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道五问:秉承爱岗敬业的理念坚守体育教学的精华

时间:2022-06-27 12:05:03

师道五问:秉承爱岗敬业的理念坚守体育教学的精华

一问:有老师评价您的文章是站在学术前沿,您主持的全市教研活动已经成为体育教师们获取新动态、新思路的重要渠道。在长达30年的岗位坚守中,你怎样看待体育教师这个职业?

体育教师首先是一名教师,是一个教育人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还经常调侃地说,体育教师是这个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中沐浴阳光最多的人,因为他们必须在室外教学,必须经受风吹日晒和严冬酷暑的磨练。从这个意义上说,体育教师又是一个很辛苦、很劳累的职业。

当面对这份职业的辛苦和劳累时,我们可以有多种选择,如改换职业、怨天尤人、得过且过、尽职尽责、爱岗敬业等。如果我们选择了怨天尤人,我们将在痛苦和烦恼中度过职业生涯;如果我们选择了得过且过,我们将在无所事事中敷衍一生;但如果我们选择了爱岗敬业,我们将在辛苦劳累但快乐愉悦的追求中实现自我价值。那么你说,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该选择一种什么样的职业态度呢?

二问:从一名普通的体育教师到一名市级教研员,在近40年的教学、教研工作中,您形成了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思想呢?

作为一名普通的市级体育教研员,不敢说有什么自成体系的教育教学思想,但是我肯定有自己对体育教学的想法和思考。

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体育教学则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因为体育教学在师资、场地、器材、内容和时间等方面最有保证。如果说学校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由各种课程和活动各司其职,共同实现的,那么体育与健康课程承担的主要任务应是促进学生的身体发展,因为体育教学的特征可以说是一种通过学生身体进行的教育。但在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过程中,又必须结合学科特点渗透和融合德育,必须立德树人,在学习运动技能和锻炼身体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即身心和谐发展。这是由学校教育的性质和目的、体育课程的价值和特点所决定的。

基础教育阶段的体育课应该成为最受学生喜爱的课程,这是由儿童的天性和体育课的特点决定的。试想,精力旺盛的孩子们在教室里认真听讲,苦思冥想,埋头作业之后,哪个孩子不会产生对身体运动的饥渴?不渴望在运动场上奔跑跳跃?不想用汗水驱除郁闷,产生愉悦的心情?不想让自己的身体和大脑一样并驾齐驱,协调发展?但是,并非所有的体育教师都能让学生在体育课上得到充分的身体活动,学习掌握一些运动技能和锻炼身体的方法,同时还能享受到运动的乐趣,体育教学的现状远不能令人满意。所以,体育教学应当也必须改革。

但是,改革中难免会出现新问题。如,教师对课程理念的理解会出现偏差,课程几个方面目标的关系会被搞乱,传统体育教学的优势和精华会难以坚守,教学实践中会出现摇摆不定的倾向等。所以,我们必须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究竟要改什么,哪些是无需改的,哪些是必须改的,那些是应当继承、发展或坚守的。否则,改革就会走弯路。我认为,学校体育课程的基本特性和主要内容并没有质的变化,需要的是改进、补充、完善和提高。而怎样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方法,进行更有实效性的体育教学,从而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是每一个体育教师应该着重努力的方向。我们现在很多教师用一种方式教所有的教材内容,用一种方式教所有的学生,抓了技能,丢了体能,抓了体能,又忘了情意,这种现象和局面是必须改变的。

由于运动技能教学是达成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主要载体,也是课程的主要内容,而运动技能的学习掌握主要是通过身体练习这一形式实现的,因此,怎样在身体练习这一锻炼身体和学习技能的过程中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从而实现课程的多元目标,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如何把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健身性、技能性和教育性有机融合起来,应成为每个体育教师的终身职业追求。

简单地说,体育教学思想可以在“我心目中理想的体育教学是个什么样”这一问题中得到体现。

三问:中小学体育课程在课改的洪流中跌宕起伏,成功与失败并存,有一段时间,中小学体育课该怎么上竟成了许多体育教师困惑的新问题。您心目中理想的体育教学是什么样的呢?

我想说明一点,我心目中的中小学体育教学需要一种良好的外部条件,这个条件要求并不高,但目前却可能是许多学校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主要障碍。如,班级的人数不要太多,最好40人左右;学校运动场地不要太小,要让学生从事身体活动有足够的空间;体育器材不要太少,要让学生们有东西可玩。当我们有了这样的基本条件,我希望我们的体育教学能做到以下几点:

1.学生在体育课上能出点汗水,有点笑声。这需要体育教学有适宜的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有吸引学生的练习手段,有宽松愉悦的练习环境,有足够的吸引力和趣味性。

2.学生通过体育学习,能掌握一些基本的运动技能,学习到一些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方法,能在他们离开学校和体育教师之后,具有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

3.学生在体育课锻炼身体和学习运动技能的过程中,情操得以陶冶,意志得以增强,道德得以培养,心情得以调适,因而体育课成为学生心中最喜爱的课程。

简单地说,可以用“以生为本,健身树人”来概括我对体育教学的认识。

以上三点具有层次性。做到第一点是最起码的要求,做到前两点需要教师付出较大的努力,而三点全做到的体育教师,则是我心目中最敬佩的教师。

四问:有了长期的一线教学实践的经验积累,才能做好指导、帮扶体育教师的工作。您从事教研员工作已达16年,您觉得怎样才能做好体育教研员工作?

体育教研员是一个很特殊的职业,职业的基础应该是做过多年体育教师,职业的主要职责应该是体育教学研究,职业的基本宗旨应该是为体育教学和体育教师服务。我觉得一个合格的体育教研员应该致力于在课程与教学理论和体育教师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成为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中介。因为体育教研员在理论上可能比不上专家学者,在教学实践上,做了多年体育教研员之后又会赶不上一线教师,看起来这是教研员的劣势。但换个角度看,教研员在教育教学理论上要胜过一般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上又胜过一般专家学者,这就成了我们的优势。如何利用这些优势条件,把教学研究定位在注重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服务基层教学和一线教师,把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密切结合起来,在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架起一座相互沟通的桥梁,让更多的体育教师能更好地结合实践理解理论问题,从而运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应该成为体育教研员的教研重点。

当我们明确了方向之后,需要的就是深入学校,了解情况,发现问题,认真研究和寻求办法了。我做体育教研员这么多年,重点关注的是常态体育教学,还有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学。我基本上不把体育观摩课作为研究对象,我认为那是锦上添花的事情,既代表不了也反映不出我国体育教学的现状。体育教师更需要的是雪中送炭,是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做到和做好了这些工作,我们还会为缺乏研究对象和成果而发愁吗?我们还会担心做不到一个合格的体育教研员吗?

五问:您从事学校体育工作以来感悟最深的是什么?

最大的感悟源自于一个发现,那就是凡是那些在工作中做出一定成就的人,必定是一个热爱自己职业的人,必定是一个对自身工作充满兴趣的人,必定是一个繁忙劳累并愉快着的人。用个学术一点的词来说,就是职业认同与职业成就呈正相关,也就是说,职业认同程度越高,职业成就越大。很难想象,一个不热爱自己职业的人能在自身工作中做出什么成就。我熟悉和了解许多体育教师,他们把上好体育课和做好课余训练工作当做一种乐趣,并能从中得到快乐,得到享受,还能从不断获取的成绩和成功中获得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又反过来促使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和把工作做得更好,从而生成一种促进专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态势。寻求这种良性循环的态势,应该成为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一名优秀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上一篇:表情:体育教师课堂观察“粗不得” 下一篇:体育课堂教学讲解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