参考文献:

[1]刘国雄,方富嘉,杨小东.国外儿童情绪发展研究的新进展.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6):98~104.

[2]马贝贝.浅谈新加坡为“情绪与行为失调”儿童提供的特殊教育服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3):17~18.

[3]中国教育学会学校心理辅导专业委员会/编.小学心理辅导读本.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

[4]吴增强,沈之菲等编著.班级心理辅导.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5][美]Irvin D.Yalom 著.李鸣等译.团体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电邮:)

终校/于 洪

上一篇:爷爷的少年旧事 下一篇:走进图书室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