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土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探究

时间:2022-06-27 10:32:47

对建筑土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探究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迅速发展,土建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已经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施工质量的好坏,既对结构物的安全,也对结构物的造价有很大影响,因此控制施工质量,刻不容缓。

关键词:建筑土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basic construction,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n modern has occupied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ts construction quality, good or bad, both to the safety of structures, and also to the structures of the cost has a great influence, so control construction quality, the delay.

Keywords: building civil engineering;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建筑土建工程施工质量问题

建筑土建工程质量,受到设计水平、材料好坏、施工方法先进与否、技术措施是否到位、人员素质的高低、工期等多因素的影响。质量波动大(一般的工业产品都有固定的流水作业线,规范的工艺要求、成套的生产设备和稳定的生产环境,而建筑产品的单件性、生产的流动性决定了建筑工程质量容易产生波动,波动较大)。土建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隐蔽工程特别多、时间产品特别多、工序交接交叉多。因此,工程质量存在很大的隐蔽性。如果在施工中不及时进行质量检查,不做好质量的事先和事中控制,事后就只能从表面上检查,很难发现内部存在的一些质量问题。

1.1 低温施工时混凝土强度问题

一般来讲,水化作用可以促进强度的增长,而当水结冰时,水化作用就会停止而且体积也会膨胀,这将促使混凝土结构变得较为松散,水化作用对强度的影响原因具体分析如下:水结冰以后体积增加,继而产生较大的冻结应力,水分流向混凝土内部,促使混凝土内的游离水分随之增多,而且冻胀后的体积在解冻后不会变回原体积,多余的冻结体积保留了下来。因此,我们会发现,刚搅拌的混凝土冻结后孔隙度会显著提高。当孔隙率增加15%时,强度就会有10%的下降。当冻胀应力足够大以至于可以产生裂缝时,表明混凝土结构已被破坏,强度就不会再变化了。一般来讲,骨料表面会有一层水膜或水泥浆膜,在受冻后,其粘结力下降,解冻后也不能恢复。研究证明,若粘结力全部消失,强度将下降13%。在结冰与溶解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伴随着水分输移现象,而受冻时由于混凝土表面有较低的温度,先结冰而后产生冻胀压力,在冻结应力的作用下,水分流向混凝土内部,使混凝土内部的游离水分增加。溶解过程中,外部先溶解,在内部较大应力作用下,水分又被挤向表面,即水分反向迁移, 水分体积的反变化,促使混凝土各组分的相对位置也发生变化,这就是强度较低的新拌混凝土容易产生结构性裂纹的原因。

1.2 土建工程中混凝土裂缝问题

混凝土的物理以及化学性质决定了它在硬化过程中将发生如下变化:水分蒸发、体积减小,结构收缩,从而导致混凝土板的约束应力增大,加之,混凝土板因受周围支座的限制而不能自由伸展。当混凝土结构收缩所导致的板的约束应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现浇板必然会产生裂缝,裂缝往往产生在应力相对集中的地方。当水泥水化后,多余的水分就会在混泥土结构中形成孔隙,缩小了混凝土抵抗荷载的实际有效断面,在荷载作用下,应力集中分布在孔隙周围,使楼板表面的这些部位极易出现裂缝,当采用粉砂配制混凝土时,因其含泥量大导致混凝土结构收缩大,拉力强度较低,极易因塑性而产生裂缝。

二、如何有效加强建筑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

2.1 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1)对原材料质量的把关。对于原材料质量控制,必须做到精心选择材料因此收料人员应严把质量关,不允许不合格品进场,另外与原材料不符及时汇报,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混凝土质量。对于高强混凝土(C60)施工前,必须指定专人定期检查、测定各种原材料和生产状态,特别是对原材料的进料、储存、计量应全方位监控;为确保混凝土强度,必须采取措施将毛细孔填满,以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因而,需要在砼配比中,加入微米级径增密处理的超细活l胜颗粒。使其在水泥浆微细空隙中水化,减少和填充毛细孔,达到增强和增密作用;高强混凝土要求低水灰比,这就需要掺入高性能的外加剂。

(2)非强度裂缝处理措施。土建工程中经常采用化学灌浆法、迭合层法以及综合法来处理非强度原因形成的混凝土裂缝。所谓化学灌浆法,系指结合环氧类的化学浆液或水泥浆液对裂缝部位进行强力灌注填充,这样的处理后,既有效阻止钢筋的进一步锈蚀,又进一步提高了结构的整体性;必要时在土建施工中的受拉区裂缝两侧粘贴碳纤维布或钢板,这样可以阻止混凝土继续开裂(如混凝土楼板),提高安全储备。所谓迭合层法(针对楼板而言),系指对原有混凝土进行凿毛处理,与此同时,铺设钢筋网格,第二次浇筑一层细石混凝土整浇层,这样在原来的基础上更能提高混凝土的刚度和整体抗变形能力。所谓综合法,系指通过增加相应构件、结合力的传导路径、改变传力点、地基混凝土施工、结构补强等方法提高现混凝土板的抗裂能力;对于已出现的裂缝,视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封堵或约束处理。

2.2 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

2.2.1 地基隐蔽验收。地槽清好后,组织地质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参加,重点检查地基承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存在软弱下卧层、实际地质情况是否与勘测报告相符合。确认地基土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并及时办好隐蔽验收签证手续。

2.2.2 钢筋分项工程隐蔽验收。钢筋分项工程的隐蔽验收,主要是合理设置质量控制点,提前给施工单位负责人交底,不经验收合格,不准隐蔽比如柱子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应设在每层柱(或基础顶面)支模之前,控制的重点内容是:柱子纵筋接头(焊接接头或绑扎接头)质量及其位置是否正确、箍筋加密区绑扎是否到位、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2.3 基础结构验收、主体结构验收。基础、主体结构工程隐蔽之前,应组织设计、监理、质监等有关单位技术负责人进行验收,重点检查:砖砌体的组砌方法,柱梁板砼是否有缺陷用HT-225型砼回弹仪对柱粱、板砼进行抽点回弹,并结合施工留置的砼试块试压强度进行对比。待确认砖砌体组砌方法正确、灰梁饱满度>80%,结构砖砌砂浆试块试压强度符合设计要求,砼无缺陷而且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后,才能进行隐蔽。

2.3 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单位工程竣工后,必须进行最终检验和实验。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应按编制竣工资料的要求收集整理材料、设备、构件的质量合格证明材料,各种材料的实验检验资料、隐蔽工程记录、施工记录等质量记录。其整理归档按CB/T50328-2001《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规定执行。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的技术、质量、生产等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检验评定。对查出的施工质量缺陷应予以纠正,并且应在纠正后再次验证以证实其符合性。确认工程质量符合强制性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要求后,向发包人、监理部提出工程竣工报告。参加由建设单位组织的各方主体参与的竣工初验、验收程序。与承包人签定《住宅质量保修书》、《住宅使用说明书》。

参考文献

[1] 徐湛恩.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J]. 四川建材 , 2007,(04):102-106.

[2] 杨彩梅, 张景涛. 浅谈质量管理[J]. 黑龙江科技信息 , 2009,(16):116-119.

[3] 佟万泉, 杨胜荣, 周风雨. 谈建筑工程质量管理[J]. 辽宁建材 , 2003,(03):120-123.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强化服务 赢得更新换代市场 下一篇:枪与琴的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