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对改善子宫肌瘤雌、孕激素水平和受体表达的效果

时间:2022-06-27 04:39:30

摘要:目的 主要探析米非司酮对改善子宫肌瘤雌、孕激素水平和受体表达的效果,并对其药理作用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并已确诊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为50例,对照组患者术前不采用米非司酮,实验组患者术前口服10 mg/d的米非司酮,连续服用90 d,对观察组患者用药前后血浆激素的水平以及子宫的大小进行观测;同时对两组手术患者子宫肌瘤组织中的雌、孕激素的水平以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水平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用药90 d后,子宫肌瘤的体积与用药前相比显著缩小(P0.05),实验组进行子宫肌瘤切除手术的患者少于对照组(P

关键词:子宫肌瘤;米非司酮;孕激素水平;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较常见的肿瘤,若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手段进行治疗,严重则会导致女性排尿障碍、尿频、流产和不孕等[1]。近年来,经过相关的研究已证实导致其生长的主要因素为子宫肌瘤雌、孕激素受体水平增多或过度表达,其中,孕激素在子宫肌瘤的生长与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临床中上使用米非司酮能够缩小子宫肌瘤的体积、改善患者的症状[2]。本次通过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并已确诊的子宫肌瘤患者在术前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对其子宫肌瘤雌、孕激素水平和受体表达改善的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并已确诊的子宫肌瘤患者共10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为50例,所选患者中年龄为30~51岁,平均为年龄(35.98±4.24)岁。所选患者均符合本次研究的标准,且两组患者在年龄等基本资料上没有太大的差别,在治疗上可以相互比较。

1.2方法 φ兆椋菏跚安桓予米非司酮或类似药物的治疗服用;实验组:患者月经来潮第1 d服用10 mg/d的米非司酮,连续服用90 d后进行手术。

1.2.1患者性激素的测定 测定实验组患者用药前、用药后与对照组术前、术后空腹黄体生成素、血卵泡雌激素、雌性激素、孕激素以及表皮生长因子的水平。

1.2.2患者子宫肌瘤组织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测定。将所有切除肌瘤或子宫的标本经福尔马林10%固定,并用石蜡包埋,连续切片4 um厚,分别进行免疫组化和常规HE染色。

1.3评价指标 对患者的免疫组化反应进行评估[3],评估标准,0级:未发现受体阳性细胞;1级:阳性细胞的比例低于25%;2级:高于25%,低于75%;3级:高于75%,其中,2~3级为强阳性。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对SPSS 20.0软件的采用,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得出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运用χ2检验的方式对资料进行计数,并使t值带入到计量的资料中,当P

2 结果

2.1实验组患者服药前后的情况对比 实验组患者服用米非司酮前子宫肌瘤的直径为(34.4±6.4)mm,服药后90 d后子宫肌瘤的直径为(13.3±5.1)mm,用药后与用药前对比子宫肌瘤的直径显著缩小(P0.05)。

2.2两组患者手术情况 实验组患者子宫肌瘤的体积明显缩小,50例患者中有24例(48%)患者进行子宫切除手术,21例(42%)患者进行子宫肌瘤剜除术,5例(10%)患者因子宫肌瘤消失不采取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40例(80%)进行子宫切除手术,其余10例(20%)患者均进行子宫肌瘤剜除术。实验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P

2.3两组患者子宫肌瘤组织中雌、孕激素以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水平的对比,见表1(未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依照3级的标准紧进行统计学的处理)。

从表1的相关数据可以得知,对照组患者孕激素受体在2~3级的有37例(74%),实验组有13例(26%);对照组患者雌激素受体在2~3级的有的有38例(76%),实验组为35例(70%);对照组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2~3级的有45例(90%),实验组为24例(48%)。综合以上数据可知实验组患者肌瘤组织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3 讨论

米非司酮是一种新型的抗孕激素,且无抗雌激素、雄激素、雌激素以及孕激素的活性,能与糖皮质激素受体和孕酮受体相互结合[4]。从本次的研究可以得出,患者服药前的子宫肌瘤的直径为(34.4±6.4)mm,而服药90 d后为其直径为(13.3±5.1)mm;对照组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为50例(100%),而实验组为45例(90%)。可见米非司酮不仅能使子宫肌瘤患者的肌瘤体积得以缩小,还能在患者手术前作为药物治疗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子宫的切除率,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段建华.128例子宫肌瘤予米非司酮治疗的观察研究[J].医学信息,2014,25(20):175-176.

[2]田秀琴.米非司酮应用于子宫肌瘤临床治疗中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3,32(36):96-97.

[3]周清,杨孝军,郑飞云,等.桂枝茯苓胶囊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Meta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8):911-915.

[4]刘梅.米非司酮在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治疗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4,21(15):57-58.

上一篇:机械通气联合肺复张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 下一篇:护理评估在ICU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的临...