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四个融入” 筑牢安全屏障

时间:2022-06-27 07:29:09

坚持“四个融入” 筑牢安全屏障

坚持“四个融入”筑牢安全屏障

安全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而工会组织体现教育职能的主题是广大职工;目的是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那么,如何把工会的教育职能融入安全管理之中,筑牢安全生产屏障,确保安全生产稳步健康的发展,以我之浅见,必须融入以下四个环节,解决四个问题。一、必须融入爱站教育之中唱响安全生产主弦律,要靠广大职工。如何调动职工安全生产积极性,必须让职工视站如家,有到站如到家感觉,解决职工爱不爱站的问题。一是要尊重职工。尊重职工的人格,平等待人,尊重职工的意建和建议,把职工的智慧、意见和建议放在心上,要坚决推行民主管理制度,当好民主管理的监督者,重大问题要让职工知道,同职工商量,视职工为智囊源,使职工感觉到企业需要自己,让职工有归属感,从而树立主任翁责任感。二是要理解职工。以诚相待,承认职工的不同爱好和需求。工会干部要做“知心姐姐”,经常与职工沟通,以心换心,换位思考,客观地了解对方和真诚地尊重对方的出发点来考虑和处理,与职工在思想上产生的互动,心灵上产生相互交融。三是要关心职工。对职工满腔热情,对职工的学习、工作、生活时刻放在心上,配合行政搞好生活线建设,积极主动抓好文化线建设,以“两线建设”为载体,建好“家”园,满足职工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使职工感觉到自己离不开企业。四是要示范职工。工会干部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作风,塑造廉洁勤政形象,团结带领广大职工争收创效,描绘共同愿景,让职工看到企业的希望,偿到企业的实患。只有做到以上几点,职工对企业才有认同感,才能真心爱站。二、必须融入爱岗的教育之中安全生产的主题是人,人的思想决定着人的行动。因此,要搞好安全生产,首先要解决职工愿不愿干的问题。如何引导职工自愿为安全生产奉献,培养职工爱岗敬业。一是要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职工在团结和谐的环境中工作,有利于身心健康,心情抒畅,能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职工的潜能,增强安全联控的自觉性。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娱乐活动,创建学习型班组等形式教育引导职工自觉维护班组团结,培养职工敬业乐群精神,让每个职工都保持一种愉快的心态,全身心地投入安全生产中去。二是要营造良好的激励环境。要尊重职工的劳动成果,对职工在安全生产中取得的成绩要充分肯定,要善于发现职工中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给予精神鼓励或物资奖励,让职工的工作成绩有被象承认的满足感和被重视的激励感。要充分发挥好“双文明职工”评比工作的激励作用,尤其不能忽视落后职工的进步,更不能戴上有色眼睛看待他们,有缺点更需要称赞,称赞是一种力量,能改其缺点。要克服“首因效应”,让每个职工都能在自已的岗位上看到希望。要防止对一些人不断帮助、鼓励,对另一些人歧视、冷漠的态度,而使大多人失去动力和力量。三是要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环境能影响人、凝聚人,潜移默化培养职工的良好习性。既要注重美化工作环境的投入,又要注重企业文化的投入,努力营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使职工的思想情躁随着企业环境的改变而提高。三、必须融入爱学教育之中娴熟的业务技能是保证安全的前提。职工业务技能的提高,不能仅靠行政命令去要求,还要靠形之有效的方法去调动职工学技术、练硬功的积极性,解决职工会不会干的问题。一是培养职工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发挥工会联系群众的优势,开展群众性的“练功比武”活动,通过喜闻乐见的活动,愚教于乐,营造学习氛围,培养学习兴趣。二是创建健康的育人机制。要把企业的用人机制纳入段务公开之中,职工提职、提干要比能力、比业务,做到公平、公证、公开,使真正能力强、业务精的职工脱颖而出,使有进取精神的职工得到肯定。三是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要用好学习制度,用好学习园地,建好职工读书示范点和联系点,不断深化职工读书自学活动,发挥学习氛围的“硬”作用。四、必须融入遵章守纪教育之中。实现车务系统的安全目标,关键是要一丝不苟高标准地执行千次万次循环的作业程序,这就要求必须让职工养成遵章守纪的惯性,解决职工能否干好的问题。一是要靠教育。教育职工遵章守纪是工会组织教育职能的具体体现,要不厌其烦地向职工宣传违章违纪的危害,通过案例教育,使职工认识到一闪失可能铸成千古恨的道理。二是要靠引导。围绕各工种安全作业标准,制定有岗位特点、量化可操作的考核标准,严格标准,严格考核的同时,组织职工定期不定期的开展劳动竞赛,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引导职工逐渐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三是要靠惩罚。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要发挥劳动保护组织的作用,开展经常性的劳动保护检查,对违章指挥,强令职工冒险作业或者发现事故隐患时,运用“三书”“一档”提出解决的建议;发现职工违章违纪要进行惩罚,但惩罚要讲究方法、区别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四不防过的原则,尤其思想不通不放过,只有思想通了,才能治本,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两违”问题的发生。

上一篇:关于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思考 下一篇:乡镇司法行政工作半年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