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出院指导和随访

时间:2022-06-27 05:17:32

早产儿出院指导和随访

【中图分类号】R72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304-02

在过去的20多年间,随着早产儿监护和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早产儿的生存率都得到很大的提高。尽管这些早产儿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度过了生命中最危险和最艰巨的时期,但出院对其来讲还将面临着各种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无论从体格发育还是精神发育来看,出院仅仅是生命中一个新的开始。出院指导和出院后随访,仍然是早产儿的整体治疗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于早产儿提高生存质量,最大程度地减少不良预后,保证其能够健康成长等方面十分重要。

1目的

1.1早产儿的诸多合并症直接影响到其日后的生存质量,早期发现、正确评估、及时干预是减少合并症的关键。

1.2尽管医疗人员为早产儿出院前制定了详细的出院计划,并对

家长进行详细地解释,但家长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仍然会遇到许

多非专业人士不能解释的问题,出院随访可以纠正和解释家长在

喂养、护理、和训练中的不正确行为。

1.3早产儿出院后仍然非常脆弱,家长难免在喂养和护理过程

中产生焦虑情绪,帮助家长树立信心和增加耐心。

1.4出院后随访是对住院期间监护和治疗结局的检验和评估,

并且可以依据随访后发现的严重合并症回顾检讨早期监护和治疗过程中值得改进的问题,并为相关的研究积累资料。

2方法

2.1工作人员从安全角度出发,作为院内治疗的延续,出院后的第一年的随访工作应由NICU的医生为主完成。

2.2频率和时间基本随访的总体时间应为至少3年。理想的随访时间最好

能到青春期甚至成年。频率:校正月龄6个月以内时神经系统

损害的关键时期,建议每月随访1次;校正月龄6―12个月,

建议每2个月随访1次;12个月后建议每半年随访1次。

2.3评估方法

为正确评估早产儿的体格和精神神经发育,并与其他同

龄儿童进行更精准地比较,在出生后的最初几年采用校正月

龄进行评估非常重要。建议28周以后出生的早产儿使用校正

月龄至2岁。28周前出生的早产儿建议使用校正月龄至3岁[1]。

3内容

3.1出院指导

出院前,在提供隔离措施的前提下,鼓励父母进入早产儿室,参与照顾患儿的活动:如抱抚、亲自喂奶等。指导父母如何冲调奶粉、如何沐浴、如何更换尿布、如何保暖、何时预防接种、何时门诊随访等,以使他们得到良好的信息支持和树立照顾患儿的信心。

3.2出院后的随访内容

3.2.1出院后的喂养

由于出生早期摄取营养的能力有限,加之在NICU中的各种并发症,存在宫外生长发育迟缓。对早产儿进行营养干预,能够促进早产儿体重、身长及头围出现追赶生长,从而增强早产儿的体质,避免体格及智力发育迟滞[2]。出院后的营养是追赶生长和远期精神神经发育的基本保障,因此出院后仍然需要继续强化营养。

3.2.1.1母乳喂养的强化营养

早产儿出院后母乳已经进入到成熟乳阶段,其各种营养素的含量均已明显减少。因此,要完成追赶生长仅靠纯母乳是不够的。建议母乳喂养的早产儿在体重增长至5kg以前添加全量母乳强化剂,此后建议添加半量母乳强化剂,直到体重达到同月龄体重的第10―25百分位。得不到母乳强化剂亦可选用一半母乳,一半早产儿奶粉,直到体重达到同月龄体重的第10―25百分位。

3.2.1.2人工喂养的强化营养

建议早产儿奶粉喂养至体重达到5kg,此后逐渐用足月儿配方奶替换产儿奶粉。当早产儿奶粉占总喂养量一半时,产儿奶粉和足月儿配方奶各半喂养,直到体重达到同月龄体重的第10―25百分位。

3.2.1.3混合喂养的强化营养

母乳不足、体重达到5kg前最好采用母乳加母乳强化剂喂养,不足用早产儿奶粉补充。体重达到5kg后,如果母乳能够满足50%的奶量,可采用母乳和早产儿奶粉各半;母乳不足50%,可采用早产儿奶粉一半,另一半用母乳或足月儿配方奶喂养。

3.2.2体格发育评估

理想的生长曲线:体重在校正月

3.2.3血常规和血生化的检测

早产儿出院时大多患有不同程度的胆汁淤积、钙磷代谢异常、贫血等。故需监测血常规和血生化等。鉴于采血量较多和反复操作的负面影响,建议3―

3.2.4神经发育评估

早产儿脑瘫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2]。但神经系统又有很好的修复和再生能力,使其在正确的良性刺激下,损伤的程度可以减轻或减少。因此神经发育的评估和早期干预尤为重要。

3.2.5ROP的监测

大多数早产儿出生在36周左右,正是ROP发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出院后需要有经验的眼科医生进行定期随访。儿科医生也应督促家长定期眼科就诊。

3.2.6心理和情感发育

出院后家长面对分离已久的弱小生命产生焦虑情绪和对未来的过分担忧,使其对早产儿的呵护异常精细或过度,从而导致早产儿心理上异常脆弱,难以安抚,甚至出现性格孤僻,难以教等情况。医护人员出给予生理上的指导外,还要教育家长和家庭其他成员要像对待足月儿一样对待早产儿。对于生长发育落后或存在不良结局的早产儿家长,要鼓励并帮助建立信心,增加足够的耐心和爱心,配合早产儿的康复治疗和训练。

4讨论

尽管随着早产儿的存活率不断提高,绝大多数早产儿和足月儿一样都能健康成长。但由于早产儿不良结局的发生例数也在增加,这部分早产儿出院后仍需要进行康复和训练,此外早产儿出院后也面临着更多的患病机会,二次住院率也较足月儿多,这些仍需要家长和家庭继续付出很多的精力和花费。因此医护人员在出院和出院随访时应耐心解答患儿家属对于疾病及治疗的相关问题,与患儿家属建立良好的关系,使患儿家属参与制定康复计划,使他们认识到自身在疾病治疗中的重大作用,从而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患儿的病情及治疗[3]。总之,为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需要医护人员、家庭、社会大力联手[4]。

参考文献

[1]Rugolo LM.Growth and developmental outcomes of the extremely preterm infant[J].J Pediatr(Rio J),2005,81(S1):101-110.

[2]赵慧,梁敏,刘欢,等.惠氏早产儿配方奶营养干预对早产儿追赶生长的效果分析[J].西部医学,2011,23(10):1936-1937.

[3]Mercier CE, Dunn MS,Ferrelli KR,et al.Neurodevelopmental outcome of 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from the Vermont Oxford network:1998-2003[J].Neonatology,2010,97:329-338.

[4]吴建华,徐瑞琴.综合护理干预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1):113-115.

[5]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00.

上一篇:浅析琼台休闲农业合作发展的有效途径 下一篇:分析对脑血栓患者开展神经内科康复护理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