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涛:演艺圈里的“游击队员”

时间:2022-06-27 11:18:36

郭涛:演艺圈里的“游击队员”

与喜剧《高兴》不同,电影《成都,我爱你》是一部正剧,没有什么搞笑的戏份。

喜剧

《疯狂的石头》大获成功后,郭涛常被定义成喜剧演员。事实上,郭涛是在演了《永失我爱》《活着》等悲情电影之后才演起喜剧的。郭涛说,其实他是圈里的老“游击队员”了,演过悲剧也演过喜剧,大学的时候还和同学孟京辉、张一白排练过很多先锋话剧,他从来没有让自己在一处停留下来。“如果有一天我演得山穷水尽了,那就干脆离开演艺圈,洗洗睡吧。”

郭涛生在北京,长在西安。从小学开始就一直在西安生活了近10年,一个人脾气秉性形成的时期,他都是在西安度过的,所以郭涛骨子里总有一股陕西汉子的耿直。

改编自贾平凹小说的喜剧《高兴》是一部陕西风情浓郁的电影,男主演郭涛,女主演苗圃和导演阿甘都是陕西人。《高兴》讲述了“破烂王”刘高兴一边捡破烂一边造飞机的故事。刘高兴喜欢的按摩小姐因涉毒被抓进看守所,好兄弟五富酒精中毒。为了将五富送回家,并筹钱救女友,刘高兴用自制的飞机帮别人代言广告,刘高兴驾着飞机带五富飞上了天,当了一回真正的“人上人”。郭涛感觉自己虽然没有捡破烂的刘高兴那样一根筋,但是本质里他也有刘高兴的那种执拗。扮演草根人物对郭涛来说并非难事,这次饰演刘高兴,郭涛并没去专门研究过拾破烂的人,但他很能理解刘高兴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我一化上装就特别像收破烂的。电影里刘高兴剃得发青的锅盖头,就是我设计的,因为农村人总干体力活,把边边角角的头发剃光就是为了凉快,这也是比较典型的陕西发型。”

总结起来,电影《高兴》是“拍的时候很埋汰,拍完之后很高兴”。导演阿甘为了拍出刘高兴捡垃圾最真实的状态,特意把拍摄地选在一个真的垃圾填埋场,几乎整个城市的生活垃圾都会送到这个垃圾场。拍戏的时候正值盛夏,五光十色的垃圾让火辣辣的太阳一照,便争先恐后地散发出令人作呕的气味,再伴着知了刺耳恼人的叫声,在场的人顿时感觉头晕目眩,胃里翻江倒海。剧本中还有这样一场戏,一群捡垃圾的人看到有新运来的垃圾马上一拥而上疯狂争抢,而刘高兴是跑在最前头的那位。郭涛拍完这场戏后,一连三天没怎么吃饭,光洗澡了。“总感觉嘴巴、鼻子,甚至身上的每个毛孔里都有垃圾的味道。”

正剧

与喜剧《高兴》不同,电影《成都,我爱你》是一部正剧,没有什么搞笑的戏份。其实与无厘头的搞笑角色相比,郭涛还是更愿意演绎一些性格复杂的角色。“不过要是观众看了我的新戏还会笑的话,那就只能说明我把正剧演失败了。”

《成都,我爱你》采用了一种新颖的组合方式,影片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向观众讲述“过去”、“现在”和“将来”发生在成都的爱情故事,三个部分分别由香港导演陈果、韩国导演李秦豪和内地音乐人崔健执导,而且每个部分都启用不同的男女演员。其中郭涛和曾经主演过《特工》的安雅在“过去”部分演绎一段发生在1976年的爱情故事。其实郭涛接拍这部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5.12”地震后他就一直想去四川,但是作为演员他不知道去了灾区能帮上多大忙,所以在拿到《成都,我爱你》的剧本后,郭涛马上就决定参演。“我是个职业演员,我觉得在四川为四川人拍一部好戏是鼓舞他们的最好方式。”

片中郭涛饰演的是一位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但是鉴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他不敢“露技”,不得不装疯卖傻,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影片中的绝技就是成都当地的一种绝活:“耍壶”。这种茶壶的壶身并不大,可是壶嘴又细又长。专业耍壶者的茶壶都是根据本人的身高特制的,壶嘴的长短合适耍起来才安全。其实耍壶有一定的风险,很需要技巧,一个不留神,尖利的壶嘴就会伤到人。

剧组原打算耍壶的戏份用替身演员表演,可郭涛坚决不同意,在他看来,“耍壶”已经不是拍摄电影中的一项艰苦的工作,而是一件他从来没接触过的新鲜事儿。郭涛进组的第一天就拜访了当地一家茶馆的师傅学习“耍壶”技艺,这师傅虽然年纪不大,可是已经耍了10年的茶壶,还多次出国参加国际表演。

第一周学习耍壶,郭涛很不“上手”。茶壶在师傅手里转动自如,就像活了一样。可是郭涛耍起来就显得笨拙,长长的壶嘴横扫过去,剧组的工作人员都吓得纷纷低下脑袋。郭涛的胳膊上、手上都被壶嘴划出了口子,他还把自己新买的衣服戳了一个大洞,但是一周后,郭涛的耍壶表演就相当专业了,连师傅都表扬他很有当民间艺人的天赋。全剧杀青后,郭涛把那件划破的衣服带回了家,他说这是在拍摄《成都,我爱你》期间最有纪念意义的物件。

话剧

前不久电影《成都,我爱你》被选为威尼斯电影节的闭幕影片。电影的各位主创人员都赶往水城威尼斯,单单少了郭涛。原来郭涛正在排演孟京辉执导的话剧《堂吉诃德》,排到几近疯魔。

孟京辉与郭涛在话剧上是老搭档了,10年前他们就合作过经典话剧《恋爱的犀牛》。当年“马路”的扮演者郭涛在阔别话剧舞台10年后重新出场。郭涛说,他表演的根基是在话剧舞台上。

郭涛和孟京辉是中央戏剧学院的同学,在学校的时候他们就有相同的戏剧理想。“最开始我们做校园戏剧,到后来做先锋派戏剧、少数派戏剧。要做的就是反传统、反平庸。尽管10年已经过去了,但是我们的戏剧理念并没有改变,就是要做纯粹的、极致的戏剧。从这个角度说,《堂吉诃德》与《恋爱的犀牛》的气质是一脉相承的。”

在话剧《堂吉诃德》中郭涛需要克服的一个障碍是语言。“《堂吉诃德》这部作品的语言太丰富了,里面有很多奇思妙想的文字,像是一部西班牙的词典。”在近三个小时的演出中,用几段篇幅巨大的独白,撑起一个骑士的精神世界,这对郭涛是很大的挑战。排练之前郭涛做了大量文学功课。他仔细阅读了原著小说《堂吉诃德》,还去了一趟西班牙,沿着塞万提斯描写的“堂吉诃德之路”走了一趟,从各个角度去感受和理解这个独特人物非凡的精神世界。“我发现这部小说写得真是太狂放。在没看作品之前,我和所有人一样,脑子里的堂吉诃德是一个有点疯癫的形象。但是看过作品之后,我被这个人物迷住了,他是那么执著,那么卓尔不群、人间少有。作为‘最后的一个骑士’,他为了理想头也不回地往前走,这种勇气让人敬佩。”

导演孟京辉认为,堂吉诃德这种执著的气质和郭涛本人的气质相吻合,而郭涛在台上表现出的极致、较劲儿的精神状态正是孟京辉想要的,所以他们有了二度携手的机会。但是唯一让孟京辉担心的是,原著中的堂吉诃德太瘦了。为了能够扮演好中国话剧舞台上的“堂吉诃德”, 从形象上更接近这位人们印象中极瘦的骑士,郭涛每天都吃菜叶减肥。据孟京辉介绍,从他组织剧组赴西班牙重走“堂吉诃德之路”的时候开始,郭涛就只吃菜叶浇醋汁了。排练刚进行两周,郭涛已经明显变得又黑又瘦了,可是即便这样也还没达标。郭涛向孟京辉保证首演之前减掉30斤。最终,郭涛的“菜叶减肥法”,让他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减去了几十斤体重。“有的时候饿得低血糖,站起来直发晕。幸好我身体底子不错,常年坚持体育锻炼,否则真坚持不下来。”郭涛摸着自己消瘦的肚子,“我所有的皮带都需要重新打眼,现在的这条是刚刚打了没几天的,又松了,看来又得重新打了。”

本文图片由北京星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提供

上一篇:阻击克隆卡 高科技下的人性 下一篇:黄小蕾:“开心小菜”的制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